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物理第二节知识点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初二下册物理第二节知识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标签: 声音 声源 初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二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历史)
    初二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
    【#初二# 导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以下是®乐学笔记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 初一文言文翻译:《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
  •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
  •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
  •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
  • 2014年物理初二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物理初二上册第二章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
  •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15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举例:人靠声振带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2、振动停止,
  •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
  • 初二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2015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2015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1)声现象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3.声音的三大特性:①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