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筷子的传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三年级# 导语】《筷子的传说》这篇课文是个民间传说。课文介绍了传说中中国人发明筷子的由来以及它的发展,还介绍了使用筷子的人数和区域。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筷子的传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三年级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筷子的传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 导语】《筷子的传说》这篇课文是个民间传说。课文介绍了传说中中国人发明筷子的由来以及它的发展,还介绍了使用筷子的人数和区域。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筷子的传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筷子的传说》原文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中国是筷箸的发源地,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用箸习俗皆由中国传入,我国乃世界用箸进餐国家和民族的母国,可是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筷不离手,习以为常,如今人们仅把它当成吃饭的工具,并未把这小小的筷子看作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大发明。

  事实上,筷子的发明使用,对中华民族智慧的开发是有一定联系的。尽管是一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筷子,但它能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而与看上去"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一份"和为贵"的意韵。在民间,筷子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的婚庆、丧葬等礼仪中。当我们仔细品味筷子的妙用时,更增添对祖先的崇拜之情。

2.小学三年级语文《筷子的传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给生字确定部首,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会本课生字13个,区别“鱼”与“渔”、“两”与“俩”的用法;理解新词19个。

  2、会按“谁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句式写句子;知道顿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3、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我们祖先发明筷子的时间,能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了解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数及其生活的主要区域。

  4、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用筷子吃饭,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汉字部首的确定;顿号的用法。培养民族自豪感。

  2、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筷子的由来。

  教学准备

  筷子、磁带、录音机、字典、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筷子的传说

  快子:树枝

  筷子:细竹

  种类繁多:玉石筷

  象牙筷

  金筷

  银筷

  教学后记

  作为一种伟大的发明,作为祖国荣誉的介绍,4、5两个在情感教育上有惊人的相似,但他们又是不同的,一个是史实,一个是传说。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通过抓住对“传说”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筷子发明的过程,并学会复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为指定的生字确定部首,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会本课生字,区分“鱼”与“渔”,“两”与“俩”的用法。

  2、知道并能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传说”,教学“筷”。

  筷为什么是竹字头?由此可见——

  二、初读课文

  1、自读,思考:传说中第一双筷子究竟是什么做的?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2、反馈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划出新词。

  2、四人小组完成填空。

  筷,()结构,查()部,部首在()。

  烫,()结构,查()部,部首在()。

  嫌,()结构,查()部,部首在()。

  印,()结构,查()部,部首在()。

  3、小结

  上下结构的字,部首有时在上,有时在下;左右结构的字,部首有时在右,有时在左。

  四、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1、回顾部首查字法步骤。

  2、在字典中查到“嫌”,看看这个字有几种意思。

  3、独立查“印”,说说你是怎样分步查到的。

  4、比赛:课作1

  五、巩固部首查字法,区分形近字。

  1、区分“鱼”与“渔”

  a、第一双被称为快子的筷子是谁发明的?

  b、渔夫的渔是什么意思?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出来。

  c、以捕鱼为生的人叫——。“鱼”与“渔”意思不一样。如果我们要查鱼,该查什么部?

  d、小结:大多数独体字,本身就是部首,就查这个字,如“骨”“弓”等。

  2、区分“两”与“俩”的不同用法。

  a、用部首查字法查“俩”,说说他的意思。

  b、“两”和“俩”谁的使用范围大?为什么?

  c、课文中“两个渔夫”明明指人,为什么不用“俩”?

  六、课堂作业

  课作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学习课文,了解筷子种类之多,使用之广;学习顿号的用法。

  3、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1段

  1、自读,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知道了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你有什么想法?

  三、学习第2段

  1、指名读,说说筷子最初为什么叫“快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快子”的由来。

  四、学习第3段,体会顿号的用法

  1、帮助渔夫很快喝完稀饭的快子,后来怎么被叫做筷子了?

  2、皇帝不用筷子,这说明什么?

  3、课文中提到的筷子你见过吗?除了课文中讲到的筷子,你还知道有什么筷子?

  4、读最后一句,体会顿号的用法。

  五、学习第4段

  1、读第一句,说说这一句写什么?

  2、读第二句,进一步体会顿号的用法。

  a、他们是谁?

  b、这句话为什么要用上这么多顿号?

  c、课作5

  3、学习第三句。

  a、为什么要特别点一点“西方人”?

  b、这句话后面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c、你知道使用筷子有什么好处吗?

  d、朗读练习

  六、课堂练习

  1、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段的意思。

  2、填空:课作3、5

  3、用“谁生活在什么地方”造句,完成课作4

  4、理解句子意思

  a、皇帝也学着用筷子吃饭。

  皇帝很谦虚。

  这句话说明筷子是老百姓先会使用。

  皇帝很愚蠢。

  b、全世界有14亿人使用筷子。

  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不多。

  这句话说明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占大多数。

  筷子的流传很广。

  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快()俩()印()洲()鱼()导()周()稀()

  筷()两()映()州()渔()异()绸()希()

  二、造句

  1、自豪——

  2、了不起——

3.小学三年级语文《筷子的传说》教学反思

  《筷子的传说》这篇课文是个民间传说。课文介绍了传说中中国人发明筷子的由来以及它的发展,还介绍了使用筷子的人数和区域。

  一、导入

  筷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我先由谜语引入:兄弟一样长,出入都成双,酸甜苦辣咸,他俩总先尝。然后让小朋友说说自己家用的是什么筷子,接着问他们想不想知道筷子是怎么来的,很自然的引入课题。课题中的“传”是个多音字,与刚学过的《唐老鸭新传》中的“传”不同,对“传说”一词的理解,通过两句句子进行比较:传说三千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筷子。三千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筷子。让学生说说这两句句子的不同,学生能作浅层的理解,能讲到“不一定是真实的”的意思。

