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三年级# 导语】《空气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猴子找空气介绍了空气的作用及特点。本课是略读课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我用生本理念,放手让学生自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

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 导语】《空气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猴子找空气介绍了空气的作用及特点。本课是略读课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我用生本理念,放手让学生自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气球、课件、展示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五颜六色的气球)

  问:气球为什么会鼓鼓的呢?(学生回答)师把里面的空气放掉,再问:空气跑到哪里去了?(生回答)

  2、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空气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画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学。

  3、反馈:课件出示词语花园,指名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5、课件出示: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小猴子和空气玩游戏,空气一直躲,小猴子一直,最后小猴子明白了。

  (指名回答后,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自学得很不错,接下来,就要看我们合作精神怎么样了!比一比,看哪个合作小组最先完成学习任务。

  1、出示合作要求。

  课件:

  (1)自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空气的作用,小组内汇报。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选出你喜欢的一组对话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读。

  2、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完成任务。

  3、集体汇报。(结合学生汇报的顺序相机教学)

  空气在小猴子的肺里

  (1)你们是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2)我们的肺里有空气吗?试一试就知道了!把鼻子捂住,屏住呼吸,有什么感觉?

  (3)空气有什么作用?

  空气在皮球里

  (1)你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说什么?

  (2)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墨水里

  (1)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和你平常发现的一样吗?

  (2)这里,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汽车轮胎里

  (1)出示课件:汽车在行驶。

  (2)齐读空气说的话。

  (3)它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水里

  (1)课件出示: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2)你看到了什么?这关空气什么事呢?

  (3)自豪地读读空气说的话。(课件出示空气说的话。)

  空气在火里

  (1)气还有什么作用?读读空气说的话。

  (2)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能帮助火燃烧呢?

  空气在田野里

  (1)空气还在哪里?它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谁来用“有了我……才能”改改空气说的话?

  大家学得真好!老师还有个疑问:风是怎样形成的?(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4、展示汇报。

  (1)展示台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集体订正。

  (2)指名分角色表演读,比比谁读得好。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1)我是小小科学家。

  (2)你还发现空气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绘制表格完成。)

  (3)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空气在哪里。

  (4)我是小作家。

  我会续写课文。

  2、选择你喜欢的一组作业,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也可以与好朋友一起完成。

  3、汇报,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下课。

  1、学习了本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师总结:这神奇的空气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就生活在空气中,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着空气,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空气永远新鲜吧!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课件或录象(出现空气在水中、在空中、在物体中、在身体中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三、自由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学感悟。

  四、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2、合作填写表格:

  空气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气

  3、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汇报、评议。

  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教学反思

  《空气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猴子找空气介绍了空气的作用及特点。本课是略读课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我用生本理念,放手让学生自学。

  通过观察生活的一些具体事例感受空气的存在后导出课题,然后我让学生围绕“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在哪里?它有什么用处?”这两个问题小组展开研究性学习。结合《同步练习》以完成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还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最后通过“找空气”活动,引导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的同时体会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往往只停留在其表面,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吸引,探究的开展也是随兴所至,探究过程比较简单、短暂而且不严格,很多学生找到的空气只是气球等一些显而易见的,在这里我只能启发,鼓励学生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科学态度。

 
标签: 空气 课文 三年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三年级语文《空气在哪里》原文、知识点及教
    【#三年级# 导语】《空气在哪里》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写小猴子和空气玩捉迷藏游戏,介绍了空气的作用以及特点。采用拟人手法,寓知识于有趣的童话中,生动活泼,知识性强,形象说明了空气特点,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到科学知识。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压缩后有弹性。  2、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
  • 小学四年级语文《空气中的“流浪汉”》练习题(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语文学习效率不高、语文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我们准备了四年级语文空气中的流浪汉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流浪汉》阅读答案:1.请简要分析画线部分描写的作用。(4分)答案:画线部分凄风苦雨的环境
    12-09 的人活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