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作业本答案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第 1 章 机械运动和力第 1 节 机械运动(一)1.位置 机械运动 2.C 3.D 4.C 5.A 6.1 3 白云 7.乙(二)1.前面 短 2.运动的快慢 路程 时间 米/秒 米每秒 单位时间 路程 3.A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 E 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 1 章 机械运动和力第 1 节 机械运动(一)1.位置 机械运动 2.C 3.D 4.C 5.A 6.1 3 白云 7.乙(二)1.前面 短 2.运动的快慢 路程 时间 米/秒 米每秒 单位时间 路程 3.A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 E 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1)10(2)1800 85.0.3h(或 180min)6.B 7.B 8.B 9.褐海燕 猎豹 10.3×10 1500 11.80km/h 40km 0.5 12.骑车的人在15s 内运动了 200m。跑步的人在 25s 内运动了 200m, 骑车的人比跑步的人速度大 13.8.33m 14.5.5第2节 力(一)
1.物体 物体 物体 2.(1)压路机 路(2)起重机 重物(3)手 门(4)手 铅球 3.B 4.测力计 5.牛顿 牛 N 6.弹簧测力计 零刻度线 7.B 8.C 10.(1)5 5 0.2 (2)1 1 相反 11.4.4 12.
(1)材料、长度、形状、直径等(2)取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两个弹簧,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弹簧,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加以比较 13.球 反作用力 互相的 15.略(二)
1.形变 运动状态 2.运动的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形变 形变 运动状态 3.B 4.B 5.D 6.B 7.D(三)1.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带箭头的线段 力的图标 力的作用点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2.A
B 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 3.推(Push)拉(Pull)方向 里拉 4.40 15 5.D 6.略 7.方向8.C 9.略 10. 探究作用 探究步骤 分析与结论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 ①拉弹簧:将弹簧的一端固定, ①拉弹簧:拉力越大的弹簧的关 用较小的力拉弹簧;在用较大 形变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的力拉弹簧 与力的大小有关 ②扔石块:将一块石块用较小 ②扔石块:石块飞行的远、近 的里扔出;在用较大的力扔出 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大小有关第 3 节 几种常见的力(一)1.重力 地球 2.地球 重力 3.正比 Gmg 质量 重力
9.7N/kg 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4.490 5.B 6.弹簧测力计 4.9 7.重心 几何 中心 8.曲线 重力 竖直向下 重心 重 运动状态 9.竖直 中垂线 竖直 水平 10.C 11.略 12.悬挂 略 13.D 14.1470N 2g 15.B 16.略( 二 ) 1. 互 相 接 触 相 对 运 动 滑 动 静 滚 动 2.B 3. 摩 擦 力 摩 擦 力 4.C 5. 减 小 摩 擦 力6.②③⑤⑥⑧ ①④⑦ 7.C 8.B 8.B
10.C 11.弹性形变 恢复原状 12.弹弹 略 13.当接触面材料一定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大 略 14.(1)压力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将 f3 与 f1 比较复习题1.D 2.C 3.C
4.C 5.B 6.B 7.A 8.D 9.C 10.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 11.物体对物体 牛 测力计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12.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13.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运动状态 形变 15.5 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得多 16.略 17.正确 1.5 18.例:问题:赛艇比赛中,运动员向后划水,赛艇为什么前进?解答:由于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船桨对 8水施加后作用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水对它的向前的反作用力 19.3.84×10 m 20.(1)75min 48min(2)这位乘客应选择乘快客 第 2 章 运动过程的分析第 1 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1.没有受到外力 静止 匀速直线 大小 方向 2.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3.C 4.D 5.(1)速度阻 (2)光滑 小 大 (3)大 小 不显着 6.略(二)1.静止 运动 运动状态 2.甲 人 惯性 公交车紧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而发生的现象3.D 4.匀速 减速 加速 5.②①③④
