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2-01-25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初二# 导语:】本篇文章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初中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查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初中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 导语:】本篇文章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初中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查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实数,,,,,0.1,,其中无理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3.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1B、x≥lC、x<1D、x≤1

  4、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周长为5,则它的腰长为

  A、2B、5C、1.5D、1.5或2

  5.下列三角形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三边长分别为2,2,3B.三边长分别为3,3,5

  C.三边长分别为4,5,6D.三边长分别为1.5,2,2.5

  6.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7、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EF=2,那么AH等于

  A.8B.6C.4D.5

  8、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A.B.C.D.

  9、已知∠AOB=45°,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E⊥BC,垂足为点E,连接AC交DE于点F,点G为AF的中点,∠ACD=2∠ACB.若DG=3,EC=1,则DE的长为

  A.2B.C.2D.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11、近似数3.20×106精确到位

  12、如图,则小正方形的面积S=

  13、若a<<b,且a,b为连续正整数,则b2﹣a2=

  14、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

  15、已知,则=

  16、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0°,则它的顶角是

  17、如图,在△ABC中,∠C=90°,BD是∠ABC的平分线,DE⊥AB,AC=8cm,AE=4cm,则DE的长是

  18、如图,长方形ABCD中,∠DAB=∠B=∠C=∠D=90°,AD=BC=8,AB=CD=17.点E为射线DC上的一个动点,△ADE与△AD′E关于直线AE对称,当△AD′B为直角三角形时,DE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题,共64分,请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或推演步骤)

  19、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

  (1).(2)

  20、求下列各式中的(每小题3分,共6分)

  (1);(2)(2x+10)=-27.

  21、已知5x﹣1的算术平方根是3,4x+2y+1的立方根是1,求4x﹣2y的平方根(本题4分)

  2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B上,且AE=AC,EF∥BC交AC于点F.

  求证:EC平分∠DEF.(本题5分)

  23、已知,如图△ABC中,AB=AC,D点在BC上,且BD=AD,DC=AC(本题6分)

  (1)写出图中两个等腰三角形

  (2)求∠B的度数.

  24、(1)如图1,利用网格线用三角尺画图,在AC上找一点P,使得P到AB、BC的距离相等;(本题3分)

  (2)图2是4×5的方格纸,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cm,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请在图2的方格纸中画出一个面积为10cm2的正方形,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本题3分)

  25、如图,一架10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米(本题6分)

  (1)求它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2)为了防止梯子下滑,保证安全,小强用一根绳子连结在墙角C与梯子的中点D处,你认为这样效果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26、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A=30°,AE=6cm,(1)求证:AE=BE(本题7分)

  (2)求AB的长

  (2)若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则△BDP周长的最小值=

  27、在△ABC中,AB=8,BC=10,AC=6,动点P从点C出发,沿着CB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到达点B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解答下列问题:(本题8分)

  (1)求BC上的高;

  (2)当t为何值时,△ACP为等腰三角形?

  28、如图,在△ABC中,∠BAC=90°,AB=AC,BD平分∠ABC时(本题8分)

  (1)若CE⊥BD于E,①∠ECD=0;

  ②求证:BD=2EC;

  (2)如图,点P是射线BA上A点右边一动点,以CP为斜边作等腰直角△CPF,其中∠F=90°,点Q为∠FPC与∠PF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当点P运动时,点Q是否一定在射线BD上?若在,请证明,若不在;请说明理由.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BDDBBADC

  11、万;12、30;13、7;14、-b;15、4;16、5001300;17、3;

  18、2或3219、(1);(2);20、(1)(2);

  21、∵5x﹣1的算术平方根为3,

  ∴5x﹣1=9,

  ∴x=2,(1分)

  ∵4x+2y+1的立方根是1,

  ∴4x+2y+1=1,

  ∴y=﹣4,(2分)

  4x﹣2y=4×2﹣2×(﹣4)=16,

  ∴4x﹣2y的平方根是±4.(4分)

  22、∵AE=AC,AD平分∠BAC

  ∴AD垂直平分CE(三线合一)

  ∴CD=ED(2分)

  ∴∠DEC=∠DCE(3分)

  ∵EF∥BC

  ∴∠FEC=∠DCE

  ∴∠DEC=∠FEC

  ∴EC平分∠DEF(5分)

  23、(1)△ABD,△ABC,△ACD(只要写出二个)

  (2)设∠B=x0∵BD=AD,∴∠DAB=∠B=x0(2分)

  ∵AB=AC∴∠C=∠B=x0

  又∵AC=DC∴∠CAD=∠ADC=2x0

  ∵∠CAD+∠ADC+∠C=1800

  ∴2x+2x+x=1800∴x=360

  ∴∠B=360(4分)

  24、解:(1)如图所示:(2)如图2所示:

