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创业

   2019-07-06 91运营0
核心提示:最近有个很火的段子:自从开始推动垃圾分类,上海市民每天都要承受两次来自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侬是甚么垃圾?”剩饭剩菜属于湿垃圾,外卖盒是干垃圾……有网友出主张,如果分不清,侬就以猪为标准: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

WechatIMG3036 “垃圾”创业

 

最近有个很火的段子:

 

自从开始推动垃圾分类,上海市民每天都要承受两次来自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侬是甚么垃圾?”

 

剩饭剩菜属于湿垃圾,外卖盒是干垃圾……

 

有网友出主张,如果分不清,侬就以猪为标准:

 

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能换猪的是可回收垃圾。

 

多斟酌斟酌猪,你就会分类了。

 

更有的父母为了教会孩子垃圾分类,用了小猪佩奇的图片来教育。

 

是甚么让上海市民都在恶补垃圾分类知识呢?

 

这是由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行,不规范投放垃圾的行动将被惩罚——生活垃圾分类在国内已推行了20年,这次终究加大了推行力度。

 

正由于这个条例的出台,让1些做垃圾分类或环保的企业股票在这段时间内都大涨很多,继而让垃圾分类产生的创业创新也再次遭到关注,那在这其中将出现哪些新机会呢?

 

1、国内垃圾回收情势严峻

 

对80、90后,可能脑海里会有1个这样的情形:

 

在我们小时候,家里会在角落里寄存许多报纸、易拉罐或纸箱等;而到了1段时间后,父母就会叫1个阿姨或大叔上门来回收这些废品,回收后父母就可以换取1些钱,这时候候他们就会给我1点去买零食,这是非常开心的1件事。

 

这就是我印象中最早的垃圾回收生意。

 

当1个个个体回收人员在你家回收后,就会踩着3轮车去到1些固定的废品站把废品再次卖出去;而废品站也会开着4个轮的货车把这些废品卖到废品处理中心;到了废品中心处理后再卖到下游企业。

 

中间要经历几轮称重、挑选、分拣、结算进程,利润被层层分割。

 

因而可知,这是1个人力10分密集的产业,且中间环节非常多,信息化落后。

 

这些基本因素致使了市场的分散不规范——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个体经营者,也没有用技术提升效力;并且每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高,都是通过体力劳动完成。

 

所以对垃圾回收,从回收到终究垃圾处理厂所需要经过的环节是非常之多,而最近几年推出的互联网有偿回收,所减少的是前面几个环节,没有真正做到革命性的创新。

 

前几年,1波创业公司开始经营垃圾回收,红极1时以后都不了了之。最内在的缘由就是:“互联网+回收”并没有提升回收效力、下降回收获本。

 

早进场的互联网公司做得很重,自建运输体系及分拣中心的弊端是扣除人力和运输本钱后,毛利远远低于做传统废品回收的散户们。

 

就如前段时间爆出经营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的小黄狗回收。

 

他们通过投放智能回收箱来搜集垃圾,这个箱子的生产本钱可能就需要2、3万了,以后还需要租用处地和缴纳装备消耗的电费,然后自建的运营团队需要根据箱子的回收情况进行定期搜集——这些都是人力本钱,并没有好好简化回收的流程。

 

所以,这个1开始的投入是非常大的。

 

如果要在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投放,可以算1下就需要多少台这样的装备,本钱是多么的高。

 

而目前也有上门回收的模式,但其实这也是之前废品上门回收的方式,这所改变的只是人与人的联系方式,从出门下楼找回收人员,到用电话、再到微信、互联网预约。

 

所以依照现在的快递本钱核算,上门1次可能就要花两3块钱的人力本钱,运输本钱也占了很大比例,而废品回收的利润空间却很有限。

 

2、寻觅各个突破口

 

从上面我们可看出,全部垃圾分类回收的链条可以分成4阶段:分类投放(市民层面)、分类搜集(社区层面)、分类运输(清运)、分类处置(垃圾处理)。

 

围绕这几个阶段有做垃圾分类、垃圾代收、垃圾回收智能终端、后端智能处理装备等创业企业。

 

通过上面的链条分析,我们能够知道现在更多的企业创新的地方是把前面的1些步骤简化,减少废品运输的环节。

 

从上门回收转变成用户去投放,从单个作战的回收队伍变成自建的回收运输团队,而最后废品到达的地方都是废品中心。

 

所以我们可以做的不单单是前面的那1步垃圾分类,每个环节我们都可以思考或拓展,有哪些方面可以去创新突破。

 

