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我的第一本书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我的第一本书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首先是父子之情。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学期结束,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我的第一本书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我的第一本书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首先是父子之情。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学期结束,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当问清原委后,父亲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晚上,父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新的学期开始,父亲便带“我”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第二是同学、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这句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村邻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尽管家家都非常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却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第三是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一点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单独来一段补叙。文中写道:“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这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应是的情境教学吧。确实,当我们读到此处,忍俊不禁,深深被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啊!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吧。

  当然,“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也来自人间的温暖和友情。

 
标签: 父亲 孩子 初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语文2016年初一下册作业本答案
    2爸爸的花儿落了  1.徘徊涯零2.静默静静3.示例:高山大海广博而庄严4.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已不再是小孩子。5.不能改。原句采用反复手法,强调了“我”当时焦急、急迫的心情。6.毕业典礼结束后,“催
  • 2014年七年级语文马戏团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七年级语文马戏团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
  • 语文初一马戏团知识点讲解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初一马戏团知识点讲解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以下
  • 语文八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2015
    第一单元1课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
  • 初二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
  • 初一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练习题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练习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积累和运用(共30分)  1.阅读材料并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
  • 八年级上册作业本语文答案
    第一单元1课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
  • 2015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积累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憎恶(zèng)琐屑(xiè)涎水(xián)B.诘问(jié) 惦记(diàn) 胡同(tòng)C.哀悼(dào) 奔丧(
  •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1课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