  25、(1)△ABC中,∠ACB=90°,AB=10米,AC=8米,由勾股定理得BC=6米……1′

  △A1BC1中,∠C=90°,A1B1=10,A1C=7,由勾股定理得B1C=……2′

  BB1=B1C-BC=-7

  答:它的底端滑动(-7)米。……4′

  (2)并不稳当,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梯子若下滑,绳子的长度不变,并不拉伸,对梯子无拉力作用(只要大致说对就得2分)

  26、解:(1)∵∠ACB=90°,∠A=30°

  ∴∠ABC=900-∠A=600

  ∵BE平分∠ABC

  ∴∠ABE=300

  ∴∠ABE=∠A

  ∴AE=BE…………………………2′

  (2)∵ED⊥AB,∠A=30°,

  ∴ED=AE=3cm………………3′

  ∴,

  ∵AE=BE,DE⊥AB

  ∴AB=2AD=………………5′

  (3)9+……………………7′

  27、解:(1)过点A作AD⊥BC于点D,

  ∵AB2+AC2=100BC2=100

  ∴AB2+AC2=BC2

  ∴∠BAC=900即△ABC为直角三角形,……1′

  ∴

  ∴AD=4.8……………………2′

  (2)当AC=PC时,

  ∵AC=6,

  ∴AC=PC=6,

  ∴t=3秒;……………………4′

  当AP=AC时,过点A作AD⊥BC于点D,

  PD=DC

  CD==3.6,

  ∴PC=7.2,

  ∴t=3.6秒;………………6′

  当AP=PC时,

  ∠PAC=∠C

  ∵∠BAC=900

  ∴∠BAP+∠PAC=900

  ∠B+∠C=900

  ∴∠BAP=∠B

  ∴PB=PA

  ∴PB=PC=5

  ∴t=2.5

  综上所述,t=3秒或3.6秒或2.5秒.………………8′

  28、解:(1)∠ECD=22.5°;…………2′

  ②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1:

  ∵BD平分∠ABC,CE⊥BD,

  ∴CE=GE,…………………………3′

  在△ABD与△ACG中,

  ∴△ABD≌△ACG(AAS),

  ∴BD=CG=2CE;………………4′

  (2)点Q一定在射线BD上,理由如下

  连接CQ,过点Q作QM⊥BP,QN⊥BC,垂足为M、N

  ∵QF为∠PFC的角平分线,△CP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QF为PC的垂直平分线

  ∴PQ=QC

  ∵Q为∠FPC与∠PF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CQ平分∠FCP

  ∵△CP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FCP=∠FPC=450

  ∴∠QCP=∠QPC=22.50

  ∴∠PQC=1350………………5′

  在四边形QCBP中,

  QM⊥BP,QN⊥BC,∠ABC=450

  ∴∠MQC=1350

  ∴∠MQC=∠PQC………………6′

  ∴∠NQC=∠MQP

  又∵QC=QPQM⊥BP,QN⊥BC

  ∴可证△QPM≌△QCN

  ∴QM=QN……………………7′

  又∵QM⊥BP,QN⊥BC

  ∴点Q一定在射线BD上…………8′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本2014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本2014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前面的英文字母填入下表:1.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3 B.-3C.3或-3 D.1或-12.较
  • 数学作业本七年级上答案2016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D B C C A A  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11~14题每小题2分,15~18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1.894  75  题号 15 16 17 18  答案  5 2 4 14 其中
  • 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16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D B C C A A  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11~14题每小题2分,15~18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1.894  75  题号 15 16 17 18  答案  5 2 4 14 其中
  • 八下历史与社会配套作业本答案2016
    明清帝国的兴替【基础巩固】1.B 2.D 3.D 4.A 5.C 6.D7.(1)威逼汉人剃发梳辫和圈占土地。影响: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
  •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暑假作业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初一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19、计算或化简:(每小题4分,共12分)(1) (2)20、(本题满分5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21、分解因式:(每小题4分,共8分)
  •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作业本答案2016
    明清帝国的兴替【基础巩固】1.B 2.D 3.D 4.A 5.C 6.D7.(1)威逼汉人剃发梳辫和圈占土地。影响: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沪教版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沪教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二元一次方程 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是该方程的解的是( )A. B. C. D.2. 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 cm,2 cm,4
  •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2014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2014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度,外角和是___度.2、计算: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6,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你能选得又快又准吗?(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 计算:a5•a2的结果正确的是 …………………………………………………(  )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课堂作业本答案
    明清帝国的兴替【基础巩固】1.B 2.D 3.D 4.A 5.C 6.D7.(1)威逼汉人剃发梳辫和圈占土地。影响: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加剧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2)清初统治者调整了野蛮落后的政策。(3)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合民意;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