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减少更多的人力本钱,让回收的效力更高,本钱更低。也能够让市民通过垃圾分类取得更多的收获。

 

1. 从源头做起

 

首先可以做的就是源头,哪里是最大的源头,那就是每家每户。现在上海的管理条例也是针对市民的生活垃圾作出管理,所以才会让上海的每位市民急于学习分类知识。

 

先从市民自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这样就可以够减少后面的分拣环节。

 

而最近饿了么也推出了1项代扔垃圾的服务,为的就是让有些市民不想把垃圾分类处理,让外卖小哥帮忙处理。

 

但这样做就不能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会让人有1种用钱就能够把问题解决的思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那就会构成不良的习惯和社会风气。

 

还有的就是企业需要对外卖小哥进行垃圾分类培训——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本钱。

 

再而斟酌到的是外卖小哥1边帮你垃圾分类,1边送你的外卖,你还吃得下吗?

 

所以这样的卫生情况让用户耽忧。

 

也有用户在使用代扔垃圾进程中,发现外卖小哥拿了垃圾就走,最后他只是随手1扔,并没有帮你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工作。

 

所以,对源头的创新应当是政府和企业加大对市民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教育,而其实不是提供1些收费服务而让市民用钱把问题解决。

 

可以通过宣扬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让市民获益。但这1个进程是1个比较漫长的教育进程,可能1时半会不会有很大的收益。

 

2. 从娃娃抓起

 

说了从源头做起后,就少不了从小抓起。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年轻1代的环保意识培养——毕竟上了岁数的老人在接受新鲜事物上比较难,并且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养成习惯。

 

所以我们更应当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通太小孩的1举1动来带动家庭的父母,让父母要以身作则,做1个好榜样。可以通过宣扬环保公益活动,举行多1些家庭环保活动,让更多小孩与父母参与其中。

 

通过玩游戏渐渐向小孩灌输环保理念,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

 

寓教于乐,通过在文娱活动中学习,这是现在最容易让小孩接受的方式之1。

 

所以1些做儿童教育或游戏的公司可以加入更多环保元素,通过AR技术,让小孩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而对1些回收企业,可以通过回收得到的利益捐献给有需要的群体,做1些公益活动,让小孩在做垃圾分类回收的同时,感遭到自己的行动能够为地球叔叔减负,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可以制作关于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的软件,让家长陪同小孩学习,通过1些游戏取得积分嘉奖,然后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玩具或学习用品。

 

也能够定期举行1些环保知识比赛,让孩子在比赛中增强环保意识。

 

现在有许多做亲子活动的公司,他们可以更多举行环保公益的活动,带孩子参观垃圾分类的工厂,或处理后的垃圾如何再次利用变成有用的资源,让孩子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动漫公司可以制作更多宣扬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的作品,通过动漫人物或周边产品能够更容易深入小朋友的心中;让小朋友更容易去学习动画中人物的各种环保行动,到达潜移默化的效果。

 

通过垃圾分类,我们能够更好地延伸到教育孩子的其他环保意识,例如爱惜花草树木,节俭用水用电。

 

所以,身为父母要建立1个好榜样,线人濡染让孩子从小学会垃圾分类。

 

3. 厨余衍生产业

 

在这1次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中,最重要的1项就是干湿垃圾分离,那就是要对家里的厨余进行处理。

 

在之前厨余的处理就是和所有垃圾混在1起,没有单独搜集。其实对1个普通家庭来讲,最多见的1天3顿,厨余的量级不会很大,所以要积累到1定量的话,那把厨余寄存在家里会比较麻烦。

 

所以可以有1些专门回收厨余的企业,定时上门回收;以后通过搜集家庭的厨余,能够为更多的猪场提供养料——这里就能够制造更多搜集厨余再利用生产的企业。

 

厨余的搜集加工处理,可以用来制作饲料、植物肥料,这将能够让下游的更多企业沾恩,所以厨余处理在环保行业里面是1个百亿级生意。

 

近几年随着家庭的生活改良,厨余垃圾处理器渐渐进入了市民的厨房,但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的价格来看,1台机器最少要上千元,所以对1些家庭来讲这可能没有必要。

 

所以生产制造商可以研发制造价格更低的厨余处理机器,方便市民处理厨余垃圾的同时,也能够做好垃圾分类。所以这1个市场量还是10分巨大的。

 

4. 回收伏务

 

市民把垃圾分类好把它们都投放到垃圾站,那这时候候垃圾站的环卫就要对垃圾进行再次检验,市民的投放是否是没有毛病。

 

所以如果国家进1步推行垃圾分类,环卫必须要实行垃圾分类。

 