6.D 7.A 8.C 9.略(三)1.二力平衡 2 垂直桌面向上(或竖直向上)2.小于 等于 3.平衡 大于 同一直线 4.C 5.C 6.C7.(1)光滑 相等(2)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速度一定时,水枪与水平线夹角逐渐增大,水射出水平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夹角为 45°时,射出的水平距离(3)水枪与水平线夹角 在水枪与水平线家教一定时,水喷出速度逐渐增大,水射出的水平居逐渐增大(4)体育课上投标枪(或掷实心球)要沿着适合角度投出,才能投的较远第 2 节 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改变1.大腿 小腿部肌肉 骨骼 骨骼 2.向上的弹力 向前的摩擦力 3.生活环境 身体结构 生活习性 4.翅膀 5.D 6.A 7.向前 向后 8.C 9.略复习题1.C
2.A 3.B 4.B 5.C 6.B 7.C 8.D9.运动状态不变 无关 有关 10.汽车具有惯性 阻力 11.重力 支持力 地球 地面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上 12.互相作用 外力 起动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13.具有惯性 重力 改变 14.49 不变 不变 15.(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3)球具有惯性(4)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16.等于 17.(1)滚动
车的惯性 (2)0.6~0.7s(3)汽车行驶的速度 18.(1)木块与木板 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甲 乙 丙 丁(3)不一定 19.略 第 3 章 压力 压强第 1 节 压强 F(一)1.垂直 表面 200 2.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压强 单位面积 压力 P 压强 压力 受 S力面积 3.牛 米 2 帕斯卡 帕 Pa 4.压力 竖 平 5.C 6.(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受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与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7. 1.96 10 4 Pa ,不能 8.C 9.(1)750N (2)75kg 10. 4.7 10 6 Pa(二)1.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 2. (1)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2)增大受力面积 减少压强 (3)增大受力面积 3.A 4.B 5.A 6.D 7.(压力一定)气球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 8. 4.6 10 5 Pa 2 2 49.0.82m 10.1600N 0.2m (3)3.2×10 Pa 11.(1)p833kPa,pgtp0,该车对路面的压强超过规定值(2)过大压强损坏路面,且质量过大(车的惯性大),不好操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第 2 节 液面内部的压强1.压力 压强 2.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3.高度差 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的作用 越大 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不变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4.B 5.甲6.C 7.增大 上窄下宽 楼层越高,水的压强越小 8.(1)刻度尺 (2)A、B、C(3)E、F 大(4) (2)1、2、3(或 4、5、
6、或 7、8、9、B、D、E 9.(1)1、4、7(或 2、5、8 或 3、6、9) )错误(3)提示:用压强计分别侧同方向、同深度(如 5 ㎝或 10 ㎝或 15 ㎝)处水、盐水的压强,即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大,强压也大第 3 节 大气压强(一)1.不会 2.变瘪(或向内凹)大气压 2.D 3.下降 76 76 76 偏低 4.重力 减小 高 高 气压计5.10N或 10.12N6. 1) ( 当试管在该深度处不动时,使馆内水面将逐渐升高到一定高度后静止(2)当试管内热空气冷却收缩时,试管内空气压强变小,容器内部分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试管内,是试管内水面逐渐上升,直至重新达到平衡 7.C 8.C 9.(1)提示:本题可用描点发在坐标系中画出大气压—海拔曲线等方法大气压随海拔增加而减小(2)约 3000m 10.(1)使注射器内没有空气(3)60.75(4) 1.0 10 5 (5)橡皮帽漏气:筒内空气没有完全排尽;活塞与注射器筒间不完全密封,活塞与注射筒壁间有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度不稳定或读书不准确等)(二)1.大于 高于 2.抽水机、吸盘式塑料挂衣钩等.3.减小增大 4.C 5.零 减小 6.增大 正在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减小 停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7.小名的观点不正确。造成“煮米不成饭”的真正原因是由于高山上气压较低,所以水的沸点也较低,导致米煮不成饭 8.增大 减小 抽水机、打气筒、静脉滴液、空气压缩机等 9.小 小第 4 节 流动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速 流速 2.D 3.B 4.增大 小于 大气压强(或大气压)5.小于 下 6.(1)洞穴中空气流动方向为:↓→↑(2)如果乘客站在安全线以内的位置候车,当火车高速从身边驶过时,由于铁轨一侧空气流动速度大于安全线一侧的空气流速,所以铁轨一侧空气压枪小于安全线一侧的空气压强,乘客就会受到空气施加的向铁轨方向的力的作用,被火车“吸去”,造成危险。所以,火车站站台上乘客必须站在安全吸纳以外的位置候车 7.当两艘船平行向钱航行时,在这两艘船中间的水的流 ,使两船互相靠速比外侧的水的流速快,所以外侧水的压强(压力)大于内侧水的压强(压力)近而相撞复习题1.C 2.A3.1B 2A 4.C 5.C 6.A 7.A 8.D 9.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P F 帕斯卡 受力面积 压力 S压力 受力面积 压力 受力面积 10. 2.5 10 4 11.增大 相等 密度 密度 12.760 1.01 10 5 13.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14.大气压 15.大气压 16.大于 小于 小于 17.