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参考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这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参考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下列词语中加点注音全对一组是( )A、点缀(zhuì ) 踉跄(qiàng ) 蹊跷(qiāo ) 拭干(shì ) ....B、胜景(shân ) 差使(chāi ) 焦灼(sh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参考

这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参考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下列词语中加点注音全对一组是( )
A、点缀(zhuì ) 踉跄(qiàng ) 蹊跷(qiāo ) 拭干(shì ) ....
B、胜景(shân ) 差使(chāi ) 焦灼(shuó ) 蟾蜍(cǘ ) ....
C、硕大(suò ) 山岚(nán ) 喧嚣(xiāo ) 繁衍(yǎn ) ....
D、澎湃(bài ) 诧异(chà ) 搔头(sāo ) 溃退(kuì ) ....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冲耳不闻 锐不可挡 精疲力竭 五彩斑斓
B、结构坚固 就地取材 重峦叠障 富丽堂皇
C、历史优久 雅俗之别 触目伤怀 名副其实
D、铺砌石板 制度优越 巧妙绝伦 销声匿迹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长短:是与否,好与坏) ..
B、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的关系。(风波:比喻纠..
纷的意思)
C、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空前:前所未有) ..
D、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絮说:诉说) ..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的社会主义强国。
B、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得很好,全班同学都喜欢,只有李杰不喜欢。
C、人类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
D、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益和学习方法。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背影》的思想意义在于在“父亲”被普遍声讨的年代里写了一个“好爸爸”。现在没有现实意义。
B、“齐之习辞者也”中的“辞”是“言辞”的意思;“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史册”的意思。“今方来”中的“方”是“方向”的意思。
C、茅以升是我国的桥梁专家,他写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
D、“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采用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和“作比较”。
6、请根据原诗填写空。(2分)
(1)大漠孤烟直,
(2) ,万里送行舟。
7、《望岳》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的情怀的诗句是:“”(2 分)
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分)
9、国破山河在, 。(2 分)
10、有一位新开书店的店主请你为他写一条格言挂在店内最醒目的地方。你提笔就写下:
“ ”。
二、阅读(请根据不同的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30分)
(一)按不同的要求填空。(4分)
11、《台阶》中“父亲”要造一栋有高阶的新屋的原因是:因为“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未交待渔人的答语,渔人的答语是: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3-15题。(8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他是我国唐代的。他的诗作
在总体上反映了 变化过程。(3分)
14、(1)“城”指的是:(2)“浑”的意思是:。(2分)
15、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有两种理解。一种是(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
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一种是(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
心。你赞成哪一种说法?理由是什么?(3分)
答:
(三)阅读现代文(请认真阅读下列文段,按题目要求完成16-19题,8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
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
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
中簌簌地落下来。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
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话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有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最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更新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6、文段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答:
17、文段中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现象?这种写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8、文段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这“大自然的语言”是指什么?这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作用?(2分)
答:
19、文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2分)
答: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20-24题。(10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
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日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20、用原文填写下列空白。(2分)
(1)这件雕刻品所雕的主要是:
(2)描写雕刻技艺之精湛和雕刻人手艺好的句子是:
21、“奇巧”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其作用是:(2分)
22、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23、第二段以简洁的文字依次写了核舟的: (2分)
24、第二段主要运用的是:,以核舟的大小来 核舟的景物之多,从而突出雕者的高超技艺。(2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25、请用简明的语句,写出下面这句话可能表述的意思。(4分)
在课堂上画画!
意思(1) 意思(2)
意思(3)
26、“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我们最爱唱的一首歌,妈妈的确真好,但愿生活中我们却没有
去报答她。现在,班上准备开一次“感谢母亲”的主题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身份,为这一
活动家写一主题语。要求分两句写,不超过十个字,而且每句的结构一致,语言要畅达,并
简单说明自己的创意。(如;“关爱母亲,回报亲情”等)(6分)
答:
四、作文(请按下列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作文,共40分)
27、(1)家庭获得呵护,校园体验馨,社会感受真爱……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一件事或某一次活动,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
情感真挚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②注意详略,适当采取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③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不写真名,500字以上。
(2)题目:我喜欢的照片
要求: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②自己的照片、别人的照片、动物的照片、植物的照片、新闻照片、古代照片、现代
照片都可以写;可以写一张,也可以写多张。
③只要内容健康,怎样发挥都可以,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2、D 3、D 4、C 5、A
6、(1)长河落日圆 (2)仍怜故乡水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
10、“知识就是力量”或“书籍是人类走向成功的阶梯”等。
二、阅读
(一)
11、因为“我们”的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12、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者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二)
13、杜甫 大诗人 唐王朝由盛而衰的
14、(1)长安城 (2)简直
15、略
(三)
16、主要写了物候的研究对象,介绍和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17、写的是春夏秋冬四的物候现象;这一部分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了四季的物候的情况,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下文说明物候、物候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大自然的语言”是指“物候现象”;这样写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表达形象化,增强理解效果。
19、文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四)
20、(1)盖大苏泛赤壁云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1、用来修饰“人”的,反映雕刻者的技艺。(突出雕刻技艺的特点)
22、(1)都能就物体原来的样子,模仿某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态。
(2)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23、船体的大小、舱、窗、雕栏、刻字
24、衬托 衬托
三、综合性学习
25、(1)如果是美术课,在课堂上画画是可以的这是正常的行为。
(2)如果不是美术课,在课堂上画画就不对,这是不守纪律的行为。
(3)也许是老师的课上得及不好,所以我不愿听,而在课堂上画画等等。
26、略
四、作文
27、略

 
标签: 物候 照片 初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语文上册单元八年级试卷
    这篇语文上册单元八年级试卷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积累与运用(19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翩()然萌()发褶皱()潮汐()2.完成词语填空。(4分)销声迹风雪途周而始草木枯耳不闻五彩斑无动于在难逃3.补出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加答案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加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基础知识(共24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 一、基础知识(共24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 两栖(x
  •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词练习题
    一、《塞下曲六首》(其一)1、 诗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诗中“折柳“的含义应如何理解?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4、你从李白“五月天山雪,无
  • 初三上册语文课后古诗词2016
    一、《塞下曲六首》(其一)1、 诗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诗中“折柳“的含义应如何理解?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4、你从李白“五月天山雪,无
  • 初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古诗词
    一、《塞下曲六首》(其一)1、 诗中所写的地方在哪里?诗中“折柳“的含义应如何理解?2、“五月”本该是春花烂漫的季节,而祁连山一带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3、“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句表现了战士们怎样的情怀?4、你从李白“五月天山雪,无
  • 2016初二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一、1. piān yùn yù 簌簌谚 mãng2.溶——融 偏——翩 消——销尔——而3.B4.(1)销声匿迹(2)孕育 (3)簌簌 (4)翩然5.(1)衰草连天风雪载途(2)融化 萌发开放 归来 转入孕育6.(1)B (2) C7.A8.C9.C二、(一)1.时间顺序2.不行。因为以上情况只限
  • 北京房山2012初三期末语文试题汇编:基础知识
    【房山】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恣意(zì)  逮捕(dǎi)  星宿(xiù)  锐不可当(dāng )B.寒噤(jìn) 炫耀(xuàn)  脊梁(jǐ)  称心如意(chèng)C.吞噬(shì) 打盹(dǔn)  折本(zhé)  高屋建瓴(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这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郦道元lì匀称chèn轩榭xiè邱壑hèB.嶙峋xún 镂空lòu 藻井zǎo击磬qìngC.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新人教版【四篇】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新人教版【四篇】
    #初二# 导语: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新人教版【四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甜甜的泥土》一、       教材1、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