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 》教案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惊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 》教案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 》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2练习复述课文。

  3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全班交流。

  3、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因为()。因为(),所以()。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因为(),所以()。

  4、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判断出这只鸟()。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

  (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判断只要(),这只大雁就会()。

  6、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 望。

  7、#三年级# 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交流。

  (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

  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5、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指名读。

  7、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9、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自由练说。

  2、指名复述。

  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

  1、理解成语的本意。

  2、揭示其比喻意义。

  3、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

  3、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该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 》教案

  课时目标

  1、会准确读本课生字词,知道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

  2、知道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3、会找重点段落,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4、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了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抓住重点段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引入

  1、同学们,昨天布置了让大家自读28课惊弓之鸟,自学生词,下面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卡

  wèi      cǎn      yù      pīng  ēng   léi  bēng

  魏(魏国)  惨(悲惨)  愈(愈合)  拼(拼命)更    羸  嘣

  3、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1次。

  4、自学中还遇到哪些不会读的字呢?

  5、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8。惊弓之鸟。(齐读课题)

  6、看了课题,你知道这个鸟审指什鸟呢?(大雁)

  7、谁来说说你所知道大雁的有关生活习性呢?(大雁是群居动物,飞行时有时排成个人字,有时排成个一字)

  (出示挂图)同学们真聪明、知道的知识真多。

  二、学习课文

  1、下面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找你想老师、同学帮助你解答什么问题?

  2、自由朗读、质疑。

  3、质疑汇报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时目标:1、2、3、4)

  4、请同学们自己组合学习小组,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带着小组学习提示(幻灯出示)学习课文。

  5、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学习中气氛很热烈,态度很认真,下面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习的情况?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板书:看到慢慢地飞来

  听到边飞边鸣

  更羸从大雁慢慢飞,边飞边鸣,分析出这是一只受伤失群的大雁,是因为他是射箭能手,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才会对魏王说:自己不用箭,只用弓就能射下大雁。

  (2)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朗读,指导读出更羸充满自信的语气。

  (3)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已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读出魏王怀疑的语调。

  想象一下他心里的想法。也许会想:就算你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可不用箭,只用弓射雁也许是大活,我不信你。

  (4)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两句句子的比较,体会直字)

  (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

  板书:听到弦响(嘣)直往上飞↑直掉下来↓

  直在这一自然段出现了几次?(两次)

  两个直字意思有什么不同?谁上来用符号表示?

  前一个直有一个劲使劲拼命飞的意思,后一个直是笔直掉下来。一个汉字的直字,就有这样丰富的意思,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多彩呀!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5)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这里的本事指什么?(本领)

  看课文插图,图上的更羸是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你从哪看出的?

  读出又惊讶又赞叹的语气,体会魏王语气的变化,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已的眼睛。

  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的本事。魏王有什么反应?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学习汇报。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提示:用引读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理解更羸善观察和动脑,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

  师:(引读)飞得慢。

  生:(齐读)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叫得悲惨。

  生: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它一听到弦响

  生: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师:它一使劲

  生: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些就是更羸知道这只鸟是只惊弓之鸟的原因。

  生:分角色通读全文

  三、总结课文

  读得真好,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课文,说说你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

3.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 》教案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老师和初步读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有兴趣的同学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看,老师的字虽不漂亮,可写得多认真啊,希望大家在写字时,也能像老师这样一笔一划地写。

  我们知道读课文要做到“三到”,是哪“三到”呢?碰到读不好的句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上节课,我们运用上面的两个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可这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并不难,教师告诉你们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板书:“过电影”)什么是“过电影”?也就是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二、有感情练读课文

  1、投影出示第2节1、2句

  ①大家看屏幕上这两句话,请你们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头脑中出现了哪些情景?

