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

   2016-12-09 精品学习网0
核心提示: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第1单元 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第1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4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商=被除数÷除数-余数

第5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 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 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8单元 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 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 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 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 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 人一定要喝水……

②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 花可能是香的; 明天可能有风; 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同步更新:

  

 
标签: 余数 单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
    【#二年级# 导语】有余数的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二年级下册
  • 小学三年级语文、英语、数学期中作业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英语、数学期中作业题
    【#三年级# 导语】期中考试即将来临,现在同学们都进入了复习阶段。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英语、数学期中作业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作业题 篇一  1、读拼音,写词语。  liángshuǎng  yǎngwàng  b
  •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题5篇
    【#三年级# 导语】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归纳类比、直觉判断、逻辑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确计算。这些能力和培养,将使人终身受益。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复习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
  • 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解决问题。1、文明小学三年级有39名同学,四年级有41名同学。把两个年级的学生每8人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2、有 43 人跳绳,5 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3、一根绳子长 24 米,剪 7 米做一个根长跳绳,剩下的每 2 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精选
    这篇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精选,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填充。(26分)  1、36除以3,可以先算( ),再算( ),最后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是( )。  2、( )是21的3倍,95是5的( )倍。  3、□÷9=□····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编辑寄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供大家参考!一、 填空:(22分)1.1分=(  )秒1时=(  )分 1吨=(  )千克4小时=( )分钟7分钟=( )秒35秒+25秒=( )秒=()分1分-40秒=( )秒80分+40分=()分=( )小时2时-30分=()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 导语】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这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我会填。(共33分,每空2分。)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定比( )小。   2、45除以7,商( )余( ),42里面有( )个5,余( )。   3、在有余数的除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这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填空   1、350÷2,可以读作( ),还可以读作( ),它的商是( )位数,位是( )位。   2、在□÷8=5……□,余数是( ),这时的被除数是( );余数最小是(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 导语】做题目是也要多多牢记自己哪里容易错做个错提集是很不错的选择.对于高难度题目的错,主要是平时多做自己不会的题目,力求弄懂,并多做.只要你做的比其他同学多的多,那么你成绩肯定不会差。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
  • 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下学期训练题:
    这篇《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下学期训练题:》,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7的4倍与7个4的意义相同。( )8的5倍与5个8的意义相同。( )42的7倍是6.( )任意两个数字都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两位数。( )2、一个数除以7商6余5,这个数是(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一、 填一填:(17分,每空0.5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爸爸的身高是18( ) 教室门的高是2( )  卧室门的宽是90( ) 椅子高6( )  小明的身高是1( )30( ) 橡皮长约3(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 30厘米=( )
  •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一、 填一填:(17分,每空0.5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爸爸的身高是18( ) 教室门的高是2( )  卧室门的宽是90( ) 椅子高6( )  小明的身高是1( )30( ) 橡皮长约3(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 30厘米=( )
  •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7的4倍与7个4的意义相同。( )8的5倍与5个8的意义相同。( )42的7倍是6.( )任意两个数字都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两位数。( )2、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训练题:一个数除以7商6
  •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考试卷
    一、填空   1、350÷2,可以读作( ),还可以读作( ),它的商是( )位数,位是( )位。   2、在□÷8=5……□,余数是( ),这时的被除数是( );余数最小是( ),这时的被除数是( ).   3、367的4倍是( ),1200是8的( )倍。   4、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精编
    这篇关于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精编,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直接写得数。(9分)35×4= 189×0= 515÷5= 414÷2+36=56÷7=107×5= 74×2=89-3×7=217+93= 279÷9= 714-328= 25×(69-65)=二、填空。(16分)1、2011年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一、我会填。1、地图上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来绘制的。2、正午时你面向太阳,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3、王丽在李强的东面,那么李强在王丽的()面。5太阳每天从()方升起,从( )方落下。4、840÷8的商是()位数,345÷5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编辑寄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   1、350÷2,可以读作( ),还可以读作( ),它的商是( )位数,位是( )位。   2、在□÷8=5……□,余数是( ),这时的被除数是( );余数最小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