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设计——《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

   2022-09-22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一、教材浅析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六大段。其中写第二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设计——《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

一、教材浅析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六大段。其中写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仅占的篇幅最多,而且写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本单元教材的教学重点:过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应当作为本课文的教学重点。

  仔细品读全文,我们还能领会到课文具有以下的三个写作特点:一、言简意赅地引用古代名人言行稍加议论的办法,增强了赞美的感染力;二、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句,段意衔接自然,使文章具有一气呵成之感;三、语言形象、生动、有气势,采用比喻、对比、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读、思、议、品等,使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庐山云雾的景色美,从而使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第二大段,会背诵第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的第3、4、5、6题。

  三、本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会背诵第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能找出第二大段中的过渡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五、教学难点

  对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的感受。

  六、教学思路设计浅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就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情境的教学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情境教学的环节:

  ①以学生的说话训练导入课文,教师又施以启发性的小结、提问,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想欣赏庐山云雾的好奇心。

  ②教师的配乐表情朗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观察庐山云雾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催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③投影片的及时展示。再现课文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庐山之中,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得以进一步的升华。

  ④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

  ⑤教师以充满感情的课堂环节衔接语,激起学生心中感情的荡漾。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因此,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训练环节:

  ①采用指导读第3小节——师生共读第4小节——独立自学第5小节的迁移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一找;二找;三体会;四朗读”的阅读方法。

  ②以读范句→补充完整语句→独立说句的层次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使学生在有模可仿之中,学会举一反三。

  ③注意课堂上学法的及时梳理与小结,让学生明确并掌握学法的步骤。

  (三)注重读写结合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表达方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量的片断练习,实现读写的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多种手段让学生欣赏庐山云雾,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之后,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已油然而生,极想淋漓尽致地抒发一番。此时,我便不失时机地推出《家乡的晨雾》的写作训练,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世纪之声,也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针对本课的特点,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圈、划、删、改、读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欣赏能力。

  ①用上“神秘、探求、令人心醉”,说一句比较通顺的话,进行说话及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②按要求找、划出描写云雾的词句并进行赏析,是典型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

  ③模仿例句,发挥想象进行造句练习,加深学生对文中关联词的理解,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这一目的。

  ④“默读→有感情地读→表演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个人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的多种形式的替换变化,则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七、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初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师出示诗句:“一起千百里,一盖千百峰”问:这是古人用来描述什么景物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庐山云雾)

  2.出示投影片:神秘、探求、令人心醉,请运用以上的词语围绕庐山云雾,说一句比较通顺的话。

  3.师小结。

  同学们,庐山云雾是充满神秘的,庐山云雾是令人心醉的。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观察这令人心醉的庐山云雾好吗?

  (二)细读课文,品味精美

  1.师配乐表情朗读课文第二大段,要求学生认真听、潜心感受云雾的美,边欣赏,还要边想想:我们分别在哪几个地方观赏云雾?

  2.议:刚才,我们欣赏了庐山哪几个地方的云雾,请完成下列填空题。(回答)

  我们观赏了在()看到的浓雾,在()看到的雾气和在()等处看到的云海。(先在书上用“____”划出,再回答。)

  (引:这些地方的云雾各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再回过去细细地欣赏欣赏。)

  3.默默地欣赏课文的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地方的云雾有什么特点?(用“____”在文中划出一个能概括其特点的词。)

  4.理解“瞬息万变”,哪些词与它意思相近?

  5.要求学生围绕“瞬息万变”提问。

  6.师小结学生的问题,要求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小节,思考:①哪些词句体现了庐山云雾的这一特点?(用“~~~~”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句)②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7.讨论以上问题中的第1个问题。

  8.讨论第2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语句:

  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9.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体会“刚刚……转眼间”在这句话中的作用。

  10.用“刚刚……转眼间”进行说话训练。

  A.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转眼间就()。

  B.火烧云的变化真快,刚刚看上去(),转眼间()。

  C.自己说一句话,用上“刚刚……转眼间”。

  11.出示语句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议:将以上的话改成下列这一段话,好吗?为什么?

  雾来时,好壮观;雾去时,好轻悠。雾浓时,遮住万般秀色:雾稀时,给山川披上外衣。

  12.指导并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指名朗读——指导——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读。

  13.师小结:“瞬息万变”的浓雾真的是好美呀,读了作者的解说,我们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刚才我们经过了哪几个步骤才领略到这一番美景的?

  1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学法。

  一找:找出能概括云雾特点的词。

  二划:划出能体现云雾这一特点的词句。

  三品:品味用词用句的准确、生动。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15.生自学第4小节。

  16.汇报交流。在生汇报的同时,适时地出示投影片,领会“时而……时而……”的用法。

  ①小猫钓鱼真不专心,时而____,时而____。

  ②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两天了,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真令人担心会不会发洪水。

  17.指导背诵。

  这段话共有____句话,第一句话先讲庐山云雾对山镇牯岭特别____,一年365天,有____天与它____。第二句讲庐山云雾时而____,时而____。第三句讲山镇牯岭一半____,一半____。

  18.试背。

  19.师小结:犹如仙境一般的山镇牯岭真令人流连忘返,但这不是最壮观的。因为最壮观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出示云海的投影片)这就是云海的两幅照片,想去体会体会它的美吗?

