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2-09-22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初中文言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标签: 仁政 地利 初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一上册语文《杨修之死》教学教案
    这篇初一上册语文《杨修之死》教学教案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习目标: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③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
  • 九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答案人教版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
  • 初中三年级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
  •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配套练习答案2016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
  • (2016)九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答案人教版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
  • 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配套练习答案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
  • 语文配套练习册九年级答案人教版
    孟子》两章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
  • 2015年九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
  • 九年级上语文作业本答案沪教版
    一、积累运用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