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与规范

   2016-07-13 0
核心提示: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流行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新闻语言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非常普遍。人们在享受新闻中网络流行语带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流行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新闻语言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非常普遍。人们在享受新闻中网络流行语带来的优势的同时,网络流行语使用中的弊端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着重介绍网络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使用的弊端,并分析提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规范,以使网络流行语更合理地在新闻语言中使用。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新闻语言;使用规范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在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1]。网民人数增多,网络流行语随之被广泛使用。申亚妮在《网络流行语探析》一文中指出“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2]而对于网络流行语,笔者更倾向于姜雪在《大众流行文化现象中网络语言的研究》一书中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指在网络上产生并且被使用的、在某个时段内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3]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引申或者隐晦的暗示,让表达者更含蓄地表达个人情绪。网络流行语促使了网友跟进时代步伐的心理。作为网络社区的一员,个体受众的发言是他人可见的,交流时会受他人影响,追求相同以获得群体的认同。

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使用,是网友自身产生或者新闻事件产生的,被网民热传甚至到现实生活中。网络流行语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比如:简洁性,传播迅速,使用目的多样等,符合现代快节奏的信息传播方式,深受新闻媒体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影响到新闻信息的传播甚至是大众日常生活,网络流行语使用时的负面效应,更加值得关注。在本文中,笔者对新闻中不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做出梳理和分析,并在规范运用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降低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的采写需要真实性客观性,网络流行语大多是戏谑的、荒诞恶搞的话语,用在新闻中难免会使新闻的客观性有所降低。网民的文化素质多样,甚至会有些不健康的、低俗、媚俗的网络流行语。比如:“日了狗了”、“逗比”、“坑爹”等。这些词语在新闻中使用,会降低新闻的客观准确性。比如:《“女儿坑爹”是对“爹坑女儿”的回应》(新浪新闻 2016-03-19)。互联网的信息繁多,使用网络流行语确实能引人注意,但是有形式意味的和情感煽动性的词语会让公众不知所云,甚至扭曲了信息的内容。情趣低俗的词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畸形病态的心理,使用这些词语会产生歧义,而且使社会风气受到影响,媒体人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也应注意受众的接受程度,避免造成意义消解。比如:2007年12月27日CCTV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节目中,采访一位小学生张殊凡时,她说曾经打开一个网页,内容很黄很暴力,就赶紧关了。事件本身没有什么特殊性,“很黄很暴力”本不该被人关注,但是媒体人在使用时疏忽使得受众接受信息与传者编码不对称,导致心理上的对抗情绪,使其成为网络流行语,新闻本要净化网络视听,但是反成为公众的谈资。

二、网络流行语不规范、简化的表达方式容易影响沟通

新闻事件是媒体人发布,信息直接被受众接收,错误使用的新闻语言会直接造成负面的影响。有歧义的、错误使用的网络流行语都会误导受众,甚至影响受众的价值观。

首先,网络流行语冲击了普通话的稳定性。普通话是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使人们淡化了普通话的使用规范,比如:“886”,这三个简单的数字是英语谐音“Bye-bye 了/ bai bai le/拜拜了/”表示聊天等最后的道别,有“拜拜了”,即为再见的意思。数字就能表达如此丰富的含义,网络流行语对普通话的冲击不容小视。在使用时更要注意公众是否能接受并理解。

其次,网络流行语会造成沟通障碍。比如:“然并卵”,指毫无意义。出自客家话“真系无卵用”,虽然活跃了语言文化,但不是通用的语言在使用时,让人一头雾水,甚至影响沟通,与此相比网络流行语的吸引读者,丰富语义的优点也黯然失色。比如: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指事件让人高兴,值得庆祝。在2014年11月27日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网络传播迅速,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力扩大,语义更新快。很多网络流行语生僻,使用起来会使公众不理解,甚至造成歧义。

