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2-01-19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篇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40×10  60×20  30×40  300×70  200×80  12×400  240×2  130×3  30×31  1×5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2、18、68、72、95、35、842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估算:198×4  305×6  485×3  182×5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2、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18×22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

  方法二:18≈20  22×20=440

  方法三:22≈20  18×20=360

  (4)比较、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讲讲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

  (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

  (3)请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估算。

  四、总结请学生谈收获。 

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各种物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小象的玩具模型,图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盒子,杯子,三张抽象的杯子图片

  学生自备一个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在暑假的时候有没有去旅游呢,说一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时候,我们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气,奇奇也去旅行了。他们来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动物呢,是大象。这一天他们也看到了一头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说:“我看到一扇门上挂着一条尾巴。”

  淘气说:“我发现一堵墙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兴的说:“我看到了一头可爱的大象两只呼扇唿扇的耳朵,还有长长的鼻子。”

  为什么同样一头大象,三个小朋友看到的确是完全不同的画面呢?

  生答: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他们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必须全面观察这个物体,学会观察物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物体吧。(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长方形盒子)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盒子,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答:长方体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它的每个面的颜色是一样的吗?(转动长方体)它有哪几种颜色呢?

  (板书:黄、红、白、绿、蓝、黑)

  老师手拿盒子,分别提问距离相差很远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几种颜色?

  (板书几个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种类多少将其归类)

  (老师手指黑板上的答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种颜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却是两种甚至只有一种呢?

  生答:观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细想想: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几种颜色呢?

  生答;3种

  那只看到一种颜色或者两种颜色的小朋友要怎样才能看到三种颜色呢?

  生答:转动长方体,或改变观察角度

  3、现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来亲身体验观察的乐趣吧。

  要求:四人一组,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玩具,告诉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吗?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物体)

  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自己的玩具,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对集体发问,在观察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转动自己的玩具观察呢?通过转动玩具,你又发现了什么?

  老师总结,板书: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结果不同(齐读)

  小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它是什么自由讨论30秒,对于这四幅图,你的谜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四幅图是同一个物体。有的同学可能就疑惑了,同一个物体怎么会有四幅不一样的图呢?(观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向想,这个谜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吗?(出示杯子)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个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图呢?第二幅第三幅还有第四幅呢?

  三、练习巩固(课本67页)

  1、军事博物馆举行恐龙展,小亮、小明、小红都来看恐龙。那你知道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老师巡视,然后集体纠正)

  2、现在不把书垒起来,你会做第2题吗?试一试吧。

  四、总结

  通过观察长方体,自己的玩具,还有猜谜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6+28+17=

  65-25-21=

  说一说你的`计算的方法。

  2、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来25人,车上有多少人。

  B、再算现在有多少人。

  C、列综合算式。

  还有其他算法吗?

  3、总结算法:

  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计算时应该怎样做?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要进位,不够减时要退位;有时可以用简便写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4.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5.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练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1)用小黑板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先指名学生说出口算过各和得数,再指名学生直接口算得数。

  (2)小结:口算加、减法,一般从高位算起,要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在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合起来再减。

  2、笔算

  (1)做练习十四第10题第一小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地做在课本上。

  (2)提问:加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减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加、减法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的地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练习十四第10题其余两小题

  (4)做练习十四第11题。做完后提问:用整千数去减,退位后个位上用几减的?十位上百位上呢?所以,减数笔差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有规律?为什么差和减数个位上相加是10,十位、百位上相加是9?

  (5)谁能说一说这个规律说说1000减后面几个数各得多少?谁能说说十位、百位上各用几去减的?

  (6)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3。

  三、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十四第14、15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2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一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教案及练习题
    一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教案及练习题
    【#一年级# 导语】数学是一切科学的一个基础,一切重大科技的进展无不以数学息息相关着。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一年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期中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期中练习题
    【#二年级# 导语】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期中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五篇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 填空★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 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  2 1米=( )厘米  3 1厘米1厘米地数,数( )次是5厘米,数( )次是1米。  4 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尺上的1厘米处
  •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测试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测试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填空★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2、1米=( )厘米3、1厘米1厘米地数,数( )次是5厘米,数( )次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观察物体
      一、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精编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精编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填空★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2、1米=( )厘米3、1厘米1厘米地数,数( )次是5厘米,数
  • 2015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填一填。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3、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 )厘米。4、三角形是由( )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2、1米=( )厘米3、1厘米1厘米地数,数( )次是5厘米,数( )次是1米。4、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尺上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2015
    一、填空★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2、1米=( )厘米3、1厘米1厘米地数,数( )次是5厘米,数( )次是1米。4、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尺上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
  • 最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2、1米=( )厘米3、1厘米1厘米地数,数( )次是5厘米,数( )次是1米。4、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尺上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题
    一、填一填。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3、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 )厘米。4、三角形是由( )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
  •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练习题
    一、填空题1、圆是( )图形,它有( )对称轴。2、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3、一个圆的周长是同圆直径的( )倍。4、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面积是 是( )平方厘米?二、判断题(对的打“
  • 数学二年级上关于长度单位的练习题
    【#二年级# 导语】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和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1、常
  • 二年级数学单元试卷--新店中心小学
    【#二年级# 导语】学好数学就要多做题,掌握数学各种题型对解题能力提高很重要。要重视课堂听课的重要性,寻知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多做一些优秀的数学题,养成解题习惯并且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了解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易错题,什么需要重点加以掌握和理解。
  •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
  •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搭配问题复习课》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