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五问‘毒跑道’”系列组稿的幕后故事

   2016-08-20 0
核心提示:编者按?回应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是媒体的基本职责之一,也是媒体塑造并保持品牌影响力的最重要手段。《面对毒跑道,我们情绪不稳

编者按?回应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是媒体的基本职责之一,也是媒体塑造并保持品牌影响力的最重要手段。《面对毒跑道,我们情绪不稳定——新华社五问“毒跑道”》系列组稿,之所以获得广泛好评,正因为报道关注的是涉及几乎所有家庭的民生大事。推出这样的报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背后支撑是一家媒体的责任担当,也离不开编辑记者的执着追寻、艰辛付出。对于这样的优秀报道及参与其中的媒体人,必须“点赞”!

□?文/李?丽?树?文?周?凯

从2016年5月20日开始,成都、北京、沈阳等地不约而同地爆发了校园“毒跑道”事件。这些事件并非孤例,就在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毒跑道”至少波及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江西、河南等6省多达15个城市。校园“毒跑道”事件层出不穷,如何保障孩子们脚下的安全成为家长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新闻热点,如何挖掘校园“毒跑道”事件背后的乱象和真相,作为国家级通讯社的新华社自然不能失语。

一、遗憾之后的精心策划

实际上,对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中文组副主任、资深编辑树文来说,这个选题过去一年来一直是个遗憾。树文是新华社体育报道中诸多重大选题的操盘手和策划人,尤其擅长足球领域的报道,其代表作之一是2014年牵头组织多位新华社骨干体育记者采写《中国足球市场化改革调研报告》,对中国足球的现状、问题、未来如何发展作了详实深刻的调研,直接推动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改变了中国足球的发展轨迹。

2015年年初,树文和新华社体育部资深编辑李丽、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周凯在基层调研足球改革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线索,当时有足球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担忧,随着校园足球受到重视,一些学校新建的足球场人工草坪质量难以保障,劣质人工草坪产生的气味和粉尘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潜在危害。根据这一线索,2015年8月6日树文、李丽、周凯等新华社记者采写播发了《莫让校园人工草坪成健康“杀手”》一稿,呼吁相关部门和社会重视校园人工草坪的质量。

树文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会随着校园足球的快速发展而演变成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且除了人工草坪外,校园跑道、操场同样存在质量问题,还可以继续挖掘深层次的症结,并制定了策划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报道策划未能实施。结果,9月份,全国多个地方集中出现“毒跑道”“毒操场”事件,不少媒体纷纷对这些事件进行报道,少数媒体还专门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作为记者,应该有察人之未察的新闻敏感,后来谈到此事,树文、李丽、周凯等编辑记者对此遗憾不已。

“毒跑道”“毒操场”的挥发性有害气体主要是由于高温天气引起的,尽管2015年9月份不少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由于气温的降低和社会热点的更迭,没有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毒跑道”“毒操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治。终于,又是一年夏天到,“毒跑道”“毒操场”事件再次在全国各地集中爆发。

这一次,不能再留下遗憾!新华社体育部随即启动策划,由树文牵头,负责整组稿件的主题、结构和要点,体育部资深编辑李丽、体育部足球专项记者公兵、北京分社记者汪涌、辽宁分社记者李铮、重庆分社记者周凯参与。

在近期“毒跑道”事件集中出现后,不少媒体都进行了跟进报道。新华社编辑记者们认为,目前多数报道聚焦于个案,调查、分析、解读并不深入,应以个案为基础,放眼全国此类事件的共性,全面采访教育部门、施工方、教师、家长、材料生产企业、体育部门,深入调查“毒跑道”是如何中标、施工、验收、使用的,既要揭露其中的种种乱象又要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从舆论监督的角度推动校园“毒跑道”的根本性解决。

经过商议,编辑记者们最终确定了从“毒跑道”有什么有毒物质、怎么进入学校的、是怎么施工修建的、怎么通过验收的、行业多年前的警示为何成为现实、有关部门的处理为何总是浮于表面,这几个关键环节进行深入调查,以此层层剖析,将“毒跑道”的来龙去脉、问题本质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二、艰难地突破,慢工出细活

整组稿件的思路确定后,编辑记者们立即着手分工采写。由于涉及到招投标黑幕、行业潜规则,要挖掘到其他媒体没有的核心事实,调查难度可想而知。

通过中间人,李丽多方联系采访塑胶跑道厂商和化工材料专家,但找了好几个,都不愿开口。几经周折,靠着在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中的人脉,李丽终于联系到了聚氨酯跑道、预制型橡胶卷材跑道两大类跑道的两家领军企业,这也是整个采访中,为数不多的愿意公开身份的采访对象。同时,我们对两家厂商的资质也进行了考察,两家都是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推荐的业内领军企业,企业负责人分别是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的正、副会长。在去年“毒跑道”事件后,两家企业还分别参与制定了政府牵头的深圳标准和上海标准,专业性上值得信赖。

教育部门和具体的招标环节的突破最为困难。重庆分社记者周凯利用平时的人脉积累,以采访校园足球为名,跟教育部门逐步聊起了校园场地建设问题。接受采访的一位基层干部随即大倒苦水,一方面校园体育设施滞后,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亟待改善,另一方面地方财力有限投入不足,但他帮助记者了解到了校园体育设施建设的过程、要求和困难。同时,通过朋友关系,多方联系,周凯最终找到了一位做校园工程的施工方,他透露了校园操场中标、施工、验收的诸多潜规则。

