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练习册上册答案参考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第一课看图说一说 P2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想一想 P4火的作用有:1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2、御寒。3、熟食。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4、火可以帮助人么

七年级历史练习册上册答案参考

第一课
看图说一说 P2
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想一想 P4
火的作用有:1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2、御寒。3、熟食。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4、火可以帮助人么驱逐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
第二课
比一比 P8
1、 使用时间不同。打制石器广泛应用于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2、 制作方法不同。打制石器仅仅是将石块打制成形,而磨制石器是将打制成形的石器磨去不必要的棱角而制成的,因而刀部锋利,器形规整。
3、 劳动效用不同。打制石器比较粗糙难用,而磨制石器精致好用。
议一议 P10
相同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房屋,半坡聚落主要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材料阅读 P11
走出洞穴盖房定居,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第三课
材料阅读((原文大意)P17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远古时期的部落,相互杂居在一起,通过相互接触、交往,它们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相同的地方增多,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华夏族。
自我测评 P17
出现了物与物之间的交换现象。人们开辟集市,以物换物,互通有无,从事一些简单的交换活动。
第五课
想一想 P22
(1) 启在禹的帮助下培植个人势力,树立了较高的威信;(2)禹死后,启先后打败了伯益和其他不服从的部落,正式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制度。
议一议 P25
(1) 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2)荒*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材料阅读P27
材料一讲述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材料二讲述的是“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自我测评 P27
1.C 2.东周建立是在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第六课
想一想 P31
当时的刑罚主要有用刑具把双手铐起来,关监狱、活埋、割鼻,另外还有墨面、断足、斩首等。
材料阅读 P33
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自我测评 P33
夏商西周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第七课
想一想 P35
(1) 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2)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3)顺应当时政治形势,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
每课一得 P39
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懂得立志的重要性:立志是越王建立霸业,立志可以实现个人的抱负,立志可以为国家作更大贡献。
材料阅读 P39
(1)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法破坏合纵,各个击破;(2)秦国采取“连横”的策略破了“合纵”;(3)五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第八课
想一想 P42
“公作”时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被强制集体劳动,生产的收获物全部上缴,因此它们没有生产的积极性,

而消极怠工;“分地”时劳动者个体耕作,能够支配一部分自己的劳动,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因此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高。
自我测评 P45
商鞅变法简表
第九课
想一想 P47
种类繁多,工艺高超,铸有花纹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的青铜器气势极其宏大。 自我测评 P49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第十课
同意。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能力与品德可以让他人学习、思考。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谦虚、好学的精神。
材料阅读 P53
(出自《论语.为政》,大意是,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学习上聪明的态度啊)
启示我们在学习时,来不得半点虚伪,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才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一知半解或不懂装懂,就得不到提高。
自我测评 P53

第十一课
材料阅读 P57
进一步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自我测评P57
(1) 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3)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4)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第十三课
想一想 P65
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人们苦于战争,渴望和平;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秦采取了正确的军事方针,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御秦。
材料阅读 P68
秦朝的统治非常残暴。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沉重;刑法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朝的*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秦末农民战争*了秦朝的统治。
想一想 P71
(1) 国家的政令无法统一;(2)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受到阻碍;(3)各地区的人们交流困难或无法交流
自我测评 P73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其官吏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第十五课
想一想 P76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法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材料阅读 P78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第十六课
材料阅读 P85
(1) 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建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了闭关锁国的作用;同时长城把游牧区或农耕区隔开,阻碍了游牧民族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2) 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成为西汉在西域的传播站;对匈奴的进攻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通,所以说具有关键意义。
第十七课
议一议 P87
(1) 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十八课
说一说P95
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的表现了秦始皇的烜赫军势,展现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
材料阅读 P96
《史记》由五部分组成:本纪十二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与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第二十课
材料阅读 P106
1、 曹操采纳贤士建议,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军粮的供应;2、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自我测评 P106

2、(1)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步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3)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赤壁,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四川,并取得汉中。(4)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第二十一课
想一想 P108
大批北方人口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并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同时北方人民还和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阅读 P112
《汉书》所记载的内容反映了江南当时开发不够充分,生产力水平较低,但由于江南地区本身物产丰富,人民生活有保障却不富有。而《宋书》所记载的内容则说明了江南在这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出现了跟以前不同的情况,不仅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南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 自我测评P112
江南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其原因主要有:(1)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2)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4)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5)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而且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越,而黄河流域开发后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十二课
想一想 P115
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自我测评 P116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1)迁都洛阳;(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
第二十三课
自我测评 P120
科技成就简表

第二十四课
找一找 P121
王羲之书法艺术特点是:字端庄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标签: 材料 自我 初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一上历史寒假作业及答案
    这篇初一上历史寒假作业及答案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活用的
  • 初一历册寒假作业及答案
    这篇初一历册寒假作业及答案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活用的陶
  • 初一上册寒假作业历史题含答案
    这篇初一上册寒假作业历史题含答案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活
  •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
    这篇关于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总计30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序号 11 12 13 14 15答案1.秦朝和隋朝都是*的王朝,却分别
  • 七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含答案
    这篇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寒假作业含答案》,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
  • 初一上历史寒假作业含答案
    这篇初一上历史寒假作业含答案是由®乐学网整理提供,请大家参考!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活用的陶盆、陶罐 D.用于祭祀的
  • 初一上册历史寒假作业
    这篇关于《初一上册历史寒假作业》,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事件是A.管仲改革 B.陈胜吴广起义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曹操统一北方19.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
  • 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这篇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是由®乐学网整理提供,请大家参考!1.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项洞人A.①② B. ②③ C.③④D.②④2.历史课上,有同学向大家介
  • 七年级历册寒假作业答案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册寒假作业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活用的陶盆、陶罐 D.
  • 2015初一上历史寒假作业含答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初一上历史寒假作业含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选择题(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本大题共2 5题, 50分。)1.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