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2018-07-25 91运营0
核心提示:快手产品发展快手于2011年3月份成立。第1阶段,快手APP定位于移动端GIF图制作工具,主要的任务是移动端GIF图制作和分享功能的验证。快手APP作为1款简易的GIF图制作工具,早期主要是分享到微博等第3方平台上。第2阶段,快手增加GIF动图制作体验,增加了编辑功

1 1189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快手产品发展

快手于2011年3月份成立。

第1阶段,快手APP定位于移动端GIF图制作工具,主要的任务是移动端GIF图制作和分享功能的验证。快手APP作为1款简易的GIF图制作工具,早期主要是分享到微博等第3方平台上。

第2阶段,快手增加GIF动图制作体验,增加了编辑功能,包括滤镜、文字、贴纸等功能,将快手作为了1个完全的GIF制作工具。

第3阶段,快手加入社区,加入社区后,用户可以在社区中上传图片,用户可以对其进行点赞、评论和回复等。

第4阶段,快手增加短视频。此阶段快手开始重点运营社区内容,重新设定算法,不论草根还是明星都是根据喜欢、评论等参数进行推荐。同时加入了用户间相互关注、私信、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

第5阶段,快手加入直播,丰富盈利模式。

市场数据

最近几年来,快手的品牌知名度愈来愈大,各类数据报告体现出快手的用户量、活跃度等在众多APP中排列靠前,超出微博、陌陌、QQ空间,仅次于微信、QQ。在Cheetah Lab(猎豹实验室)发布的短视频排行报告中,快手更是超出本日头条的西瓜视频,位列第1。

1 2131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本日头条的短视频1直以来也是非常强悍的,依托本身平台,导入大量用户。虽然在下图中从活跃度上明显不如快手,但毕竟本日头条和快手定位大相径庭,所面向的用户群和快手截然不同。1 3113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快手如今的用户数在4亿,日活数千万。

用户分析

这里会给大家从属性、需求的角度,详细的描写下快手用户的相干分析。

用户属性分析

以下几张图来展现快手的用户属性:

1 586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1 495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快手比起其他短视频产品,主要用户收入低、年龄低、学历低,从内容上看34线城市年轻人、农村用户、中学生占多数,这1类人群生活单调,生活节奏较慢而又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同时,他们社会关注度低,穿着打扮成不了网红,没有高大上的优势,与主流互联网世界有些脱节。但人的天性就是希望能够取得关注,能取得大量粉丝簇拥,这群用户群体上也是如此。

用户需求分析

快手作为1个平台,它将主要是将两类用户连接在1起:

  1. 自我秀”的用户:这类用户多是个人,少部份是几个人的团队,他们会从各种方面想去表现自我,例如:唱歌、吃美食、运动、表演绝技、秀身材、舞蹈等等。他们生产短视频内容,平台将这些内容推给观看用户。
  2. 观看“自我秀”的用户:从平台中阅读各类短视频,并可对短视频的生成者进行关注,评论等互动行动。

把用户需求和之前分析的用户属性结合起来,两种角色的用户大部份散布在3、4线,低收入、学历水平不高的城市,这可以想象得到,“自我秀”的用户对生产朴素的平常生活视频更善于。而观看者也是一样的属性用户,对这些视频内容,也到达了他们去感兴趣的程度。从而会对这类内容感兴趣,从而会有点赞、评论、私信、关注等行动。

从客观角度看,他们不需要高大上的场面,可能也接受不了,反而平常生活中的1些分享:社会摇、篮球、民间武术、街头唱歌、地域风俗、东北话段子、大吃大喝等更会让他们产生兴趣,二者的需求就这样在同1层面相互满足了。

新用户新场景新关系

在分析完快手用户属性、用户需求后,我也表达1下从全部互联网市场的角度对快手的理解:

