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三篇】

   2022-03-02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初二# 导语】下面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三篇】,仅供大家参考。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三篇】

#初二# 导语】下面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三篇】,仅供大家参考。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第十三章轴对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概念:

  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基本性质:

  ⑴对称的性质:

  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

  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

  ①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②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

  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

  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

  3.基本判定:

  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基本方法:

  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

  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运算:

  ⑴同底数幂的乘法

  ⑵幂的乘方

  ⑶积的乘方

  2.计算公式:

  ⑴平方差公式

  ⑵完全平方公式

  3.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式子因式分解.

  4.因式分解方法:

  ⑴提公因式法:找出公因式.

  ⑵公式法:

  ①平方差公式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二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三角形的证明》重点
    初二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三角形的证明》重点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乐学笔记为您整理的《初二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三角形的证明》重点》,供大家借
  • 八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八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初二# 导语】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
  •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2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6 推论 2 有
  • 苏教版2016初一暑假生活指导答案
    一,填空题  1. 略  2.249991 248004  3.略  4.(1) (2) (3) (4)  (5) (6) (7)  二,选择题  5.C 6. C 7. C 8.B 9.A 10. D 11. C 12.D  三,解答题  13.计算  (1) (2) (3)  (4) (5) (6)  14.因式分解  (1) (2) (3)  (4) (5) (6)  1
  • 2014初一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初一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填空题1. 略2.249991 2480043.略4.略二,选择题5.C 6. C 7. C 8.B 9.A 10. D 11. C 12.D三,解答题13.计算(1) (2) (3)(4) (5) (6)14.因式分解(1) (2)
  • 2013年初一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这篇关于《2013年初一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AD, ∠C,80°; 2. 3; 3. 5; 4. ∠CAD=∠DAB, ∠CBA=∠DBA,AC=AD,BC=BD;  5. 5; 6. ∠B=∠DEF,AB∥DE ; 7.两边距离相等 ,PE=PF ,AAS ;8. 4; 9. 6 ;  10.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EF B、∠A=∠DC、AC=DF D、∠C=∠F2、下列命题中正确个数为(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 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EF B、∠A=∠DC、AC=DF D、∠C=∠F2、下列命题中正确个数为(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否则答题无
  •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EF B、∠A=∠DC、AC=DF D、∠C=∠F2、下列命题中正确个数为(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