减小水面气压 加强减小 压强增大 18.3.1 10 4 Pa 19.加快两纸片间空气的流速 两纸片相互靠近或远离 20.相同 压强计金属盒(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 压强计金属盒(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较小 21.p1000.4t 22. 2.5 10 4 Pa12.5 10 4 Pa 23.13528N2 9.8 10 . 3 m 2 24. 10 6 N 25.1000Pa 第 4 章 浮力第 1 节 密度(一)1.(1)1.5 1.5(2)2 2(3)略(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5)正比(6)7.9 7.9 10 3 体积为 1m 2 的铁的质量为 7.9 10 3 kg 2.C 3.C 4. 0.92 10 3 3.45 0.92 10 3 5.C 6.C 7.(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只比是个常数(2)1 与 4(或 2 与 5,或 3
与 6)(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比之不同 8.(1)正比
(2)A(二)1.小 2.质量 体积 密度 3.270.9 4.C 5.B 6.汽油 7.(1)0.82 10 3 kg / m 3(2)
2.46 10 4 kg 8.(1)10g(2)11.25g(3)理由充分的都可以(三)1.质量 体积 P m 2.C 3.26.6 10 26.6 4.(1)②①③④(2)18 8 2.5 5. 0.7 10 3 0.277 6. v(1)② 141 ③ 65 ④1.2(2)测得的盐水体积 V 偏小,而质量 m 是准确的,使测出的密度偏大7. 用 天 平 称 出 剪 得 中 国 轮 廓 厚 纸 板 的 质 量 m 则 地 图 大 小 厚 纸 板 面 积 为 : M MS 地图 S 正方形 , S 地图: S 领土 1:(10 7 ), S 领土 2 10 12 m 2 m m第 2 节 浮力
1.重 浮 一对平衡力 大 2.浮力 3.D 4.饮料瓶全部浸入水中时 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5.3.8
2.3 竖直向上 6.增大 把船的空心部分做的更大(或在水中加盐)7.(1)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等于浸 3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8.D 9.B 10.(1)0.5N (2)50cm (3)略
(4)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他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液体越多,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第 3 节 阿基米德原理( 一 ) 1. 浸 在 液 体 中 的 物 体 受 到 向 上 的 浮 力 , 浮 力 的 大 小 等 于 物 体 排 开 液 体 的 重 力F浮 G 排 p 液 gV排 F 浮G 排 2.相同 相同 相同 3.(1)1.5 0.4 1 0.9 0.5 0.5(2)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4.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液体的密度 5.C 6.A 7.(1)1.4(2) AF浮 G 排 是应证实的关系式 (3)7(4)尽在液体的中的物体受到的福利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二)
1.9.8 2.(1)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2)①②③(3)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或1液体密度(2)①③⑤(3)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或(1)物体浸没的深度(2)①③④(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收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无关等3.B 4.(1)(2) B 700N(3)70kg 5.(1)2.7N (2) 4 m 3 10(3)0.8N(4)1.9N 6.略第 4 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一)1.浮力 重力 浮力大于重力 浮力小于重力 浮力等于重力 2.9.8 上浮 3.小于 大于 等于 4.(1)上浮(2)丙 甲球和乙(3)丙 甲(4)甲球和乙(5)下沉 5.D 6.①②③(二)1.小 小于 2.小于 变大 不变 3.C 4.甲 lt 5.小于 大于 等于 小于 6.用电吹风机往袋里向上吹热气时,由于热空气密度比外面的空气的密度小,而薄的塑料袋重力又很小,当塑料袋和热空气的总重小于空气对它的浮力时,放手后,塑料袋就会徐徐上升。当热空气散热后,温度降低,塑料袋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当塑料袋和袋内空气总重大于空气对它的浮力时,它又会降下来。7.小 大 8.等于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大 9.(1)2N (2)0.067m (3)2.5N 10.495kg复习题1.C
2.B 3.D 4.C 5.A 6.A 7. 1m 3 酒精的质量是 0.8 10 3 kg 0.8 80 125 8.食盐 6009.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下沉 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 10.上浮 不变 11.(1)0.5(2)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她的体积成正比(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或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12.80.4 1.2 1000 1.2 13. 1) ②减小 ③不变 排开水的体积 深度 ( ①2
(2)①0.75 ② 7.5 10 57.5 10 5 ③0.2 ④ 2.7 10 3 14.盐水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 错误 马铃薯密度增大,大于盐水密度,导致马铃薯下沉 15.426km 16.
