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

   2022-09-2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p-0分)1、直线y=kx+b(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A、x≤2B、x≤-1C、x≤0D、x>-12、如图,小亮在操场上玩,一段时间内沿M→A→B→M的路径匀速散步,能近似刻画小亮到出发点M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关系的函数图像是()3、下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p-

0分)

1、直线y=kx+b(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

A、x≤2 B、x≤-1 C、x≤0 D、x>-1

2、如图,小亮在操场上玩,一段时间内沿M→A→B→M的路径匀速散步,能近

似刻画小亮到出发点M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关系的函数图像是( )

3、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4、如果一组数据3,7,2,a,4,6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是( )

A、8 B、5 C、4 D、3

5、某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95分的有3人,90分的有5人,85分的有6人,75分的有12人,65

分的有16人,55分的有5人,则该班数学测验成绩的众数是( )

A、65分 B、75分 C、16人 D、12人

6、如图,点A是正比例函数y=4x图像上一点,AB⊥y轴于点B,则ΔAOB的面积是( )

A、4 B、3 C、2 D、1

7、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相邻三个内角中,两个角都与中间的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一个由4 4个小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 )

A、3:4 B、5:8 C、9:16 D、1:2

9、如果正比例函数y=(k-5)x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内,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0 B、k>0 C、k>5 D、k<5

10、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如果甲组数据的方差为0.055,乙组数据的方差为0.105。则( )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波动大 B、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波动小

C、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数据1,-3,2,3,-2,1的中位数是 ,平均数为 。

12、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角的比为1:3,则较大的角为 度。

13、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 cm和8 cm,那么菱形的边长为 cm。

14、函数y=-2x的图像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

1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2 cm,一腰的长为10 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 cm。

1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0 cm,则连接它的各边的中点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17、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0),且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符合这个条件的一次函

数解析式 。

18、若a= ,b= ,则2a(a+b)-(a+b)2的值是 。

三、解答题(共46分)

19、计算(10分)

(1) (2)

20、(8分)当 时,求 的值

21、(8分)已知一次函数y=x+2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都经过点(-1,m)。

(1)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22、(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CD的的中点,AE的延长线与BC交于点F。

(1)求证:ΔAED≌ΔFEC;

(2)连接AC、DF,求证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

23、(10分)在购买某场足球赛门票时,设购买门票数为x(张),总费用为y(元),现有两种购买方案:

方案一:若单位赞助广告费10000元,则该单位所购买门票的价格为每张60元(总费用=广告费+门

票费);方案二:购买门票方式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2)方案二中,当0≤x≤100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当x>100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3)甲、乙两单位分别采用方案一、方案二购买本场足球门赛票共700张,

花去费用总计58000元,甲、乙两单位各购买门票多少张?

答案

一、ACBAA CBBDB

二、11、1, 12、135 13、5 14、减小 15、8 16、30 17、y=-2x-2(答案不)

18、1

三、19、(1)7 (2)

20、化简得 ,代值得原式=112

21、(1)y=-x (2)略

22、略

23、(1)y=60x+10000

(2)y=100x, y=80x+2000

(3)设甲购买门票a张,则乙购买门票(700-a)张,

当0≤700-a≤100s时,有60a+10000+100(700-a)=58000,解得a=550.

当a=550时,700-a=150>100,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700-a>100时,有60a+10000+80(700-a)=58000,解得a=500.当A=500时,700-a=200

即甲、乙两单位各购买门票500张、200张

 
标签: 函数 正比例 初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三下学期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初三下学期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导语】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下面是®乐
  • 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5篇)
    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5篇)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乐学笔记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5篇)》,供大家借鉴。1.初
  • 初二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地理 历史)
    初二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语文 数学 英语
    【#初二# 导语】知识点是指人们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所掌握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原理和技能。它是人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财富。©乐学笔记致力于为广大学生提供全面、系统、易懂的知识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在©乐学笔记上
  • 初二数学期末上册重点
    初二数学期末上册重点
    【#初二# 导语】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厌旧,单调乏味的学习形式总是缺少激情。灵活转变学生的学习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习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本篇文章是©乐学笔记为您整理的《初二数学期末上册重点》,供大家借鉴。1.初二数学期末
  • 初三期中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三期中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三#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乐学笔记搜集的《初三期中数学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1.初三期中数学下册知识点 篇一  一、投影  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
  • 数学初二下册练习册答案
    数学初二下册练习册答案
    【#初二# 导语】学会抓重点,知道哪些是重点的知识,学习的时候,重点复习,这样会节省一些学习时间,让节省出来的时间再去学习一些别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浪费学习时间,把有限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这样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上来了。®乐学笔记搜集的《数学初二下
  •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初二# 导语】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下面是®乐学笔
  • 初二数学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初二数学期末下册复习重点
    【#初二# 导语】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以下是®乐学笔记为您整理的《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函数y=k/x 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k≠0,其中X是自变量,1.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
  • 2014年最新七年级数学函数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最新七年级数学函数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一次函数:①若两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