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2022-03-20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1.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A.大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
1.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2.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3.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 )
A.提高装饰的效果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小声音的反射 D.增加声音的响度
4.如图6-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5.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唱歌同学的声带在振动
B.歌声宏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6.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6-2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7.“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小
B.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8.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朵的噪声
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谈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9.如图6-3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10.(多选)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二.耐心填一填(3分×6=18分)
11.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显示,如图6-4是测量船利用超声测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测量中,探测系统必须探测的物理量是_______和_______,而中央处理器只需运用______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
12.如图6-5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6-6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14.一名男低音歌手正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歌手. 的音调高, 的响度大.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效应.
15.用鼓锤敲鼓,鼓就发出声音,这时将细砂放在鼓面上,会看到砂粒在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当鼓面 发声也停止了.
16.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中国传统中医中“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
三.实验探究(6分)
17.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6分)
18.有一首校园歌曲《童年》中,歌词是这样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吱吱喳喳嗄嗄写个不停.”分析歌词的内容异找出哪些物体发出了声音,发声体分别是什么?

B•创新思维拓展(40分)
五.认真选一选(4分×2=8分)
19.下列实验活动,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够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20.在下雨打雷时,每一次雷电后,雷声总是隆隆不绝于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反射 B.多次打雷的原因
C.双耳效应 D.雷声分裂所致
六.细心填一填(4分×2=8分)
21.如图6-7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你会发现 .
22.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吸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_____的传声能力较强.
七.科学探究(8分)
23.如图6-8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的位置是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
(3)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竹笛相似?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
八.综合应用(4分×4=16分)
2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6-9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窗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能看见室外的鸟儿,而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5.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能不能在听见枪声时按下跑表,若不能,应该如何记时,为什么?
26.英模报告团在礼堂里作报告,同时用播音器直接播出.试问坐在离报告人40m远处的听众和离礼堂400km远的收音机前的听众谁先听到报告?(已知 , )

2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时候,如图6-10所示,注意听能听到“嗡嗡”的声音,整个灌水过程中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试题答案
综合测试
1.C 2.B 3.B 4.A 5.C 6.D 7.D 8.A 9.B 10.AC
1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时间;
12.物体发声时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3.(1)ABCD (2)DCBA
14.女高音;双耳 15.振动;空气;振动停止 16.能量;听;信息
17.乙、丁 甲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丙说明了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18.知了;粉笔 19.C 20.A 2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小球被弹起,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20.气体;固体;固体 21.(1)空气 (2) a c (3)笛(箫 、笙)
22.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的双层玻璃间抽真空,无法传声;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且能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23.不能在听见枪声时按下跑表,这样的记时方法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正确的记时方法应该以看见的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很多.
24.不能在听见枪声时按下跑表,这样的记时方法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正确的记时方法应该以看见的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很多.
25. 所以收音机前的观众先听到
26.随着水位的上升,听到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这是因为,水位逐上升,瓶内水面上方的空气柱的长度逐渐变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逐渐加快,所以音调逐渐变高.

 
标签: 声音 音调 初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二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历史)
    初二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
    【#初二# 导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以下是®乐学笔记为您整理的《初二上册期中考试重点(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 初一文言文翻译:《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
  •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
  •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
  •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
  • 2014年物理初二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物理初二上册第二章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
  •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15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举例:人靠声振带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2、振动停止,
  •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
  • 初二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2015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2015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1)声现象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3.声音的三大特性:①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