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2-02-14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三年级#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例1及想想做做1~5。

  教学构想:

  例题首先呈现了三幅涉及长度单位“千米”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产生认识千米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千米。这里的介绍包含了三个要点:第一,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而且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第二, 指明了它的应用范围,作为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通常被用来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第三,千米的不同名称及字母表示方法。初步了解上述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思考“1千米有多长”这个核心问题,联系他们的具体感受,进一步明确: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在掌握千米基本含义的同时,初步形成对1千米实际长度的体验。最后,再要求学生联系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度,试着说说“大约几圈是1千米”,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丰富对1千米实际长度的体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提问:这是四个不同的长度单位,回忆一下,我们一般将这些单位用在什么地方?

  谈话:我们以前学习过上面这四种长度单位。知道了每个单位的实际长度大约有多长,测量长度时会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比如较短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比较长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那如果有更长的长度,会用什么长度单位呢?

  (让学生创造更大的长度单位:十米、百米、千米……着重介绍千米)

  提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知道了千米,你想知道千米的哪些知识?

  (有多长?和其他长度之间的关系?用在什么地方?)

  2、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4、出示教材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

  (让学生课前去操场跑100米,课件出示操场图示,从起点开始标注100米跑道)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照样计算,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

    (课前布置让学生计时、计步)

  结合交流讨论:学生走2000步的路大约1千米,走15分钟的路大约1千米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说明:把几千米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可以想1千米=1000 米,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从中得出结果,比如4 千米就是4 个1000 米,等于4000米;反过来把米作单位的数换算成千米作单位的数,可以想要换算的数量里面有几个1000米,得出千米作单位的数,比如3000米里有3个1000 米,等于3千米。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2、强化千米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先找出速度最快的和最慢的连线。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小结:选填长度单位时,要联系实际的距离和数据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设计

  1、比大小

  2千米○2000米   1千米○900米    2米○30分米 

   49厘米○5分米   95毫米○10厘米

  2、学校运动场的跑道是一圈400米,芳芳每天早晨跑5圈,她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3、东东家、成成家和学校再同一条直线上,东东家距离学校3千米,成成家距离学校2千米,东东家距离成成家多少千米? 

【篇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篇三】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反思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前我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测一测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长。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第7页,《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从测量铅笔的长度到测量教室的长度再到测量从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在课前我选了几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进行测量,利用摩托车的里程数记录下了每个地方到学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先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导语】应用题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有关事实,反映某种数量关系,并求解未知数量的题目。每个应用题都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5篇
    【#三年级# 导语】《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5篇》由®乐学笔记为大家整理,应用题可以说是小学数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应用题掉小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检验学生堆成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而且小学生在解答应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三年级# 导语】《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由©乐学笔记为大家整理,期中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本学期学生所学的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选择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选择题及答案
    【#三年级# 导语】《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选择题及答案》由©乐学笔记为大家整理,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备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扰项。1.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选择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5篇)
    【#五年级# 导语】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考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以下是®乐学笔记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5篇),欢迎阅读参考。1.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一  1.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
  • 六年级下册毕业考试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六年级下册毕业考试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六年级# 导语】练习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理解知识,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以下是®乐学笔记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毕业考试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欢迎大家阅读。1.六年级下册毕业考试练习题:语文 篇一  一、判断
  • 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语文、数学、英语)
    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语文、数学、英语)
    【#四年级# 导语】期中考试是一次大考,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乐学笔记为大家准备了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语文、数学、英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语文 篇一  一、句子加工厂。(10分)  1.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
  • 小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数学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数学应用题
    【#三年级# 导语】小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数学应用题是指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材中,通过应用题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题目。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数学应用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三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三年级# 导语】奥数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验孩子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数学奥数,包括加减乘除、面积、周长、容积、时间、货币等多个方面的题目。通过做题,孩子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202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 导语】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习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厚度。以下是®乐学笔记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1.202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一
  • 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三年级# 导语】练习就是用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通过多方面的强化,恰当的重复来掌握知识和技巧。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题(语文、数学、英语)》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题(语文) 篇一  一、写出下
  • 小学三年级期中复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小学三年级期中复习题(语文、数学、英语)
    【#三年级# 导语】复习题是通过做题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重复自己在脑海中学过的东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知识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期中复习题(语文、数学、英语)》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三年级期
  •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
    【#六年级# 导语】学海无涯苦作舟。无论书本知识还是社会博学,都应时时向学,刻刻好学,要知道,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以下是©乐学笔记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欢迎大家阅读。1.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 篇一  1、0
  • 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数学、英语)
    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数学、英
    【#六年级# 导语】期末复习是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以下是®乐学笔记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数学、英语),欢迎大家阅读。1.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篇一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
  • 六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语文、数学、英语)
    六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语文、数学、英语)
    【#六年级# 导语】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知识储备。以下是©乐学笔记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1.六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语文 篇一  一、用“\”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1.人民给这位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50道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50道
    【#六年级# 导语】在六年级数学的学习中,最让学生们感到困难的就是应用题了,以下是®乐学笔记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50道》,欢迎大家阅读。1.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篇一  1.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从东往西挖
  • 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辅导题五篇
    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辅导题五篇
    【#三年级# 导语】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和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辅导题五篇》相关资料,希
  • 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型(应用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题型(应用题)
    【#六年级# 导语】六年级数学测试一般有5道应用题,前三道都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后两道稍有难度,特别是最后一道题,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这就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探究问题,以及平时拓展知识的能力了。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