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理解用户,马斯洛需求该倒过来看了

   2019-07-15 91运营0
核心提示:优秀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解释或预测用户的行动,本文笔者将带着我们回到更接近用户心流的地方,去探讨用户是怎样思考的。1、懒得想国外科学家有1个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占据身体的2%,但却需要消耗掉20% – 25%的能量。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的角度来看

优秀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解释或预测用户的行动,本文笔者将带着我们回到更接近用户心流的地方,去探讨用户是怎样思考的。

WechatIMG3421 再理解用户,马斯洛需求该倒过来看了

 

1、懒得想

国外科学家有1个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占据身体的2%,但却需要消耗掉20% – 25%的能量。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的角度来看,保持身体的最好状态是第1选择,所以大部份的决定或决策,依赖经验做出选择就行了,不需要进行思考,由于会消耗身体更多的能量。

这也就是“用户都是怠惰的”这个结论的底层根据,那为何会懒得想呢?我们从以下两个维度去展开探讨:

1. 本能而至

人类的思惟模式可以分为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这是《思考快与慢》这本经典著作里面的核心思想。

作者指出:快思考系统是我们做决策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当我们使用快思考系统时,主要是依托直觉、经验、无意识的思考来做出的。慢思考系统做出的决定会存在很多缺点,会致使很多的失误和偏见决策产生;当我们使用慢思考系统做决策时,这时候候是成心识的主动控制思考系统,可以弥补慢思考系统带来的缺点并提高决策质量。

但快思考系统是怠惰的,所以绝大部份的时候,都是由不主动控制和嫌麻烦的快思考系统在做决定。有大牛强调过,做产品功能决定的时候要寻求熟习感,不要人用户过度思考这是甚么和该怎样用这样的问题。

2. 寻求效力

今天的用户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乃至有1个TED的演讲指出:他们调查得出的结果是1个美国的普通用户每天最少要做出70个选择,之前道长看过保洁大中华地区的用户洞察总裁做分享时提过,用户每天要做10000个左右的决定吧,可能包括上卫生间完要不要洗手、如果要洗手选哪一个水龙头等比较简单的行动上。结果是用户需要很高效的处理完优先级不高的事情,把精力留个重要的事情,寻求效力才能把每天都过得还算顺利。

我们先做个结论:用户更关注问题本身是不是解决,不关注解决方法。

① 目标明确

大多数的场景来讲,用户是由于产生了某个需求,然后开始寻觅满足需求的方法,这里的条件是用户的行动是“问题导向”的,解决问题才是用户关心的。

如果我们再做1下“计划导向”的分析,那就更明朗了。1般来讲,“问题导向”的需求是短决策类型的比较多,比如:突然想吃好吃的饭,这类属于短决策,用户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来解决1个短时间内的需求;而“计划导向”的需求属于长决策的场景比较多,比如结婚、留学、投资、买车或房这样的需求。

今天的用户在做不管长短决策时目标都很明确,他们需要从大量的信息里面赶快找到觉得适合的方案,我们的产品要给用户的肯定性是,能解决甚么样的问题,和该问题解决后的模样。

② 行动能力提升

移动互联网得益于手机系统的垄断和体验的趋同,也得益于手机的普及,不论是大学教授还是3岁的小孩子,在苹果手机上都使用一样的滑动解锁功能。那我们在往前推,到APP等复杂的利用时,不论是12线的都市白领还是5环之外的10亿用户,都具有难度相同的体验。

今天的任何产品其实不会由于人群教育背景的不同而采取不同难度的功能,相反,任何产品计划的标准之1都是要简单。那就对应着的是,用户能更轻松的使用产品——即行动能力提升。所以,当某个产品推出了复杂的体验时,致使用户不接受这样的产品,复盘或平时总结时,常常会用“用户懒得想”这句话来总结,这也是事实。

③ 更多的备用方案

今天产品和服务大量的同质化,绝大多数的用户场景都被巨头提供的服务覆盖了,更何况很多优良的垂直类产品层见叠出,用户已不需要由于某个小种场景的需求不能更好的解决,而去选1个次1点的方案。点个外卖,美团不行就饿了么,谁有会员用谁的账号点,很多场景都能有很好的替换品,也就懒得想,如果你敢提供1个复杂的产品,用户就可以找1个简单的来代替你。

2、虔诚度低

今天当有人还在讨论通过积分,或1些其他方式来提高用户虔诚度的时候,我们最常听见的反对声音是:“用户凭甚么要对你的产品虔诚”,这算是个灵魂拷问。

但其实也是能提示我们:最应当关注的是我们产品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是甚么,不是去做1些有点套路的功能,当产品把解决用户需求的本质事情做好后,我们已不需要用户虔诚度了,我们关注的是用户的长时间价值。