体育部编辑兼足球专项记者公兵,在值编辑班的同时利用午休时间去采访学生和家长。一位当地出现“毒跑道”事件的分社记者,顶住地方管控压力,采写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回应,成为本次组稿中的一位无名英雄。

经过编辑记者的努力,关于“毒跑道”“毒操场”一手材料终于收集起来,很多内容是独家的。在新华社编辑记者调查期间,很多媒体推出了关于“毒跑道”“毒操场”的报道。我们既要跟其他媒体赛跑,又要跟自己赛跑,既要注重时效性,又要注重深刻性。

此次报道特殊的地方还在于,聚氨酯跑道牵涉多种化工材料,专业性很强。对于有毒物质及来源、施工流程、国家标准等方面,不同采访对象的说法并不一致,编辑记者在查阅去年相关媒体报道时也发现有出入的地方很多。

为了保证报道的准确和深度,我们并没有急于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而是不断深挖,对拿到的资料和素材进行交叉核对,有时甚至拿一个采访对象提到的问题去向另一个采访对象求证。李丽反复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向广州同欣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化学博士陈晨核实相关争议和问题,直至深夜。并拿到了广东省质监局项目完成的《聚氨酯塑胶场地挥发性有害物风险检测分析报告》、专家王哲广2004年发表的论文《铺设TDI聚氨酯塑胶跑道的危害与对策》等大量独家“干货”。最终我们掌握到的情况是最为全面、深入和客观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过程中陈晨提到聚氨酯跑道在2003年前后就有过较大争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查阅,记者发现13年前确有此事,甚至当时新华社也发稿关注,这个意外发现最后贡献了“五问”中的一问《十多年前就有预警,为何堵不住漏洞?》。这是所有其他媒体都没有发现的情况。

端午节假日期间,编辑记者未休息抓紧时间成稿,作为终审签发人的李丽,在采写的那一周正好值班,又逢欧洲杯开赛,签发稿件任务很重,只能下班后打长途电话采访。在初稿完成后,树文连夜加班对稿件进行打磨梳理。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周杰提出了修改意见,树文加班到凌晨才修改完。

最终,经过全体参与编辑记者的努力,《新华社五问“毒跑道”》组稿终于完成,整组稿件共6篇,分别为《场地为何“五毒俱全”?》《(体育观察)毒跑道是如何进入学校的?》《施工,还是施毒?》《“毒跑道”为什么检不了,查不出?》《十多年前就有预警,为何堵不住漏洞?》,同时配发评论《面对“毒跑道”,我们情绪不稳定》。这组稿件对“毒跑道”的危害、来源、建设、问题本质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 “毒操场”“毒跑道”之所以一路“绿灯”查不出来,其背后是劣质产品盛行、低价中标、违规施工、标准缺失、验收不严,相关环节的监管形同虚设。评论以“家长情绪稳定”这种惯性惰政为靶子,直指有关部门不作为所造成的监管漏洞、“不出事就是没事”的监管思维。为了保证报道的客观平衡公正,家长一些比较情绪化的表达已经有所取舍,“我们情绪不稳定”就是家长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三、舆论反响之后的冷思考

这组稿件在6月13日下午播发。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周杰当时开玩笑说,已经做好了发出去后遇到“挑刺”的应对准备。结果,组稿发出后,自媒体大量转发,微信朋友圈一度“刷屏”。15日,这组7000多字的组稿媒体采用达280多家,《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教育报》等全文整版刊登。新华社的媒体用户在意见反馈中对这组稿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组稿调查深入,采写扎实,充分体现新华社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的特点与优势,彰显国家媒体公信力;评论主旨突出,观点鲜明,有效履行了媒体舆论监督职责,引发读者共鸣。

在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反响后,北京市教委很快有了动作,称将会同有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一位微信名“陈岱” 的北京读者说,在新华社“五问毒跑道” 稿件发出后,看到了新华社引领舆论、倒逼整改的影响力。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组稿件正是因为有了此前的遗憾,才有了后来的成功。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需要编辑记者策划得当、集思广益,在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既不能失语失声,同时也要发真实语发准确声,在新闻时效性和调查的深入性之间取得良好平衡。这考验着编辑运筹帷幄、临阵指挥能力,也考验着记者的日常积累和快速突破能力。这组稿件发出后,不少老同事感慨,即使是新华社,推出这么重头的报道,也不容易。是的,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拥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的记者,发现事实的能力很强,同时其影响力也是新华社记者采访突破的重要法宝。然而,也正是因为新华社国家通讯社的性质,在发出一些重头报道后,外界容易引起各种误读,认为是官方意图,或者代表某种风向。实际上,新华社既要履行国家通讯社的职责,完成好规定动作,同时作为新闻媒体,也要自主策划做好自选动作。因此,在新华社的重点报道中,编辑记者注重处理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统一,也就是舆论监督是建设性的,是为了促进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说白了也就是新闻报道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客观公正。读者可以从这组稿件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新华社记者的这种职业素养和新闻情怀。(作者李丽是新华社体育部资深编辑,树文是新华社体育部中文组副主任,周凯是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

《中国记者》杂志

 
标签: 新闻采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