(1)正确(2)因为通过计算克制,100g 金属块 A、B 的体积分别为 12.09mL 和 12.21mL,而使用的量筒的最小刻度为 1mL,由于实验差等原因,实际上很难通过比较它们的体积来比较密度大小,所以无法鉴别 A、B 两个金属块 第 5 章 化学反应第 1 节 化学式 1.D
(一) 2.D 3.A 4.B 5.略 6.元素符号 Fe H2 水 二氧化碳 7.氢 氧 氧 钙 氧 8. H2 O2 O3 N2
C C PAr Cl2 Ca Hg 9.氦气 2 个氦气分子 2 个氦原子 3 个氧气分子 2 个臭氧分子 2 个氧原子(二)1.B 2.B 3.D 4.D 5.B 6.1 -2 7.正 负 正 -2 8.零 零 9.1 4 6 4 6 -2 -2 10.略 11.略 12.略 13.MgO SO2 CuCl2 Na2CO3 14.A 15.(1)非金属元素的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非金属元素正价的绝对值与的绝对值之和等于 8(三)1.C 2.D 3.B 4.D 5.B 6.A
7.D 8.1 12 16 23 24 9.小 相对原子质量 10.原子 式量 11.18 79 300320 12.(1)NaCl 58.5(2)
ZnS 97(3)H2 2(4)H2SO4 98(5)NaOh 40 13.16: 1 16 1 16:1 原 ( -1 (2)子的质量比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相等 14.C 15. 1) 111 ( 1 (4) NaCl 3) -1 NaClO (5)143 16.(1)相对源自质量等于质子数加种子数(2)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3)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4)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第 2 节 化学方程式(一)1.B 2.C 3.C
4.D 5.C 6.C 7.(1)4 2 4 2(2)不变 不变 改变 8.质量守恒定律 9.做 产生白烟 化学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没有 10.无 蓝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氢氧化钙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保持不变 11.B 12.略 13.B 14.D(二)1.D 2.B 3.D 4.发成化学反应(1)客观事实(2)质量守恒 相等 5.(1)CO2 CO2(2)2MgO2 2MgO ( 3 ) 2H2O2 2H2O6. ( 1 ) H2CO3 H2OCO2↑ ( 2 )2H2O2 ( 2NaOHCuSO4 2H2OO2↑ 3) CuOH2↓Na2SO(4) 4 3Fe2O2 Fe3O4 7.145 2 22 1 2 1 38 3 9 4 41 2 1 2 8.1CO2 2H2O 略 32H2O2 2H2O 9.C10.SnO2 SnO2
1.C(三) 2.D 3.C 4.B 5.略 6.略 7. (1)3.2g 16g (2)25.6 6.4 8.4P5O2 2P2O5 SO2 SO29.略 10.D 11.(1)32(2)符合。因为 8g A 与 8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6g 的氧气,而 8g A 与10g 氧气反应时, 2g 氧气剩余, 有 没有参加反应,所以生成的 AO2 仍为 16g 12.1N2O2 2NO(2)2NOO2 2NO2 33NO2H2O 2HNO3NO第 3 节 金属1.C 2.C 3.B 4.C 5.C
6.D 7.Fe Cu Ti 8.硬度 耐磨 合金 9.银白 软 碳 2~4.3 高 10.略 11.略第 4 节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一)1.B 2.C 3.A 4.A 5.A 6.D 7.A 8.(1)KCaNaMgAlZnFeSnPb, ,CuHgPtAu
(2)氢 (H)(3)前面,后面,盐溶液(4)盐酸或氯化锌溶液等 9.(1)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2)FeCuSO4 CuFeSO4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金属活动性顺序 FegtCugtAg 10.不合理 A:镁片 B:铝片 C:铁片 D、E、F 均为稀盐酸或稀硫酸(二)1.D 2.B 3.C 4.A 5.B 6.A 7.A 8.Fe2O3nH2O 红褐 9.(1)氧气 ①③ (2)铁与氧气和水作用 10.(1)化学 缓慢 会 (2)菜刀中铁与水、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了化学变化 11.(1)在青铜和纯铜片上分别滴加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是青铜;没有气泡产生则是纯铜(2)H2O、CO2 (3)不科学 因为两种四喜娃娃生锈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12.(1)② ④(2)Fe2O33CO 2Fe3CO2,用磁铁吸引等其他答案合理均可第 5 节 化合、分解与中和反应(一)1.D 2.C 3.A 4.C 5.B 6.A 7.(1)FeS FeS,化合(2)2CuO2 2CuO,化合(3)CuOH2 3H2O 分解(4)2FeOH3 Fe2O33H2O,分解 8.⑤ ③④⑧ ①⑦ ③④ 9.(1)CO2 CO2 SO2 SO2 2H2O2 2H2O 等(2)2MgO2 2MgO3Fe2O2 Fe3O4 等 10.
