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告产品经理,工作中有哪些挑战?

   2018-11-13 91运营0
核心提示:———— / BEGIN /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历程,觉得自己还算荣幸——由于没付出太多的试错本钱,就误打误撞进入了广告领域,并且喜欢上这方向。我计划再投入3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领域学习、沉淀,由抽象到具象、再由具象到抽象。每当身旁的同学、朋友问我

032e883d1d0a5943ec732b1e7623a5e 作为广告产品经理,工作中有哪些挑战?

 

———— / BEGIN / ————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历程,觉得自己还算荣幸——由于没付出太多的试错本钱,就误打误撞进入了广告领域,并且喜欢上这方向。

 

我计划再投入3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领域学习、沉淀,由抽象到具象、再由具象到抽象。

 

每当身旁的同学、朋友问我哪一个方向的产品经理最有前程时,我都回答说是商业相干方向。

 

之所以这么判断,有3点理由:

 

1是任何互联网企业,都会愈来愈重视商业变现的问题,不管它处在哪一个阶段;

 

2是让人延续花钱是非常有挑战的工作,这比让人花时间、花精力大体上应当更难1些;

 

3是商业的本质是相通的,不容易过时的,这能让大家在未来有更多选择,对人性、对社会的理解也能更深1些。

 

广告是重要的商业方向之1。接下来,进入本文的主题:广告产品经理在工作中的挑战是甚么?

 

(ps:本文所说的广告产品经理,主要指在媒体方负责流量变现的同学。也有些同学在为广告主或中间平台服务,他们的工作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平衡广告与用户体验

 

广告必须依赖于媒体而存在,而媒体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给用户创造了价值。这些价值包括提供资讯(例如本日头条)、提供社交机会(例如微信朋友圈)、解决特定问题(例如墨迹天气)等等。

 

要使媒体的价值延续存在,则需要维系住用户。多数时候,广告对用户是1种干扰,这会增加用户流失的风险,特别是在广告密度较大,或广告出现的时机不适合的时候。

 

对如何平衡广告收入与用户体验的问题,业界没有统1的做法,大家多根据各自业务情况去摸索。

 

1. 本日头条

 

以本日头条为例,他们的做法是选定指标、设定底线。头条选定的指标主要是用户使用时长。当广告相干的调剂使指标接近底线时,他们将对广告展现做限制。

 

头条在近2年的广告收入增长非常快,现在其信息流中每隔5个左右的正常信息,就会出现1条广告。这些广告中,除1些重定向的广告,其它的我大多不感兴趣,这对我的困扰挺大的。

 

不过,由于我不太认同资讯类产品的价值,所以我不常常使用头条,也许头条的典型用户受此影响较小。

 

2. 知乎

 

再看看知乎。知乎在今年加快了商业化的步骤,而商业化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广告。有1段时间,我突然发现知乎的广告无处不在,首页的推荐流高密度地出现广告,回答的详情页也有广告。

 

让我不可思议的是,评论页也出现了广告。

 

我当时有个判断,知乎商业化的步子迈得有些大了,可能要出问题。我也私信向周源请教这个问题,毫无意外地,我并没有收到回复。

 

再后来,我看到他们在广告场景、密度上收敛了1些,也许他们关注到了用户体验变化带来的后果吧。

 

3. 58同城

 

58同城的核心变现方式也是广告。与前两个例子不同,58同城上的广告本身就是原生的。

 

以2手房业务模块为例,在列表上,付费推行的是2手房信息、免费展现的也是2手房信息。

 

这类场景下,广告与用户体验的冲突相对而言少了1些,但他们仍然会在乎广告召回数量、和与阅读者的匹配度,由于它们会影响列表整体的点击率。

 

通常而言,把最匹配的内容显现给用户通常能取得较高的点击率,但是在广告库中,完全匹配阅读者述求的内容常常比较少,为了增加广告的暴光量、点击量,平台通常会召回1些不那末匹配的信息。当广告主增大出价时,平台就更有偏向这么做。

 

4. 淘宝

 

淘宝从性质上和58同城是很相近的,广告也是原生的。但他们在前述问题的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

 

58同城是把广告信息统1显现在免费信息之前,而淘宝采取的类似于本日头条的方式,每隔几个免费信息插入1条广告。

 

我推测造成这1差异可能有两个缘由:

 

1. 两个平台的阅读者对广告信息的辨认力、容忍度不1样,58同城有更多空间;

 

2. 淘宝也许也测试过靠前显现多个广告的方式,但从广告收益本身可能比不上间隔插入的方式。

 

对广告与用户体验的平衡,不同媒体根据本身的发展阶段和媒体特点,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标准,我们很难苛求去找到统1的答案。

 

作为广告产品经理,我们需要和负责用户体验的同事1起,关注这个问题,并且找到共同认可的监控方式和决策标准。这其实不容易。

 

如何卖出更多的流量

 

不管是传统广告,还是互联网广告,媒体方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怎样能够卖出更多的流量。

 

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销售同学努努力就行,但在我看来,广告产品本身显得更加重要,做得好了,它就会像杠杆1样高效地撬动广告售卖。