除今天的用户年轻化、并且他们更寻求自我主张之外,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用户虔诚度低的缘由。

1. 情感锚点转移

我们先看1个对彰显自我品位这件事情比较经典的总结,熊逸的某个作品里面有这样的描写,我的理解是:人们想要彰显自己很有品位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第1种是读书和提高艺术修为,到达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但是这类方法由于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并且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那第2种方法就是通过购买名牌衣饰等方式来彰显自己,这个是最快的方式,但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这个能力。

但是,今天的年轻人都不关系以上的两种方式了,他们更寻求的是真实的自我,互联网让他们有充足的信息和知识来提高自己,他们更喜欢是能匹配自己的小清新品牌,或是酷1点的。

用户的情感锚点可以说不怎样固定,比如:在写该文章的2019年6月1号,不久前大白兔奶糖出了1款奶糖味道的香水,身旁的很多95左右的年轻人都在探讨,都在使用,他们很喜欢这类潮的感觉。这已很难彰显他们年轻化、跟随潮流的品位了,其实不需要花更多的钱去使用奢侈品香水。

同理,他们会由于“1杯江小白,敬你1直在”这样的走心文案去喝江小白的白酒,而不会由于要饮酒、需要喝茅台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品位。年轻化的品牌,都是在替今天的用户表达他们自己的价值主张,他们的情感更多的不是怀旧,更多的是既往不念、今天即未来。

2. 爱探索

和本节前面说的用户是懒得去找其他方案不同,这里的爱探索更多的是从用户猎奇心态去看,他们更喜欢探索史无前例的体验。

有1个比较好的比喻是:今天的年轻用户是生活在信息的平原时期,他们希望看的更远、走的更远,愿意去寻觅自己感觉良好的事物。

80后的我们可能会由于1首歌去下载或沉迷于某个音乐APP、或是由于小时候吃过的味道至今记得而连续吃了很多年某个牌子的饼干。

但这不适用于今天的年轻用户,他们希望得到是更多的新体验,健身行业经常还在讨论的是健身房用户销课频次不高,是由于场馆没提供1个好的社交环境,特地去做很多尝试来放大社交或强行社交。

这类社交其实不是年轻人需要的,我在健身房蹲了很久,如今也是在健身行业做产品,他们要完成社交很简单,吧台吃饭或喝水随时都能聊得比朋友还熟。亦或,健身只是他们探索自我表达的1种方式而已,由于便捷、由于有话题性、由于正能量,也由于,我健身,我就比任何人的寻求都更高。

3、从上往下看马斯洛模型

WechatIMG3422 再理解用户,马斯洛需求该倒过来看了

 

关于做产品计划的时候,老板或大领导最常常做的决定是,不管怎样样都要做社交的功能,必须社交啊,不做社交简直就不是个产品。大部份的时候产品经理嘴上总是说,我们要尊重马斯洛需求模型,先满足用户最底层的需求,用户只有底层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向上寻求其他层次的满足。

但其实今天做产品有个很残暴的现实,我们参照马斯洛需求模型时,需要是从上往下看,用户更关心的是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能得到自我实现和被尊重。

马斯洛需求模型下方的3个已不是年轻用户寻求的了,生理需求对应的衣食住行他们已很优越了。

今天我国的社会环境不存在要挟我们安全的事情,哪怕全球,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字显示每一年最少有280万人死于肥胖,而2017年死于恐怖攻击的人数为1.8万,外部环境要挟安全的事情基本疏忽。至于社交的需求,从陌生人到熟人社交,今天已很便捷了,并且年轻用户的社交已过载,这也是为何他们更喜欢小种的社交产品,这能给他们更简单的对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不会被过分打扰。

希望不被打扰,也是对“被尊重需求”的1种体现,网络上有1个比较有趣的视察文章,00后的用户都喜欢QQ的暖说说、养火花功能,不需要和别热更多的深入聊天,就做个简单的点赞类的动作就好。

今天,还有很多的APP在疯狂的给用户推送通知消息、还有很多的公司给用户发手机短信,我们得承认,这是唤醒用户或是让用户能更频繁使用产品的方式。也有的产品,只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帮助用户不错过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管动身点是甚么,常常是晓得尊重用户的产品,能走的更远。

以后我们在谈论产品功能的时候,别在停留在底层了,用户和外部环境已变了,这是很残暴的客观事实,产品经理该改变自己的看法了,重新审视和认识你的用户。

 

 
标签: 马斯诺需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