  ②你脑中出现了哪些情景?(指名回答)

  ③教师投影演示“更羸跟魏王去打猎,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的情景。

  ④指导感情朗读

  a、自由练习朗读

  b、指名朗读

  如读得好,教师引导: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哪些词读得比较好,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如读得不好,教师引导:(指句子)这里说一只大雁慢慢地飞来,听了他的读,我感觉这只大雁飞得还是挺快的,这两句到底该如何读,大家再练练,然后再指名读、齐读。

  ⑤小结朗读情况

  大家读得真棒,老师也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只大雁慢慢地飞着,悲惨地叫着。看来“过电影”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我们读书就应该这么读。

  2、练习读2-4节

  人物的对话该如何读,请大家继续用“过电影”的方法练习2-4节。

  ①自由练

  ②指名读

  看大家的表情,我就知道你们读得很认真,谁想试着读2-4节。

  读完第2节,教师引导:更羸的话比较难读,通过努力,大家有信心读好吗?当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时,心里也很有信心,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更羸的话如何读,大家再去练练,再指名读、齐读。

  更羸的话魏王能相信吗?让第1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如果读得不好,教师引导: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第3节该如何读,大家再练练,再指名读、齐读。

  学生读好后,教师小结:那个味已经读出来了,看来要想把书读出感情,不但要学会“过电影”,还要能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让第1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还有谁想试着读2-4节,读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强调过的地方。

  3、练习朗读第5小节

  ①更羸如何试的?请大家用过电影方法自由读第5小节,边读边想,读完后告诉老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②指名回答,师同时板书。

  惊弓之鸟

  (拉)

  更羸

  ③教师演示: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听到弦声,大雁直往上飞,后来又直掉下来。我们只看到更羸拿弓拉弦吗?(“嘣”的一声响)这样的弦声空中的大雁能听到吗?再来一次,大家一起来一次。这下,空中的大雁肯定能听到了。(板书:嘣)

  ④指名读。引导:让人一听,就好像真的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指图),听到这样的声音(指“嘣)

  如没有把“直”读出来,教师引导:听到那么响的弦声,大雁肯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那么“那只大雁”后面的话如何读,再让那位同学读一次,再学着他的样子齐读。

  如把“直”读出来,教师指板书: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让那位同学再读一遍,再学着他的样子齐读。

  ⑤大家还想读吗?大家再去练练这一小节,边读边做动作,读出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不信大家去试试。

  ⑥指名4位同学上到台前朗读,看着屏幕,边读边做动作,愿意一起读的同学站起来,边读边做动作。

  ⑦教师小结:大家读得真棒,不要老师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读得这么好。剩下的课文,我还想让大家自己去读,通过努力,有信心读好吗?我相信只要你们能边读边过电影,读时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一定会读得很漂亮。同时,上节课有些同学提出的不懂的词语也一定会弄明白。

  3、练读6-9节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

  读完第6小节,教师引导:魏王见更羸不用箭,真让大雁掉下来,心里感到很惊讶,现在你就是魏王,看这一小节该如何读。

  指名读,再引导:这个“啊”是从心里发出的吗?再来一次,再齐读。

  第一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③重点指导读第9小节。

  自由练读。第9小节是这篇课文最有意思,最能让我们受到教育的话。大家还想读吗?大家再一句一句地去读。

  指名读1、2句。

  读完第1句,教师引导:这句话告诉我们更羸可真会观察,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出示第2小节)指课文,更羸跟魏王去打猎,看到一只大雁飞来了,而且还是慢慢地飞,边飞边鸣。更羸观察多仔细啊,大家再自由读读这一句,再去体会一下。

  读完第2句,教师引导:更羸不但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在观察时,还在动脑筋想,在认真分析。(指句子)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就想到大雁肯定是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这里说大雁的伤口没有“愈合”就是说大雁的伤口怎样?更羸听到大雁叫得那么悲惨,就知道它肯定是离开了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里说大雁“孤单失群”就是讲大雁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读完3、4句。教师引导:通过仔细观察,动脑筋想,更羸最后作出了判断,他判断只拉弓,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他的判断对吗?怎么看出来?我们再来看看第5小节(出示句子),看看更羸是如何不用箭,就让大雁掉下来的。齐读第5节,边读边做动作。

  更羸判断得多么准确,他之所以判断这么准确,就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肯动脑筋想。