 

在我看来,卖流量和卖商品,大体上是相近的。

 

我把这个进程分为3步:明肯定位;肯定价格;引入客户。

 

1. 明肯定位

 

首先,需对比媒体的情况,思考这几个问题:流量范围多大,流量有甚么特点,流量可以怎样分类,甚么样的广告主愿意为这些流量付费。

 

不同的媒体,对上述问题的答案差异非常大。

 

以百度为例,它是搜索引擎,有巨大的流量范围,流量也能精准地划分为多种特点,它可以把流量卖给多个领域的广告主;用户在阅读搜索结果时向其推送相干的广告也是比较自然的进程。

 

再以墨迹天气为例,这是1个工具类产品。它的日活也有数千万,但其流量的兴趣点其实不像搜索引擎那样明确。

 

这样的流量特点,可能就使其很难把流量卖给1些细分领域的广告主,电商、金融等对受众特点要求不高的领域更愿意购买。

 

再举1个特别的例子,任何1个有流量的公众号,都可以视作1个媒体。逐日阅读量上10万的公众号,大多是有1些特点的,这也使得其流量也具有相应的特点。

 

以讲楼市的公众号《樱桃大房子》为例,它流量变现的最好定位是把流量卖给想售卖房子、或售卖理财产品、或售卖中产生活方式的广告主。

 

2. 肯定价格

 

价格随着交易而产生,已走过数千年的历程,但当下我们依然很难把它处理得完善。

 

经济学领域常提到3大经典定价策略:

 

  1. 本钱导向定价:根据卖方的本钱适当增加1定比例后肯定价格。
  2. 竞争导向定价: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状态肯定价格。
  3. 需求导向定价:根据买方的需求强度及对价格的接受度肯定价格。

 

现实场景中,卖方通常不会仅仅斟酌上述1种方式来定价,而是会综合斟酌。

 

流量售卖的定价策略也是如此。

 

有1点不同的是,流量的售卖,较早地引入了拍卖的机制,也即卖方设定底价、多个买方来拍卖竞价,以决定流量终究以甚么价格、卖给谁。

 

另外值得1提的是,流量的价值其实不是标准化的,这与商品交易的多数情况有所不同。

 

举个例子,我去买3包薯片,这3包薯片在各方看来的价值是1样的,所以买方愿意为其付出相同的单价。

 

而对同1个媒体的流量而言,不同的阅读者的质量本身有差异、在不同场景触达这些阅读者也会带来差异,这就使得流量的售卖和定价变得复杂许多。

 

通常的做法是:对优良的流量及头部的触达机会,卖方应当尽量卖出高价。而其它的流量和触达机会,薄利多销是好策略。

 

3. 引入客户

 

类比商品的流通进程,商品触达客户不过是两种方式:直销或渠道。

 

流量的售卖也是这样。不同的媒体,和同1媒体中不同层次的流量,最好的售卖方式是不1样的。

 

对头部媒体的优良流量,最好的售卖方式是直销,即自建销售团队。流量的高定价及高利润,能够负担自建销售团队的本钱,整体的效力也是较高的。

 

这样的售卖方式不但能使卖方取得高溢价,也能加大对广告主的把控力度、累计广告主资源。百度、头条、58等都有自己的直销团队。

 

对中小媒体,和头部媒体的尾部流量,直销的方式难以覆盖销售团队本钱。相反地,将各种零散的流量聚集起来售卖,对全部市场而言是高效的。这就构成了通过渠道售卖流量的方式。

 

广告行业最多见的渠道是1些流量方的服务平台,包括广告网络(ad network)、SSP(supply side platform)等。流量方只需将资源接入到这些渠道,就可以坐等收钱了。

 

如何分配流量

 

依照“广告”的定义,广告主买流量,本质上是为了触达潜伏受众的,这其实对应着流量分配的问题。而平台也期望通过更好的流量分配,来取得更多的收入。

 

1. 分配展现机会

 

流量分配,最小粒度的决策是:这次展现广告的机会,应当给谁。提及流量分配,熟习广告领域的同学会下意识地想起ecpm排序、ctr预估、程序化交易等等专业辞汇。

 

但在我看来,流量分配真正复杂的地方,其实不体现在这些技术层面,而是体现在如何寻觅平衡点。

 

这里指的平衡点,是多个方面的:平台与广告主的利益如何平衡、不同客户间的利益如何平衡、不同广告产品间的利益如何平衡、平台短时间与长时间的利益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变现效力如何平衡。

 

如果把这些类比成数学里的最优化问题,那流量分配这个事情,就能够理解成包括多个优化目标、多个束缚条件,和目标和束缚条件还会随着时间、场景变化的问题。

 

这类状态,在我看来是难以找到最优解的。

 

要简化这个问题,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减少这个进程中的变量。例如:媒体只提供1种广告产品、只提供1种计费方式、只面向少许客户等等。

 

这样做了,也就可以定义出流量分配的原则,例如:寻求每次广告展现的变现效力最大,或寻求广告主效果的均匀化,或头部广告主利益最大化等等。

 

