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15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3.(1)阻遏 (2)阻隔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15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5.指“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7.不能。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
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略(要求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2 芦花荡
1.(1)提 (2)趴 (3)疟 (4)噤 (5)蹿 (6)仄 2.(1)滴落 (2)浮动 (3)飘撒 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老头子设计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5.不能去掉。这是老头子机智的表现。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闯到这里的,为下面的战斗作准备。 6.写出了老头子撑船技术娴熟,
镇定自若的特点。 7.略(要能体现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日本鬼子的强烈仇恨。) 8.示例:水生嫂是一个勤劳淳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
3 蜡 烛
1.(1)犾ì (2)犼犻à狀 (3)犼ū (4)狕犺狌ó 2.(1)声 生 (2)斜 邪 (3)由 尤 3.(1)精疲力竭 (2)永垂不朽 4.(1)——— (2): 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6.不能。“摸出”与后面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非常珍惜这支蜡烛,把它藏得很深,只能用手摸索着拿出来。 7.略(对内心活动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8.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一份最珍贵、最诚挚的情感。 9.示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盘踞了22年的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和神旺气足。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1)振 震 (2)像 象 (3)废 费 2.(1)推重 (2)推让 (3)推崇 (4
)推荐 3.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4.略(语句通顺,句子连贯,必须用上规定的三个词语。) 5.指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圆明园。 6.示例:笑里藏刀两强盗。 7.运用反语揭露了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和洗劫,活画出英法联军虚伪的嘴脸。 8.站在人民的立场*政府犯下的罪行,
同时表明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人民对中国是友好的。9.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如12生肖铜头像。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10月18日、19日,侵华英军头目额尔金为掩盖抢劫掳掠罪行,下令米启尔骑兵团3500人在园内四处点燃罪恶的大火,圆明园顿时成为一片火海。(所谈感受能发自肺腑即可。)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1.(1)戮 (2)谬 (3)健 2.(1)计 纪 (2)题 提 (3)刻 克 3.如果 甚至/也 那么 4.(1)刀 (2)弓 (3)枪 (4)剑 5.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没有忘记历史,这又是美丽的。而纳粹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这又是何等荒谬。 6.包含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包含着南斯拉夫人对纳粹强盗的控诉,对暴力的反抗,对自由的执著。 7.起强调作用,
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8.表明善良的南斯拉夫人民心中没有复仇的欲望,
只有正义的呼声;表达了他们希望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的愿望。 9.略(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即可。)
单元复习
1.(1)蹿 蹿 仄 (2)窖 揣 藏 2.(1)忠 衷 (2)安 按 (3)忌 纪 3.(1)溃退 (2)富丽堂皇 4.(1)“智慧”改为“聪明”。 (2)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3
)删去“使”。 5.示例:中国队首场世界杯热身赛战平/中韩足球世界杯热身赛握手言和6.(1)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2)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7.示例:吹散人间的阴霾 春雨 滋润世间的万物 8.①德国兵有条不紊地搜索着;②惟一的农舍外是一片田野。
9.这个法国妇女之所以会再一次收留美国伞兵,
是因为她痛恨战争,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罪恶,渴望和平。(意思对即可。) 10.镇定,坚强,善良,勇敢。 11.安道特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后冒险再次到女主人家避难;
女主人在丈夫因救助安道特而遭枪杀后,冒险再次将他藏起来。 1
2.(1)向 (2)戏弄 (3)喜欢 13.点燃蜡烛照明,与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1
4.担心自己年纪太大。 15.略(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1
6.略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业本答案2015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
  • 2014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 惊骇hài箱箧qiè 野蛮mán2.解释下列词语。(1)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2) 荡然无存:指原
  • 201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3.(1)阻遏 (2)阻隔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
  • 2015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指“我西路军当
  • 语文课堂作业本初二上答案2015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 阻遏 (2) 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
  • 八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3.(1)阻遏(2)阻隔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
  • 八年级上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2015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 阻遏 (2) 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
  • 8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2015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
  • 语文作业本初二年级上答案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 阻遏 (2) 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
  • 语文课堂作业本初二年级上答案2015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 (2)窜 (3)纤 (4)泄 (5)塞 (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 (2)阻隔 4.不能去掉。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