  • 快手平台所服务的34线城市的用户,是其他主流公司没有牢固圈住的用户群,特别是同行业的短视频产品。快手可以说是服务了1个新用户群体。
  • 而这群用户在使用短视频的产品时,所产生的场景(犹如上面所分析的需求内容)是不同于其他短视频用户群体的场景,快手满足了这样1个新场景。
  • 快手平台中聚集的两类用户之间的主要互动关系,不同于微博、微信、陌陌、斗鱼等平台用户之间的互动,内容生成者和观看者几近是同等的陌生关系,同1生活阶层,同1生活场景。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加偏向于纯洁的兴趣。这类关系在其他主流的平台中,并没有很好的予以满足。快手连接了这样1个用户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描写,其实快手能发展的如此快,并且在他这个层面所向披靡,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进入了1个蓝海:新用户新场景新关系。

产品体验

在这个环节中,给大家从产品的使用体验的角度拆解快手APP,描写下快手APP的产品思路。

产品框架

首先对最新版本的快手APP的主要功能模块,按入口、种别进行汇总:

1 673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上图中,右侧的功能模块具有1级入口;左侧的功能模块,是打开APP左侧隐藏栏后的才可看到它们的入口。

产品功能模块

接下来,对主要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拆,从需求定位、交互角度予以描写。

1、发现

定位:将最新发表的短视频个性化的推荐给观看用户。

需求分析:该功能模块是将内容生产用户的视频,通过推荐算法,展现给观看用户。所服务的场景是:当用户抱有寻觅更多感兴趣视频的目的时,【发现】的功能模块可为用户推荐快手平台的视频。从视频生产用户的角度看,【发现】模块是1个内容分发入口。

推荐算法是该功能模块的核心,我在频繁的使用中发现,它最少包括这几点:内容个性化、最新、热度(播放量)等因素综合计算推荐。

“个性化”的意义在于让用户能最低本钱的接触到感兴趣的内容。

“最新”的意义在于对生产内容的用户可以暴光最新录制的视频,而对观看者而言,这类短视频的实时性意义其实不大,只要是用户没看过的、感兴趣的,都会接受。相反,“热度+个性化”多是观看者更加在乎的。

交互:视频列表采取feed–瀑布流的情势。这也是比较常见的阅读较多单元内容的交互情势。

(1)【发现】

1 764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 瀑布流的内容显现样式,每一个视频画面都是作者自定义的封面图。可让生产视频的用户自己判断视频最新引人的画面。
  • 在封面上增加文字说明,也是用来表达视频吸引点的功能。短视频如果唯一1个画面,比较难以表达出该视频的内容、主题、亮点,文字的搭配说明正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1点是比较恰到好处的功能点。产品人员非常值得鉴戒。在电商类的APP中,我们会看到商品标题和卖点的描写,也是一样的道理。
  • 如果是图片,在右上角会有icon标识。这是为了辨别视频和图片的标识,从体验上来说,即便是视频,进入播放详情页后,也会加载1段时间,这段时间内,视频画面是静止的。如果是图片,但用户不知道的话,还以为加载太慢,没法播放。这个是和预期相干的功能点,加1个标识,可让用户有1个预判:这是图片,所见即所得,不需要等待观看视频效果。
  • 视频封面图左下角是作者头像,这个显示的意义其实不大,可能更多还是在于:作品携带作者同时出现。
  • 视频封面图右下角是观众喜欢/收藏的次数,这个数据是在反应短视频的热度、质量,如果量足够大时,会吸援用户点进去查看。在当前快手产品页面中,“喜欢”的数据处于比较微弱的展现位置,这也反应了1个事实:喜欢数据多是影响用户决策是不是进1步了解的因素,但相对视频画面和文字说明,它本身的权重非常低。
  • 视频列表页中的排序方式,我个人研究了几次,发现1些特点:并不是绝对按时间倒序排列,但会和时间有关。推荐的大多都是几小时前和1天前的视频。这也是【发现】模块的特点:推荐中有时间的参照因素。再准确的说,和哪些因素相干,我个人实在想不到。点赞、评论、个性类似性等都不能很好的说明排序规则。如果有想法的产品人员,可以在文章后面予以留言、评论,大家共同讨论。
  • 视频刷新要求数据的规则机制也是很有特点。尝试刷过很屡次,视频仿佛滔滔不绝,这多是快手,或类似本日头条之类的内容产品都具有的刷新数据的机制,单个人去要求数据时,总会要求不完~它们会推给用户最新的,次新的,次次新的……

