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三年级# 导语】《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以下是®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 导语】《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

  字:鸣、箭、嘣、箭、慢、掉

  词:大雁、翅膀、悲惨、弦响、使劲

  重点句子: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4、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主要内容: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学习目标:

  1、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手”、“大吃一惊”、“愈合”、“孤单失群”等词的意思。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写句子。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更羸说的四句话的逻辑关系,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程序:

  这些目标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在把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主要以“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为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拓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认识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朋友,(点击出现更羸)认识他吗?(板书:更羸)在哪儿认识的?板书:惊弓之鸟

  二、精心品读理解课文

  1、哎,这下更羸可麻烦了。他成了《魏国日报》的头条新闻人物了。请看:

  昨日一只大雁从我国领土飞过,途中被人用弓箭射下,在场者举报是射箭能手更羸活活射死大雁,动物保护协会准备向更赢讨回公道。(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课件)

  2、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报道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来帮帮更羸,好吗?

  3、出示(课件自学小贴士):

  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句子,来证实更羸不是杀雁凶手。

  4、交流。(第5自然段)

  课件: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证据在哪儿?(修饰:并不取箭嘣)

  (2)这段话该怎么读才能读好。指导读第5自然段。

  5、还有对更羸有利的证据吗?

  6、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友情提示:读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推断分析的?

  7、自由读第9自然段。

  (1)让生自由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点击重点词:第一句话画横线受过箭伤离开同伴害怕)

  (2)在汇报过程中结合理解

  理解:愈合(伤口长好)孤单失群(本课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师讲解有关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一般过群居生活,排成人字或一字形队)

  (3)自由读本段,同桌配合,用“因为……推断出……”把更赢看见的和推断的结合起来说说。

  (4)更羸说的有没有道理?

  (5)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播放动画)

  (6)果真如此,这段话应怎样读。(平缓自信)师读观察的语句,生读推断的语句。

  8、当时在场的还有谁?(魏王)老师想让同学们分别当当魏王、更羸,找出他们的对话,试着读一读,演一演。

  9、练习分角色朗读。(自由组合)

  10、交流读的情况。

  (1)说说你是怎样演好这两个人物的?(更羸自信魏王怀疑吃惊)

  (2)分角色演读。

  11、看着更羸的表现,你想对更羸说什么吗?

  1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本事也只拉弦就让这只大雁掉下来吗?根据生回答,从以下两方面小结。

  (1)引读第一句话: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课件)(修饰文字:能手有名)

  理解:能手。(本文指更羸是魏国最擅长射箭的人)

  (2)上还有哪些能手?(画画能手跳舞能手书法能手)

  (3)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板书善于观察、分析)

  三、推理探究理解意义

  1、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更羸和大雁之间发生的事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深入感悟

  1、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根据板书)

  2、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还帮更羸洗脱了罪名,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那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吗?

  五、布置作业(课件)

  我喜欢,我选择:

  (1)我喜欢思考,我能找出类似“惊弓之鸟”的现象;

  (2)我喜欢讲故事,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3)我喜欢积累成语,我要搜集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

  (4)我喜欢当小记者,我要说明真相,替更羸讨回公道……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再让学生默读本段,思考“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推断怎样得来的,画出重点词语。

  2、四人小组交流方法。

  3、学生组成八人大组,结合老师给的提示填写“鱼骨图”或“框架图”,再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发言。

  4、学生组成超大组,小代表在组内汇报。再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5、代表上台进行全班交流。

  6、教师精讲,补讲。

  整节课,老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自学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正如《心理学》中说的: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资料,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潜力,把潜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英语、数学作业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英语、数学作业题
    【#二年级# 导语】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
  •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5篇]
    【#二年级# 导语】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时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升学做好前期准备。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二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提高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是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
  • 小学三年级期中试卷语文练习
    【编辑寄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期中试卷语文练习》,供大家参考!一、抄写下列一句话,看谁写得又对又好。5分二、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端正、美观)(12分) wān yán zhē dǎng jǐng tì zhǎn dīng jié tiě jiù yuán cōng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试卷
    ®乐学网小学生频道为网友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试卷】,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关年级最新信息:小学英语 小学奥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一、计算。(30分)1.口算。(24分)6×9= 8×9= 45÷5= 6×3=63÷9= 24-6= 8÷2= 98-50
  •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编辑寄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供大家参考!一、抄写下列一句话,看谁写得又对又好。5分二、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端正、美观)(12分) wān yán zhē dǎng jǐng tì zhǎn dīng jié tiě jiù yuán cōng
  •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
    【#三年级# 导语】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考试卷
    一、计算。4×2×8=答案 6×6÷9=答案 8×5-4=答案 42÷6×5=答案5×3+9=答案 63-36+7=答案 48+25-30=答案 87-18-18=答案  二、填空。  1、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2、 6个8相加是(),比7个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2016
    一、计算。4×2×8=答案 6×6÷9=答案 8×5-4=答案 42÷6×5=答案5×3+9=答案 63-36+7=答案 48+25-30=答案 87-18-18=答案  二、填空。  1、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2、 6个8相加是(),比7个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惊弓之鸟》说课设
    《惊弓之鸟》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8册第10课。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居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全文共九个自然
  • 小学二年关于手抄报素材
    【#二年级# 导语】手抄报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可以尽情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关于手抄报素材》,
  •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知识点及练习
    【#三年级# 导语】“惊弓之鸟”出自于《战国策· 楚策四》,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启示了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每课练习题:争论的故事
    一、看拼音,写词语。wèidào chōnɡ jīzànxǔ lànɡ fèi shíjīɡuān jiànpínɡlǐ mǎnyì 二、比一比,再组词。考( )管()做()剖()烤( )官()作()部()精( )笨()平()健()静( )本()评()键()三、把成语中缺少的字填
  •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知识点及练习
    【#二年级# 导语】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时,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原文】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
  • 二年级语文试题:第三册照样子写词语
    (1)、写词语:  (2)、补充词语:  例:(风)景(优)美  金秋()() ( )林()染春()秋( )  五( )()登 景色()( )( )胜( )迹  鲜()盛( )( )流不( )( )秋( )节  景()宜(  ) 天()云() 景()( )丽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知识点
    【#三年级# 导语】《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原文】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惊弓之鸟》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三篇】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当然,这里的“个性”,从狭义讲,是指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化、个人化,也即形成有每个学生自身特色的语文学习理论。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