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资料

   2022-01-20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初三# 导语】以下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章证明(二)  1.通过猜想,验证,计算得到的定理: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结论:  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初三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资料

#初三# 导语】以下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期末数学复习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章证明(二)

  1.通过猜想,验证,计算得到的定理: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结论:

  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③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与等边三角形相关的结论:

  ①有一个角是60°得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结论:

  ①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②勾股定理逆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③HL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在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两条特殊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边的距离相等

  互为逆定理{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的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这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

  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互为逆定理{

  ②在一个角的内部,并且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3.命题的逆命题及真假

  ①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与条件,我们就说这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逆命题

  ②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他也是一个定理,我们称这两个定理为互逆定理

  ③反正法: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入手,并把对命题结论的否定作为推理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得到与已知条件,定理相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所以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可以化成aX²+bX+C=0(a≠0)形式称它为一元二次方程

  aX²+bX+C=0(a≠0)→一般形式

  aX²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叫常数项a叫二次项系数b叫一次项系数

  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配方法:(X±a)²=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

  (2)公式法:aX²+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²-4ac≥0

  若b²-4ac>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b²-4ac=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b²-4ac<0则无解

  若b²-4ac≥0则用公式X=-b±√b²-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

  (3)分解因式法

  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

  平方差公式:a²-b²=0→(a+b)(a-b)=0

  ②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0→(a±b)²=0

  ③十字相乘法

  例题:X²-2X-3=0

  1\/111

  ×}X²的系数为1则可以写成{常数项系数为3则可写成{

  1/\-31-3

  --------

  -3+1=-2交叉相乘在相加求值,值必须等于一次项系数

  (X+1)(X-3)=o

  第三章证明(三)

  1.平行四边形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性质定理: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2)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3)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定理: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等腰梯形

  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性质定理:

  (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判定定理:

  (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定理:夹在两条平行线中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义: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

  性质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梯形的中位线

  定义: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叫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上底下底

  性质定理: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下底之和的一半

  4.矩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定理: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性质定理: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判定定理:

  (1)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菱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性质定理: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定理: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面积计算:菱形的面积等于其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6正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定义:每一个角都是直角,并且邻边相等

  性质定理:

  (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相等,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7.连接四边形各个中点得到

  (1)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能得到平行四边形

  (2)依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能得到平行四边形

  (3)依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能得到矩形

  (4)依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能得到菱形

  (5)依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能得到正方形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

  1.三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1)主视图与左视图要高平齐

  (2)主视图与俯视图要长对正

  (3)俯视图与左视图要宽相等

  2.投影

  ①平行投影

  ②中心投影

  视点,视线,盲区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k

  1.定义:y=-(k≠0)

  x

  xy=k(k≠0)

  y=kx-1(y≠0)

  k

  2.性质:y=-(k≠0)

  x

  ①k>0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并且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减小

  ②k<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并且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

  3.会与一次函数相结合

  一次函数:y=kx+b(k≠0)

  性质①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②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在y轴上的截距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

  1.理论概率

  (1)只涉及一步试验概率

  多次试验得到的试验频率就等于理论概率

  (2)涉及两步试验

  ①树状图

  ②列表法

  (3)试验做估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七年级下册数学常用公式与定理
    七年级下册数学常用公式与定理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乐学笔记搜集的《七年级下册数学常用公式与定理》,希
  • 八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八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导语】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在数理逻辑中,公式是表达命题的形式语法对象,除了这个命题可能依赖于这个公式的自由变量的值之外。下面是©乐学笔记为
  •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经
  • 初二数学期中下册复习资料
    初二数学期中下册复习资料
    【#初二# 导语】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
  •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
    这篇关于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a*a+b*b=c*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a+b*b=c*c ,那么这个
  • 初二(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这篇关于初二(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二考试网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
  • 初二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这篇关于初二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定义1.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二.重点1.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全等三角形的
  •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这篇关于《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