点击视频会进入【视频详情页】,视频自动加载播放。

(2)【视频详情页】

1 854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该页面的核心定位:播放视频,和评论内容展现。

  • 如上所说,进入该页后,视频自动加载播放,并且会有缓存,下次打开APP时,仍然可以无网播放。有1点:快手并不是是对全部的页面内容进行缓存,仅仅是对视频部份有缓存,评论内容需要重新加载。这点设计非常细致,的确也是符适用户场景需求的。
  • 视频上方有关注、喜欢/收藏、私信等功能。这对观看用户和视频生产者而言都成心义的功能点,视频是连接双方的桥梁。1旦观看者感兴趣,会去关注作者、喜欢视频和发私信给作者。这些功能点是在观看用户对视频非常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去操作的。并且位于视频上方,也符合目标场景下的操作习惯;另外,视频下方是视频相干的内容信息,不合适放在视频下方。
  • 视频下方是作者的简介,和对当前这个视频的1些简单描写。
  • 评论列表,列表是10条1分页的加载方式。评论内容按时间倒序排列,支持评论回复,评论次数无穷制,支持评论表情、@特定人。在视频下方的评论,是可以丰富用户观看内容的功能点,给出用户发表看法的功能点,作者收到反馈的功能点。这是评论的意义所在。

在【视频播放页】 向左滑动可直接进入作者的【作品中心】或是【个人中心】吧。

(3)【作品中心】

1 951 产品分析|快手,究竟为用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从而成为一款众所周知的APP?

 

  • 该页面的主要定位是个人信息展现,是1个内容型页面。主要内容:作者头像、粉丝、他所关注,个人简介,作品列表。
  • 粉丝这个称呼很成心思,他让作者自己很有成绩感;他所关注这里可能会让人有所误解,这时候作者关注的用户数,而不是有多少人关注他,常常会给人产生是后者的含义;
  • 作品列表的右上角是视频展现方式,默许是小图列表,点击icon可切换为大图情势,下滑到1定位置时可自动播放,滑过去后会自动停止,播放下1个。我个人理解:默许小图列表是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场景。如果作品非常多,1个1个大图查看的话,体验本钱比较大,而且在没有目的去看时,下滑就自动播放,相比自己去选中点击播放,会是1种干扰。

2、关注

  • 观看用户关注某1用户后,该用户的视频即会显示在这个模块中。并且有新内容更新时,会在“关注”入口显示红点。
  • 在关注列表中,视频也是按时间倒序排列,内容样式和“发现”列表1致。
  • 该功能的入口级别较高,用户关注的短视频,应当优先为用户展现。也能够说是3个首页中心的1级入口中优先级最高的入口。

3、同城

  • 该功能模块主要定位就是将同1城市的短视频显现给用户。固然也能够切换城市,这多是为了不城市定位毛病,同时也能够让用户自己选择某特定城市进行查看用户的生活视频,例如:东北3省的短视频非常有特点。
  • 同城的短视频对34线的用户而言,他们对跨城的意识不高,而对和自己相同生活风格的短视频会更感兴趣,更容易产生共鸣,这是和12线城市的用户非常不同的特点。这个多是同城模块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入口级别的缘由吧。