(1)试管口有小水珠(2)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2NaHCO3 Na2CO3H2OCO2↑(4)CaHCO32 CaCO3↓H2OCO2↑11.现象与结论:①错误的 氧化铜 ②固体表面有银白色的固体附着,Cu2AgNO3 2AgCuNO32 或Zn2AgNO3 2AgZnNO32 反思与应用:①稀盐酸(或稀硫酸)②固体部分溶解,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二)1.C 2.C 3.B 4.B 5.C 6.B 7.C 8.C
9.A 10.中和 指示剂 pH pH 试纸 11.HABOH→BAH2O12.中 酸 碱 碱 强 13.酸性 酸性 碱性 碱性 14.CH3COOHNaOH CH3COONaH2O2HCLCaOH2 CaCl22H2O 2KOHH2SO4 K2SO42H2O 15. 算 醋16.AlOH33HCl AlCl33H2O 中和 17.(1)玻璃棒 pH 试纸上 标准比色卡(2)否 二氧化硫能溶于水(3)随着时间的延长,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复习题 21.C
2.C 3.B 4.B 5.D 6.B 7.C 8.A 9.C 10.D 11.B 12.C 13.5O2Si Zn MgO3S4H2O 14.(1)3(2)10
(3)106 15.12 16.(1)32g 36g (2)2 16 17.(1)2H2O 2H2↑O2↑ 分解反应(2)Cu2AgNO3 2AgCuNO32 置换反应 18.(1)B(2)天平(3)4P5O2 2P2O5(4)紫色石蕊试液 19.(1)4,SiO2(2)①导电 ②形成保护膜,隔绝空气和水 20.能 不能 21.(2)pH减小(2)蓝色 紫色或红色 (3)①向一支装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够的氢氧化钙溶液 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没有气泡生成,说明它们已经发生了反应。其他方法合理均可 第 6 章 植物的新陈代谢第 1 节 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1.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根毛区 2.胚根 松树 樟树 不定根 小麦 水稻 3.D 4.C 5.D 6.(1)根毛区 水 无机盐 (2)伸长区(3)分生区 分裂(4)根冠 不规则 保护 7.(1)萝卜 营养物质 贮藏(2)支持 支持(二)1.芽 2.叶 花
混合 顶 侧 3.节 节间 4.形成层 分生 木质部 韧皮部 不断加粗 5.管 消失水 无机盐 管 小孔 有机物 6.C 7.D 8.B 9.C10.D 11.D 12.D 13.(1)茎(2)球茎如芋,块茎如马铃薯等(三)
1.托叶 叶柄 叶片 叶片 叶柄 2.表皮 叶肉 叶脉 叶绿素 3.导管 筛管 4.表皮 保卫 气体蒸腾作用 5.A 6.C 7C 8.C 9.A 10.(1)⑦ 叶脉(2)④ 气孔(3)② 栅栏组织 ② 海绵组织 叶绿体 光合作用(4)① 上表皮 ⑥ 下表皮 11.互 对 轮 12.叶柄 阳光 光合 氧气 根系 水 13.(1)因为上表皮下的栅栏组织细胞内含叶绿体量较多,所以颜色较深(2)上表皮叶绿体多更有利于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第 2 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一)
1.根 根毛区 2.细胞液 吸水 外界 细胞液 3.大于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导管 茎、叶、花、果实、种子 4.土壤溶液.

 
标签: 压强 物体 初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二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八年级科学作业本答案参考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八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八年级上册科学课后作业本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8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2015年八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科学作业本八年级上答案参考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2015八年级上册作业本科学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第1节 水在哪里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
  • 八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2015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2015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活动1【问题与讨论】1.略2.略【巩固与反馈】1.路程 时间 时间 路程 速度 2.(1)不是 因为每个10m中的速度不相同 (2)0~10m 3.D 4.D 5.C 6
  • 八年级上册作业本科学参考答案
    第1章 机械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一)1.位置 机械运动2.C 3.D 4.C 5.A 6.1 3 白云7.乙(二)1.前面 短2.运动的快慢 路程 时间 米/秒 米每秒 单位时间 路程 3.A 路程相同,比较所用的时间E 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