  这一小节写得多好,还想去读吗?老师读第1句,女同学读第2句,男同学读第3、4两句。

  ④分角色读6-9节

  大家读的挺不错的。你们想做更羸和魏王吗?同桌一个做更羸,一个做魏王,再试着练读6-9节。

  ⑤指名到台前表演

  4、分角色练读整篇课文

  ①指名两位同学上台分角色读。

  ②自由组合练读。大家分角色练整篇课文时,可以下位置去认为能和你配合的好的同学去练练。

  ③再指名分角色读

  6、练习读第1小节。

  魏王听了更羸的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下面的同学现在你就是魏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第1小节也是这样夸更羸的,自由读第1小节。听了更羸的话,我们觉得,更羸真不愧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板书:有名)

  三、积累运用

  教师讲故事: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可以是什么?

  刚学过的成语家就能运用,这可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我们把“曾经受过惊吓,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很害怕”的,一般都可以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像惊弓之鸟这类好听、有趣的成语故事还有好多,希望大家能多找些这类故事读读,然后讲给别人听听。回家之后,你们愿意把“惊弓之鸟”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吗?

 
标签: 大雁 课文 三年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英语、数学作业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英语、数学作业题
    【#二年级# 导语】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
  •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5篇]
    【#二年级# 导语】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时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升学做好前期准备。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二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提高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是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
  • 小学三年级期中试卷语文练习
    【编辑寄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期中试卷语文练习》,供大家参考!一、抄写下列一句话,看谁写得又对又好。5分二、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端正、美观)(12分) wān yán zhē dǎng jǐng tì zhǎn dīng jié tiě jiù yuán cōng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试卷
    ®乐学网小学生频道为网友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试卷】,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关年级最新信息:小学英语 小学奥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一、计算。(30分)1.口算。(24分)6×9= 8×9= 45÷5= 6×3=63÷9= 24-6= 8÷2= 98-50
  •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编辑寄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供大家参考!一、抄写下列一句话,看谁写得又对又好。5分二、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端正、美观)(12分) wān yán zhē dǎng jǐng tì zhǎn dīng jié tiě jiù yuán cōng
  •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
    【#三年级# 导语】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考试卷
    一、计算。4×2×8=答案 6×6÷9=答案 8×5-4=答案 42÷6×5=答案5×3+9=答案 63-36+7=答案 48+25-30=答案 87-18-18=答案  二、填空。  1、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2、 6个8相加是(),比7个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016
    一、计算。4×2×8=答案 6×6÷9=答案 8×5-4=答案 42÷6×5=答案5×3+9=答案 63-36+7=答案 48+25-30=答案 87-18-18=答案  二、填空。  1、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2、 6个8相加是(),比7个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惊弓之鸟》说课设
    《惊弓之鸟》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8册第10课。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居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全文共九个自然
  • 小学二年关于手抄报素材
    【#二年级# 导语】手抄报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可以尽情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关于手抄报素材》,
  •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知识点及练习
    【#三年级# 导语】“惊弓之鸟”出自于《战国策· 楚策四》,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启示了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每课练习题:争论的故事
    一、看拼音,写词语。wèidào chōnɡ jīzànxǔ lànɡ fèi shíjīɡuān jiànpínɡlǐ mǎnyì 二、比一比,再组词。考( )管()做()剖()烤( )官()作()部()精( )笨()平()健()静( )本()评()键()三、把成语中缺少的字填
  •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知识点及练习
    【#二年级# 导语】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时,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原文】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
  • 二年级语文试题:第三册照样子写词语
    (1)、写词语:  (2)、补充词语:  例:(风)景(优)美  金秋()() ( )林()染春()秋( )  五( )()登 景色()( )( )胜( )迹  鲜()盛( )( )流不( )( )秋( )节  景()宜(  ) 天()云() 景()( )丽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知识点
    【#三年级# 导语】《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原文】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惊弓之鸟》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三篇】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当然,这里的“个性”,从狭义讲,是指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化、个人化,也即形成有每个学生自身特色的语文学习理论。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