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一年级古诗词学习资料整理

   2022-03-18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一年级# 导语】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

【三篇】一年级古诗词学习资料整理

【#一年级# 导语】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创作背景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篇二】


  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二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篇三】


  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
    【#二年级# 导语】《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
  • 小学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
    【#二年级# 导语】《画家与牧童》是一个很优秀的古代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唐朝一位的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地向牧童学习。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画家
  • 小学三年级语文《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 导语】《牧童》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视野里的。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
  • 小学三年级语文《聪明的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
    【#三年级# 导语】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
  • 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画家和牧童
      【#二年级# 导语】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教案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案是总结教教育经验的有效形式;教案是教师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选择;教案是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方式。以下是®乐
  • 二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一、看拼音写词语xiōnɡ di dāi zhùshānɡ chǎnɡmǒ diàoyōnɡ jǐ ɡǒnɡ shǒu ( ) ( ) ( ) ( ) ( ) ( )jué dìng jià qián ɡòu mǎipī pínɡ(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戴嵩一会儿浓墨( ),一会儿( ),很快就画成了。2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随堂练习题:古诗两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ɡǔ shī zhú lín tónɡ nián huánɡ hé ɡuān bì lì zhènɡ(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 )。2、(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 )。3、这两首都是描写( )季节的古诗。三、找
  • 小学三年级描写儿童的诗句摘抄
    【#三年级# 导语】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 ,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描写儿童的诗句摘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描写儿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着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画家和牧童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生动的儿童故画,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着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画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于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画家和牧童课后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xiōnɡ di dāi zhù shānɡ chǎnɡ mǒ diào yōnɡ jǐ ɡǒnɡ shǒujué dìng jiàqián ɡòumǎi pīpínɡ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戴嵩一会儿浓墨,一会儿,很快就画成了。2、“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喊着。这声音好像一样,大
  •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课文及教案
    【#二年级# 导语】《画家和牧童》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课文】  唐朝有一位的画家叫戴嵩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
  • 小学二年级语文《聪明的牧童》原文、教案及教学
    【#二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
  • 2016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2016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一、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1.读音细分类  平舌音:蓑suō 醉zuì  翘舌音:棹zhào毡zhān蚱zhà澄chénɡ汁zhī遮zhē锄chú傻shǎ痴chī  前鼻音:毡zhān啃kěn患huàn  后鼻音:嗡wēnɡ樱yīnɡ蚌bànɡ澄chénɡ窘jiǒnɡ妨fánɡ  零声母
  • 2016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2016年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一、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1.读音细分类  平舌音:蓑suō 醉zuì  翘舌音:棹zhào毡zhān蚱zhà澄chénɡ汁zhī遮zhē锄chú傻shǎ痴chī  前鼻音:毡zhān啃kěn患huàn  后鼻音:嗡wēnɡ樱yīnɡ蚌bànɡ澄chénɡ窘jiǒnɡ妨fánɡ  零声母
  • 小学三年级语文《聪明的牧童》原文、教案及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聪明的牧童》原文、教案及说课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
  • 二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二年级# 导语】一份优秀的说课稿,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能力,更体现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认真程度,通过说课稿,教师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合理科学的规划使教学作用化。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
    【#五年级# 导语】《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稚子弄冰》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乐学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