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初二#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乐学网搜集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

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初二#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乐学网搜集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里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大致通过(秦岭)和(淮河),与一月(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5、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湿润的(亚 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交错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6、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甘肃)省北部。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

  7、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8、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臧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的畜种。

  9、在西北的(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2.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位于世界上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有6亿多人,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被称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热带面积的洲。读图6.12p9,本区气候分布的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南北热带草原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干湿两季。热带草原地区常常受到旱灾影响。

  3、读图8.26p67,区域经纬度位置,主要国家、河流、地形分布等。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的盆地刚果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山乞力马扎罗山。

  4、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5、非洲是人口增长率的大洲。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的河流是墨累河。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形成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读图8.37p74。澳大利亚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农场规模很大,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毛外,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麦的出口国。

  澳大利亚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悉尼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独占大陆的国家,三个美名传天下。特有动物大袋鼠,鸭嘴鸸鹋和考拉。

  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它是夏。地广人稀好牧羊。煤铁资源储量大。

  人口集中东南部,暖湿气侯好安家。港口悉尼墨尔本,首都却在堪培拉。

  

3.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纬度位置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海拔的盆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的“鱼米之乡”。

  

4.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一、气候类型:以亚 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二、农业及工业

  1、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茶叶;

  2、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3、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4、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柑橘、菠萝、椰子、桂圆等水果。

  5、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德兴铜矿、世界钨都——大余、稀土王国——赣州);主要能源:核能(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和水能丰富(三峡与葛洲坝);

  6、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工业基地有: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五大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三、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所以房屋通常是墙高、窗大、顶尖。

  四、生态环境及治理

  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冬季一月份0℃等温线所经过此地。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此地。

  4、湿润区和半湿润去的分界线;

  5、亚 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6、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7、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5.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7、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8、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9、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10、湖泊:里海~~世界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1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1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13、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14、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15、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标签: 气候 热带 初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要点
    这篇关于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要点,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章 认识大洲1.1 亚洲及欧洲“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临太平洋、南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要点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要点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
  • 2013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这篇关于2013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
  • 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集锦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集锦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 2013年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汇编
    这篇关于2013年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汇编,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ble{border-left:1px #99CCFF solid;border-top:1px #99CCFF solid} .table td{border-right:1px #99CCFF solid; border-bottom:1px #99CCFF solid; text-align: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
    这篇关于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
  •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要点大全
    这篇关于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要点大全,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章 认识大洲1.1 亚洲及欧洲“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临太平洋、南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这篇关于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
  •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第一节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书P2图 6.2)位置 半球位置 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纬度位置 大部分
  • 苏教版初一地理知识点预习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初一地理知识点预习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第一部分必须记住的地理知识要点(卷面分值60%—80%)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