4、我

  • 快手APP的“我”的入口隐藏的还是比较深的。
  • 该功能模块中包括的功能点:8卦、消息、私信,个人信息编辑,作品、私密、喜欢/收藏。
  • 这里面的功能大都是常见的个人中心的功能点。但【8卦】这个功能点有些“奇怪”,其实这个功能点是关注用户的动态,例如:关注用户喜欢/收藏了哪些短视频,关注了哪些用户等,并且关注用户的喜欢/收藏的短视频可直接点击查看,关注的用户点击可进入该用户的个人中心。
  • 该功能的意义,我个人理解,非常有限。由于快手不算1个中心化的产品,里面的关注的人,还不算是明星,不至于到1种“8卦”的地步。这个功能的目的更像是社交,不过做得非常的浅,而且社交的场景不足,需求也很弱,但快手将其放在了1个明显的位置,我个人还是感觉有优化的空间。

5、搜索

搜索的入口算是2级入口,功能上包括对用户、标签的搜索。

搜索交互的角度去看两种搜索:

  1. 用户搜索是针对用户的名称,输入关键词后便可显示关键词类似的用户名称。这类搜索的需求意义不大,场景也是比较狭窄,缘由是:用户出于甚么动机会去搜索用户名?用户名的真的代表该用户的内容吗?
  2. 标签搜索是针对视频内容的标签,输入关键词后,会首先推荐出类似的标签,用户选点某个标签后才出现搜索视频,这个用户带来了选择思考费力和流程的操作本钱;并且搜出的视频量比较小,并且存在大量不准确的搜索结果。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快手的搜索其实非常不好的。这也多是快手隐藏搜索功能1个缘由。在内容非常多的产品中,搜索、个性推荐、分类可以视为刚需,目前快手做得可能比较好的是个性推荐。这点就是在【发现】功能模块中提现的最明显的。

6、拍摄

  • 从快手的产品特点来看,产品属于UGC类型产品,内容才是其最核心的价值、优势。而内容的来源工具是拍摄。虽然说内容的属性(上文分析的视频是哪些用户产生的,特点是甚么等等)是核心,但要让内容的属性发挥得更好,还是靠实实在在的拍摄工具。
  • 快手的拍摄功能很全面,各种常见的视频、图片的处理功能都有,例如:滤镜、文字、icon、挂饰等等。特别是对视频的每帧的处理功能非常赞。
  • 相信快手以后还会对这个内容的产生功能延续做更多的优化。方便它的互联网程度低的用户群体便捷的使用。

产品结构

产品的布局结构是产品的大局的交互方式,它既然是交互,就需要斟酌产品有哪些主要功能模块,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通过怎样样的交互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等等。在上文中讲完快手APP的主要功能模块后,了解了它们的定位、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给大家谈谈快手的产品布局结构。

快手APP是市面上少见的3个顶端Tab的布局情势,快手选择使用这类情势,想必会有它们自己的通盘问虑,在这里描写下我自己的1些理解:

突出优先级较高的内容或功能,简化结构,这是我能想到的唯1的产品层面说服力较强的缘由。

快手目前的布局:在快手看来,最核心的就是“关注、发现、同城”,优先级顺次下降,或“关注”和“发现”的重要性相差无几。在这点上,我个人的理解是:当关注的内容到达1定量时,优先级才可能超过“发现”中的推荐,不然“关注”的内容量可能没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也没法发挥出来快手的内容优势。那末这个量如何肯定呢?快手做1个比较好的交互:离开快手时处于哪一个Tab,那末下次进入快手时,就进入哪一个Tab。“同城”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此1来,在快手看来,优先级是“关注、发现、同城”,但也会根据具体用户的习惯而来。

我个人的嗯理解:当较高的优先级的内容展现出来后,对其他功能模块的处理,快手做得非常隐晦:全部隐藏到左边栏中。即便是经常使用的搜索,个人的喜欢/搜藏也隐藏了起来。这是核心功能模块和周边功能模块非常直接、明显的差异化对待。这点上,我个人觉着搜索可能做的不够好,可以隐藏;但个人的喜欢/收藏之类的可以放出来。固然如果放出来,1定会影响到目前的交互结构。我的理由以下:

  • 个人中心是用户个人相干信息的集中地,有些内容如果对用户而言是高频、刚需,那末在交互上就应当予以斟酌优先显现,下降接触这些信息的本钱。我们来看快手的个人中心的信息,其中喜欢收藏这个功能的入口隐藏太深了,这对时不时回顾下搜藏的内容的用户来讲是1个本钱较高的交互进程。
  • 快手面对的用户是比较互联网教育程度低的用户群体,如果隐藏的比较深,那末对他们而言,未必会轻而易举的找到个人中心中相干内容的入口。这是1个会影响到很大1部份用户的问题。
  • 另外,在上面罗列的问题基础上,如果以后个人中心再拓展新的功能,目前这样的交互模式必将会成为1个阻碍点,更加让问题严重。
  • 鉴戒周围的主流APP,几近都是将个人中心的入口放在了首页底端Tab位置。这样的做法是将个人中心的优先级太高了,但也会让APP变得略微拥堵1些了,但这个程度的拥堵不算是影响到APP简捷使用的体验。

未来功能优化

我对快手以后可能要计划的产品功能点有1些想法。

1、优化搜索功能

主要是对内容搜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建立在视频内容能被辨认的基础上,可以人工的处理播放热门的视频,或在用户上传视频时,手动打标签。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法实现系统辨认视频内容打标签的水平。快手的个性化推荐还是挺精准的,为什么不能用在搜索上呢。个性化推荐的目的是下降用户寻觅兴趣内容的本钱,其实搜索也具有这样的价值、功能,而且绝对也超出个人推荐能覆盖的内容范围。

2、热门推荐+个性化推荐

快手的内容良莠不齐,这是UGC的共性。如何筛出来优良的内容?就是通过全网数据的探测。音乐产品中的歌曲排行榜反应了时下热门歌曲,其实视频也具有这样的属性。快手视频的实时性虽然不同于音乐和影视视频那末明显,但它也具有某段时间内的热门的属性,大众喜欢程度,播放量等数值恰恰可反应出短视频的质量。如果再加上个性化推荐,那末效果会更好。未必实时的视频才是适合的,目前快手APP中“发现”栏目中的视频就是这样的,我个人觉着内容有些狭隘。

3、喜欢/收藏

入口优先级提高。上文中讲到的APP结构中说到了这个功能点,我个人觉着目前快手没有做成底端4个Tab的情势,1时半会也不太可能改变这类布局,但部份功能可以具体优化。快手会将喜欢/收藏的功能入口优先级提高。这点可能不太合适通过视察用户使用喜欢功能模块的数据,由于目前的入口太隐藏了,数据上可能真的不太好。

喜欢中可打标签,方便在众多喜欢/收藏的内容中找到特定的内容。类似微信的收藏中打标签。这点可以做,会带来些好的体验,不过不会很明显,只有累计喜欢内容足够多时,才能发挥出来,这样看用户喜欢的内容量有多大。

4、播放视频详情页

目前有1点:下拉看评论时,视频会暂停播放。这点体验非常不好,相信以后会优化成:缩藐视频固定在顶端,边看评论变播放视频。这类1心2用的交互设计,是不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的。纵观大多数的视频播放APP,都是如此的设计。例如:本日头条、腾讯视频、优酷、搜狐视频、腾讯新闻等等。

页面的内容布局也有些乱,具有优化布局的空间,可能可以做得更高大上1点,或更加简洁、整齐1些。

5、拍摄

快手会对拍摄的功能点延续优化。增加更多殊效、滤镜效果、文案效果、装潢、声音殊效等等。

最后

在这里先做1个快手的总结。快手APP是目前最活跃的的APP,这与它的用户群体的基数大有密切关系。但它的核心用户群的消费能力相对也低。快手的短视频从制作、推送、观看、评论等角度,都做得很细致。整体的产品结构布局足够简洁,但感觉还不够统筹足够的需求、场景。另外,我个人觉着也有很多关键点有优化空间。

好了,这些对快手APP的分析就到这里了。本文中主要是从产品的角度予以描写的,对产品的运营没有更多描写,是由于我个人对UGC内容的运营缺少1定的了解,所以没有金刚钻别揽磁器活了。