三、容易引发网络暴力

本文所说的网络暴力主要指通过网络传播追查个人的信息,聚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攻击。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广泛,有外来语谐音构成的、有网民自发形成的、有源自于影视作品或者新闻事件等。网络具有匿名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这些特点会让网友更加肆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产出影响力。针对新闻事件类的网络流行语,原事件以及当事人会被网友人肉搜索,网友在泄愤时不顾及是否伤及他人的人格权。比如“晕机女”,是一个90后的女生,在乘坐飞机时出现晕机现象,并在豆瓣网站上发布一篇《唉!真该买个私人飞机》的文章。被网络热传,并批评她炫富。随着网友的心理不平衡和发泄情绪,当事人也被人肉搜索,被公众进行言语攻击。媒体人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要提高自身职业素质,避免透露当事人个人信息以及谨慎使用相关网络流行语,以免引发网络暴力。一些网络流行语容易扩散负面信息。根据CNNIC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国网民以 10~39 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 78.4%。其中,20~29 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 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与 2014 年底相比,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1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1]。所以网络语言在新闻中的使用更要注重规范,以免影响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三观”的塑造。而且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强,对新事物传播好奇心重,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的事件会对他们造成影响。比如:“我爸是李刚”,是网友们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来源是李启铭的话语。在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在河北某大学校园中开车接女友,在沿路中撞到两名女生,导致一死一伤。发生事故之后,他不但没有停车救人,还继续前行到校门口,被在校学生和保安拦住。事发时李启铭不但没有悔改,还叫自己的朋友帮助。在保安工作人员和学生们的阻拦下,李启铭大喊:“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我爸是李刚”这句话被网友疯传,发泄出心中的愤怒,成为网络流行语。被贴上官二代、富二代的标签,影响了不少青年人对相关事件的不平衡讨论。

四、网络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使用的策略

网络流行语能够广为流传除了其具有代表性,更是因为它所代表的社会文化现象、审美标准或群众看点典型地反映了群众的喜闻乐见或是观点看法。但是,网络流行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大众注意、提升新闻被关注度,但在使用或筛选的过程中还应有一些要求。

(一)引用网络流行语要与新闻传播的内容相符

首先新闻媒体人为了吸引人眼球,用网络流行语夸大新闻事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题党”。网络流行语作为能够体现社会热点的新载体,将它加入新闻中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大量的读者关注。但是。大众媒体在引用网络流行语时,一定要注意引用的词语要与文章内容相符,切忌做出“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如:“关于一个女孩的惊天血案”,其实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例子简单,意义广泛。夸张的使用手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心理,不利于媒介发展;其次网络流行语毕竟是流行在网络范围,虽然一些网络流行语会走入大众社会生活中,覆盖率也不完全。大众媒体所要面对的人群可以说是范围甚广,但是对于很少接触、或者说是根本就接触不到网络的人来说,例如那些中老年人群,他们对于这些网络流行语的理解程度绝对是非常有限的。为了避免这些人群在关注、阅读新闻中产生误解、不够理解的现象,大众媒体在引用一些时新的,或者是偏门、冷门的网络流行语时,应在文章后或是文章中进行一些必要的解释。

(二)引用网络流行语避免低俗,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广泛,有出自网友自身、有出自热播影视剧、还有外来语的谐音等,来源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网友的素质不一,词语的规范程度或者价值取向性都有待考察。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都是时代主流的积极一面,尤其是有些词语的引申义可能还会带有一定隐晦色彩。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写作中一定要广泛搜集素材,对于那些指意不明、艰涩难懂的词语要注意慎用、不用或者是改造后再用。新闻报道引用网络流行语时要把流行语当作是有利武器,而不是拉低文章的价值。新闻工作者要想做到写出具有正确导向的新闻报道,筛选出符合报道背景、反映具体事件的网络流行语,加强媒体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自身是良性过滤器,是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方向标。只有在确保立场坚定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表意积极向上、褒贬明确的网络流行语。

(三)要争取做到规范使用、合理运用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具有周期性。有些网络流行语到后期其流行的热度会慢慢减弱,而大众媒体在进行词语选择时就要注意节制,不可乱用或者过度使用,以致受众的审美疲劳。对于要引用那些不合逻辑、不合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应该慎重处理,避免过分使用,明确词语的适用范围,结合客观实际,推陈出新,创造出更能够代表社会实际的、体现新闻现象的流行语。

五、小 结

事物具有自身的两面性,新闻媒体人应明确网络流行语的利弊,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传播正确价值观,增添新闻生动性,增强新闻传播效果,使网络流行语更好地为媒体发展和公众生活服务,同时让受众有一定情绪宣泄的作用,反馈受众心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01.

[2] 申亚妮.网络流行语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8).

[3] 姜雪.大众流行文化现象中网络语言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3.

甄婧含 朱爱敏

编辑网微信号:bianjiwang

-媒体人移动学习平台-

有趣 | 有料 | 有思想

网络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与规范

 
标签: 新闻采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