2. 提升点击、转化效力

 

流量分配不但是个平衡的问题,在肯定了广告展现机会分配的原则以后,广告产品经理还要面对的问题是,怎样能够增加广告的点击、转化?对效果类广告产品,这个问题特别重要。

 

要优化这个问题,媒体和广告主的贡献都很重要。媒体需要允许广告主选择受众、需要提高受众的准确性、需要有更恰当的广告样式和场景、需要让更适合的广告靠前展现、需要提供优化创意的工具等等。而广告主,需要参与到受众选择、创意优化、落地页优化等进程中。

 

我为何喜欢

 

前文有提及我向身旁同学推荐做商业产品经理的1些理由,但那不完全是我喜欢这工作的缘由。

 

我之所以喜欢做商业/广告产品经理,最重要的1个点是它要面对很多复杂的寻觅“平衡”的问题,并且这类平衡是动态的。

 

这在别的方向上可能难以体验到。

 

我们都知道,当1个问题只有1个优化方向时,它实际上是不太难做的。

 

只要定好方向、想好路径,相对而言是容易到达目标的。

 

但是,互联网广告领域不是这样,它随时都面临着多方向的优化问题、且短时间利益和长时间利益的冲突也是明显的。

 

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很难,让我时不时堕入困惑无解的状态。

 

荣幸的是:我恰好还比较喜欢这状态。

 

———— / END / ————

作者:山叔

 
标签: 产品经理 广告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卓越产品经理的五个流派
    卓越产品经理的五个流派
    近二十年是中国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产品经理是其中颇具光环的职位。很多走在产品经理成长之路上的小伙伴们常常在思考,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产品经理?对此,我观点是,兵无定势,水无常形,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大家可以先“照镜子”,找到
  • 我用这道万能面试题,刷掉了60%的产品经理…
    我用这道万能面试题,刷掉了60%的产品经理…
    每次面试,我会让候选人先做自我介绍,然后问他:“ 你做产品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看到这个问题,你是不是觉得很普通、很常见。实际上,大部分人答不好,至少能帮我快速刷掉一半以上的候选人。这是为何?我给你拆解拆解。每次问这个问题,我多么期待
  • 2万字详解!产品经理面试真题大全
    2万字详解!产品经理面试真题大全
    2020年,筛了2400份简历,面了100来个产品经理,帮助了20多位同学找到了新工作。这里就用这篇文章,分享一些关于面试的思考和积累。接下来主要从10个方面分享,共82题。01 面试前的准备1. 我要找什么行业的工作求职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行业。首先明确一
  • 一位高级产品经理的高效工作流闭环
    这篇文章分享自己的工作流搭建过程,解答读者疑问。提问:花生酱好,最近研究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相关的知识,但发现即使列好清单,待办量级仍然很大、很难完成,最后堆了很多待办在清单里,工作依然混乱,想问下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该怎么办?这个朋友的状态很
  • 人人都不想当产品经理了
    进入2020年,许多产品经理们发现,曾经也是天之骄子的自己,找不到工作了。 媳妇儿出门上班了。看着门关上,做了近10年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的于益虎卸下一口气,松弛下来,接下来的几天,他都会在家里呆着,“吹着空调,溜溜狗,想玩就玩,想睡就睡,想吃就吃
  • B端产品经理,如何构建企业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产品经理技能之一,我们可通过构建用户画像分析客户、了解客户、挖掘需求,提高转化率和复购率。那么该如何构建企业用户画像呢?本文笔者结合相关例子与图表介绍了构建企业用户画像的三大步骤。工厂为什么需要ERP系统、WMS系统,而不需要收银系统?
  • 互联网产品经理必看的书有哪些?
    文前说明网上推荐的产品经理相关的书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大部分一推荐就几十本,也不知几本是自己看过,几本是听来的。懂得原理就容易懂得一切,我这里只推荐几本最基础最入门的我看过的经典。每个产品经理所从事的具体产品领域、所面对具体团队配置和资源都是
  • To B 产品经理,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最近有人问我说:中哥,作为1个B端产品经理怎样能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呢?很多初入To B行业的产品经理,在产品经理改变世界梦想的感化下,读了大量产品经理有关的书:《启示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户体验的要素》、《Dont make me think》;Axure原型
  • 用户端产品经理和后台端产品经理大任在身,我太
    本文是我过去两个月工作内容的回顾总结,和1点小经验的输出。笔者目前就职于1家做儿童机器人产品(嗯,其实就是带屏幕的玩具兼教具)的公司,此前有过两年多的用户端产品经验,后台产品经验为0。1、起:自己的需求自己做我们的儿童机器人要上线1套多级架构的
    10-09 前台后台
  • C端和B端的产品经理,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都要做什
    生命周期这个概念,对大家而言其实不陌生,世间万物均有其各自的生命周期,比如1家公司,比如1个产品。常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时间,成熟期,衰退期;而对应到产品生命周期,我觉得C端和B端在整体相同下,又会略有不同。相比于C端产品的低门坎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