希望大家看后能有所收获,收获的不单单是对快手的了解,这点是非常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产品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固然我个人也有斟酌不到的地方,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请大家随时指出。

 

作者:中人PM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标签: 产品分析 快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猿辅导”产品分析:解析背后的运转逻辑
    K12在线教育行业中,猿辅导搭乘行业发展顺风车,在产品规划与设计上兼顾多方使用者的体验,并在内容上重点发力,打造高质量教学, 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K12在线教育行业首个独角兽公司。而本文就以猿辅导为对象,进一步分析它的运转逻辑。近日,受
    03-24 猿辅导
  • 2019抖音产品分析报告
    抖音从2018年初爆火到现在仍旧活跃,那未来的抖音到底应当如何发展呢?本文是关于抖音2019年的产品分析报告,1起来看看~产品名称:抖音短视频产品版本:4.3.0体验环境:小米MIX2 MIUI10.2体验时间:2019.1.231、市场背景1. 行业背景短视频是指视频长度显著短
  • 抖音分析报告:爆红后的抖音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
    抖音在18年完成了爆发增长,国内的日活用户突破1.5亿,月活用户超过3亿。特别是是今年春节期间,抖音的逐日活跃用户数经历了1轮“暴涨”,由不到4000万上升至近7000万。抖音的主力用户群体,已从初期的18岁到24岁,上升到了24岁到30岁用户,该年龄段用户占比
  • 一年之后、再看抖音丨抖音完整分析报告
    1年之前,抖音还未进入主流用户视野;1年以后,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正好笔者1年前写了1篇抖音产品分析报告,这次重拾烂笔头,重新对抖音进行分析解读。很久没有认真写过东西了,看着本地抖音用户愈来愈多,想起1年前写了1篇抖音产品分析报告,当时的抖
  • 对于求职者来说,该如何输出一份好的产品分析
    大家好,我是小C,来自武汉大学的⑴岁产品经理。在阅读、分析了诸多求职者的产品分析作品和1众PM先辈们对新人应当如何撰写产品分析的指点以后,自己做了比较清晰的总结,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分享,希望可以帮到求职路上的小火伴们。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求职者的产
  • 旅游前先上马蜂窝?一篇产品分析告诉你它是何方
    我们都有过出去旅游的经历,想要过好旅途中的每个时刻,在动身前我们会非经常使用心的查攻略、选低价机票/火车票、定心仪的酒店/民宿……,可不论作业做很多充分,旅程中的我们还是会被各种攻略、“优惠”、行程所套路。最近,我刚被朋友吐槽过。前
  • 下厨房app产品分析报告
    下厨房APP是1款供用户记录和分享菜谱的相干做法与饮食知识的平台,本文从产品的角度对下厨房APP进行分析,梳理产品的几大功能模块,并对运营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1、产品定位及用户分析1.1 产品定位slogan:惟有美食与爱  不可孤负下厨房是1款经典的美食类ap
  • 趣运动产品分析报告
    1.产品分析1. 公司背景(1)基本信息广州柠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关政罡,其他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3月15日成立,广州市天河区中山东大学道建工路19号楼606A房屋。(2)经营范围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百货零售(
  • 子弹短信APP的用户体验及界面设计浅析
    本文作者仅从1个用户和设计从业者的角度,来讲说自己的使用感受及对子弹短信App界面设计的浅析。enjoy~过去的1周,火得不能再火的APP当属罗永浩锤子科技开发的子弹短信APP了,作为1个从业多年的UI设计师,暂且不去分析它是如何火起来的,是如何连续几天霸居下
  • 产品分析:9大维度,系统分析网易严选
    产品分析:9大维度,系统分析网易严选
    1、产品介绍网易严选,网易旗下原创生活类自营电商品牌,于2016年4月正式面世,是国内首家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的电商,以“好的生活,没那末贵”为品牌理念。严选通过ODM模式与大牌制造商直连,剔除品牌溢价和中间环节,为国人甄选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