  20.生按学习第3小节方法,自学第5小节。

  21.集体交流汇报。出示检测题:

  A.云海的特点是()。

  B.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和()两种情况下的云海。

  C.找出与以下结构相类似的词:

  波涛起伏()青峰秀岭()

  2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三)总结全文,找出过渡

  1.师根据板书,小结学习内容。

  庐山云雾是美的,但是作者的叙述更是天衣无缝,连贯而又自然。作者是靠哪些词句连接起课文的内容的呢?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二大段。

  3.师小结,并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家乡的晨雾》。要求写出晨雾的特点。

  (四)作业。

  1.片断练习:《家乡的晨雾》。

  2.补做完作业本上的第3、4、5、6题。

 
标签: 庐山 云雾 二年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
    【#五年级# 导语】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乐学笔记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乐学网小学生频道为网友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关年级最新信息:小学英语 小学奥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一、读拼音写词语, 要写的端正、美观。(10%)yōuxiù lǒng zhào mùmín ǒuěr
  • 小学三年级语文《题西林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
    【#三年级# 导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题西林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
  • 二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
    ★这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读一读拼音,写汉字。(16分)  zhuānɡ yán xhí wù fēn fānɡ pínɡ bǐ  ( ) ( ) ( ) ( )  xī wànɡ ɡū niɑnɡ càn làn chànɡ ɡē  ( )
  • 小学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
  • 小学三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案
    【#三年级# 导语】《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题西林壁》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15
    ★这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015》,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读拼音,写词语。(18分)yù liào ɡǎn chù càn làn qìnɡ hè biān jìnɡ qù shì( ) ( ) ( ) ( ) ( ) ( ) lìe wù xún luó wén háo fú
  •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模拟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shū yè bō lí shān zhài zhào gù cháo xiàozhuō zi jiāo juǎn nián líng shuāi jiāo jiāo wài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膝盖(qī xī)   宝藏(cáng zàng)   仍然(rēng réng)  疾飞(jī j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望庐山瀑布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dōnɡ wúbāo hánchuānɡ hùxiānɡ lúxī lǐnɡmínɡ jiào( )( )( )( )( )( )jué jùyín héyān wùtínɡ bóhé liúliǔ shù( )( )( )( )( )( )二、默写古诗1、绝句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读一读拼音,写汉字。(16分)  zhuānɡ yán xhí wù fēn fānɡ pínɡ bǐ  ( ) ( ) ( ) ( )  xī wànɡ ɡū niɑnɡ càn làn chànɡ ɡē  ( )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8分)  平( ) 拍( ) 乖( ) 采(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一、读一读拼音,写汉字。(16分)  zhuānɡ yán xhí wù fēn fānɡ pínɡ bǐ  ( ) ( ) ( ) ( )  xī wànɡ ɡū niɑnɡ càn làn chànɡ ɡē  ( )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8分)  平( ) 拍(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望庐山瀑布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dōnɡ wúbāo hánchuānɡ hùxiānɡ lúxī lǐnɡmínɡ jiào( )( )( )( )( )( )jué jùyín héyān wùtínɡ bóhé liúliǔ shù( )( )( )( )( )( )二、默写古诗1、绝句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试卷
    一、读一读拼音,写汉字。(16分)  zhuānɡ yán xhí wù fēn fānɡ pínɡ bǐ  ( ) ( ) ( ) ( )  xī wànɡ ɡū niɑnɡ càn làn chànɡ ɡē  ( )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8分)  平( ) 拍(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读一读拼音,写汉字。(16分)  zhuānɡ yán    xhí wù    fēn fānɡ    pínɡ bǐ  (      )  (   )  (     )  (    )  xīwànɡ     ɡū niɑnɡ   càn làn     chànɡ ɡē  (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 分jià shǐliáo kuòpù bùhuáng kǒngzàng bāodū dūfú lǔchuí diàojiān shìqiě qiusī yǔ   二、形近字组词 4 分{烤( )挎( ) {资( )姿( ) {援( )缓( ) {探( )深( )  三、多音字组词 6 分散 {()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
    【#二年级# 导语】《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望庐
  • 语文下册第一~五单元易错题(三年级)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是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助力,更是个人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面向,随着中国崛起,全世界学习华语的趋势,越来越热,孔子学院开到了全球。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努力学好这门课程。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
  • 二年级下册语文望庐山瀑布练习题人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dōnɡ wúbāo hánchuānɡ hùxiānɡ lúxī lǐnɡmínɡ jiào( )( )( )( )( )( )jué jùyín héyān wùtínɡ bóhé liúliǔ shù( )( )( )( )( )( )二、默写古诗1、绝句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