  二、识字

  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识记生字,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做到读准字音。然后用好办法记住生字,再从文中找到生字的好朋友(词语),读一读。然后进行交流、分析,特别难的则描一描、认一认。“俩”这个生字,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学过的生字(俩——两)帮助学生进行生字的记忆。(查字典理解俩是两个人的意思,后面不再跟数量词,而两是数词,后面要跟量词。

  生字“渔”,则通过与一条鱼的“鱼”进行比较,通过填空来加以区分识记:()夫划着()船,打回来满满一船()。将课文生字组织在新的语段中,让学生朗读:传说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筷子”。没想到吧,这一伟大的发明却和两个渔夫有关。一天,他俩比赛吃饭,但是饭很烫,一个渔夫顺手从河岸上折了两根树枝在碗里拨动,就这样“筷子”发明了。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阅读,还在新的语境中使生字得到再次的强化。

  三、阅读

  本课的2、3小节是课文的重点,介绍了筷子的发明这一传说,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说一说筷子是怎样发明的,“快子”又是怎样变成“筷子”的,“筷子”有哪些品种,然后交流,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时,我问我们班美国籍的孩子任磊,美国人吃饭一般用什么?你们现在在家吃饭用什么?通过他的回答,孩子们知道了外国人(西方人吃饭习惯于刀叉并用,现在许多外国人都学着用筷子吃饭呢!用筷子吃饭不仅卫生、雅观、安全,而且有益健康,使手指更灵活,促进大脑发展。

  四、说话练习

  课文课后练习上有三幅插图,你认为伞是怎样发明的?我让学生选一二幅图,编个小故事,用人们发现(什么)可以(怎样)。于是发明了。说说你认为伞是怎样发明的?只要说得合理,就可以了。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着看懂图片的意思,训练了规范说话,发展了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

  鼓励学生回家找找有关发明的小故事,找到后先自己读一读,再推荐给同学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知识,养成爱看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这篇课文的多媒体配套光盘中有动画,演示了两个渔夫很偶然的发现,多媒体动画的运用,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标签: 筷子 部首 三年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二年级语文《农夫和他的儿子》原文及教案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农
  • 【周记】二年级怎么写周记以及例子
    【#二年级# 导语】周记有别于“流水账”、“日记”等形式,流水账是有什么就记录什么,不需要作任何修饰和认识的升华,而且内容不限,一周之内可以记录您每一天的任何事情。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  周记的格式1  月几日、
  • 二年级小学生周记(三篇)
    【#二年级# 导语】周记:每周一次,并且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认识有一定的升华。 周记是对个人和某个团体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惑、所获的记录。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二年级小学生周记(三篇)》,希望帮助到您。【篇一】  吃完晚饭,我自告奋
  • 二年级小学生周记范文三篇
    【#二年级# 导语】周记的关键是要真,真事、真情、真想,不要虚构。用力表达你正经历的、正思考的事,对提高你的写作能力是有帮助的,不要当作负担,也不要觉得有任何压力,因为真的,只要排列一下就行了。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二年级小学生周记范文三篇》
  • 小学三年级优秀周记六篇
    【#三年级# 导语】周记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ōu jì,基本意思是用文字记载一个星期以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或身边发生的事、令你感动的人、一件小物品、一处优美的景色等,如同日记。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优秀周记六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
  • 筷子拼字(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智力题  你能用4根筷子拼成一个"田"字吗? 点击下页查看答案 解答:两根筷子为一组,把另两根筷子放在前两根筷子上即可
  • 小学三年级关于团结的演讲稿范文
    【#三年级# 导语】团结同学,与人真诚交往是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最重要的,就是要团结。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关于团结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帮助到您。【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 数学日记六年级400字左右
    【#六年级# 导语】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1.数学日记六年级400字左右  今天我终于把暑假报
  • 数学日记四年级200字5篇
    【#四年级# 导语】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1.数学日记四年级200字  今天,我们学了小数点的
  • 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看的寓言故事
    【#二年级# 导语】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看的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供大家参考!一、想一想,填一填。1、最小的两位数与的三位数的积是( )。2、200个18是( ),125的40倍是( )。3、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 )千米.4、在○填上“>”、“
  • 小学三年级周记300字范文(6篇)
    【#三年级# 导语】小学生坚持写日记是对生活中人、事、物的及时记录,它既能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作文素材,又能增强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更对学生写作的布局谋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让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反省自己、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以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
      小提示:同学们,仔细答题,认真书写,你的成绩一定会更出色!  一、语言积累。  1、读拼音,写字词。(8分)  miè     jiānɡ    jiàn   zhì kǎo  轻(  )  边(  ) 关(  )  (    )  sù    chénɡ     
  • 小学数学日记四年级精选:筷子问题
    小学数学日记四年级精选:筷子问题
    ©乐学网小学四年级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日记四年级精选:筷子问题,供大家学习参考。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
  • 小学二年级关于数学的日记(300字)
    小学二年级关于数学的日记(300字)
    【#二年级# 导语】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数学将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日记将生活与数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它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充满了好奇心,使得学生乐于接触数学信息,在课堂之外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以下是®乐
  •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五篇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五篇
    【#二年级# 导语】数学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日
  • 这些歇后语,小学三年级学生应掌握
    这些歇后语,小学三年级学生应掌握
    【#三年级# 导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
  • 我的数学小实验(六年级数学日记)
    我的数学小实验(六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