如果环卫公司不自己做,就要购买垃圾分类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由于垃圾分类的壁垒比看起来更高。它的品质就是1门品牌生意,如果能够在1个地方做好,那口碑1传出去,以后就有更多机会与各地方部门合作。所以先做起来的品牌更有优势,这将能构成更强大的壁垒。

 

5. 利用科学技术减少人工处理

 

上面也说过,现在有许多的回收工序都是需要人工去完成,如果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人工处理,这将大大减少人力本钱。

 

在垃圾分类的实行中,市民所反感的就是要对不同的垃圾进行不同的包装和分类投放——这时候候就需要在家里准备不同的垃圾袋。

 

企业可生产不同色彩的垃圾袋,提供给家庭使用,不同色彩对应着垃圾的类目,这样将能渐渐培养他们的分类意识;然后在回收阶段机器能够对垃圾袋的色彩进行快速分拣,这样将能够让市民投放的时候更加快捷。

 

随着AI技术的渐渐成熟,企业可以通过研发1些机器,对垃圾进行辨认分类,减少人工分拣的工作;用户可以把垃圾都放在1个垃圾袋里,而到达了工厂后,通过拆检,机器就可以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辨认分拣。

 

所以这是在全部环节中最后1头做分类处理。市民可以继续像平常处理垃圾1样,不用再烦恼如何分类。

 

6. 资源再利用

 

垃圾实际上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所以回收回来后我们可以好好利用。

 

对下游的产业来讲,可以通过研究更多垃圾处理的技术,如何利用垃圾,生产出更好的动物饲料或植物肥料。或利用垃圾转化成其他能源。

 

如何才能够更快地让垃圾降解,减少对地球的污染,这1切都是10分重要的环节。

 

3、任重而道远的垃圾分类

 

垃圾处理的全部产业是1个慢工夫,短时间内可能没法看到更多利润,创业企业要承受更大的融资压力,其中大企业则具有更多机会——由于他们有充足的资金弹药,扩大时不用承受融资压力。

 

所以对阿里或腾讯等大企业来讲,他们所具有的技术和资源,在发展的时候会更加事半功倍。

 

但对小公司来讲也不1定没有机会,只要能够在市民心中渐渐把品牌建立起来,那也有多是下1个摩拜,让大企业重金收购。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但不论是做垃圾回收、还是垃圾分类再处理的企业,为的就是让市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垃圾分类是1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想要国人在短时间内养成这样习惯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需要1步步渐渐培养。

 

在我们不断学习进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年轻1代的培养,从小教会他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继而培养他们更多的环保意识,爱惜地球人人有责。

 

———————— END ————————

原创: 肥小强

 

 
标签: 垃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只有内容垃圾的人,才相信视频号有玄学
    只有内容垃圾的人,才相信视频号有玄学
    几乎所有的内容操盘手,在视频还没有起量的时候,都跑来问我:“刘老板,我是不是被针对了呀?刘老板,我账号的标签是不是没有打对啊?刘老板,我视频号单条视频引流太严重了,被惩罚了,请问我这个视频号还能用吗?刘老板,抖音是不是有什么玄学啊?
    09-08 视频号
  • “垃圾创业”为何一直吹冷风?
    近几个月来,上海全面实行“垃圾分类”的消息备受关注,除各种相干段子应运而生,“垃圾创业”恍如也将火热起来。据天眼资料的数据显示,6下旬底垃圾分类新公司注册数量达70家,注册资本从几10万到数千万不等。其中,1周(6月24日⑹月30日)就有53家新公司注
    07-17 垃圾创业
  • 在上海居民被垃圾逼疯时,有人已找到了商机
    垃圾分类,应当是这阵子最火的1个词了,讨论垃圾如何分类俨然成了1种“时尚”。固然了,我们要在现象背后看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垃圾分类有甚么价值、它背后能发掘出甚么商机。今天,上海正式实行被网民戏称“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最近,上海居民被垃圾
    07-13 垃圾
  • 朋友圈垃圾文章的12种标题
    朋友圈垃圾文章的12种标题
    1、以马云/李开复/白岩松/李敖为首的成功人士的观点/忠告/格言系列:《马云送给年轻人的十句话》《马云教你如何做微商》《李开复
  • 一个Uber司机经历:牛逼的技术,垃圾的运营
    一个Uber司机经历:牛逼的技术,垃圾的运营
    我习惯于从团队来预测一个产品能不能走的远,而不是产品和模式本身,因为产品是可以持续迭代的,模式更是本来就应该不断试错,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