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气不复,盘点曾经的音乐创业公司

   2019-06-01 91运营0
核心提示:据IFPI《2019全球音乐报告》显示:全球录制音乐市场在2018年增长了9.7%,总收入为191亿美元,这也是连续第4年实现增长且涨幅最高的1年。而中国市场也在正版化的大潮下,在全球的排名也是蹭蹭上涨,从2009年的第39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7位。而在产业环境向好和

e07067f0017c5e057ad5d6989807147 锐气不复,盘点曾经的音乐创业公司

 

据IFPI《2019全球音乐报告》显示:全球录制音乐市场在2018年增长了9.7%,总收入为191亿美元,这也是连续第4年实现增长且涨幅最高的1年。而中国市场也在正版化的大潮下,在全球的排名也是蹭蹭上涨,从2009年的第39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7位。

d8a9f818d9e5e5eeade677f2ea677f4 锐气不复,盘点曾经的音乐创业公司

 

 

而在产业环境向好和全民创业的背景下,这几年也出现了很多音乐创业公司,很多也得到了资本的垂青。

 

不过,我们发现:几年过去了,照旧存活在大众视野中的公司却寥寥无几。

 

1方面,本身不具有专业能力、盲目扩大、资金链断裂、缺少成功有效的商业模式,成为大部份创业公司倒下的缘由;另外一方面,数字音乐市场份额被大型互联网公司瓜分、模式迅速被大公司复制抄袭同样成为了音乐创业公司发展路径上必定的阻碍。

 

接下来,音乐先声将重点盘点近5年来死亡的音乐创业公司,既是避坑指南,也向他们以示敬意。

 

1、落网

 

定位:独立音乐推行平台和线下音乐空间。

 

团队情况:开创人胡建国,团队12人,多为90后。

 

盈利模式:落网APP计划通过品牌冠名节目来覆盖本钱乃至到达盈利,线下音乐空间通过咖啡馆、酒吧和举行活动收取场租和售卖周边产品。

 

业务情况:

 

落网成立于2003年,经历了数次起起伏伏,终究在2014年上线了落网APP。根据媒体报导,落网积累了300万忠实用户,落网APP上线两周便有80万的注册量。2015年4月,emo APP上线,定位是1款可以辨认情绪的电台APP。

 

2016年3月,落音乐空间广州店完成众筹,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1 月份累计实现净利润⑵49.30 万元,其中 2016 年度实现净利润⑴96.27 万元(店铺装顶手费 、装修本钱、开办费等未分摊),2017 年度实现净利润⑸3.03 万元。

 

2017年3月,落音乐空间北京店开始装修,原定51开业,期间由于款项被中间转让人截留,开业时间拖延到5月21日。由于选址失败人流量不足,没法依托酒水生意盈利,北京店只能靠线下活动来保持。从开业到停业,举行了101场线下活动。其中,定期演出的脱口秀,能带来每个月8000元的收入。另外还承接过1些小型发布会和互联网线下活动。

 

2017年12月初,胡建国宣布,落网App停止保护,两家线下音乐空间均告关闭。

 

融资情况:

 

2015年,通过用户股权众筹完成了4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6年3月,通过众筹取得184万元资金用于广州落音乐空间。同年12月,北京店一样采取众筹股分的方式取得了投资,金额未知。根据媒体报导,20份6万元的1%音乐空间分红权被全部售空。

 

死亡缘由:

 

在线上产品还没有稳固的情况下,冒然拓展线下业务,且缺少场地运营经验,内部管理混乱。

 

点评:情怀不能当饭吃,股权众筹须谨慎!

 

2、1起唱

 

定位:集K歌预订、社交、互动文娱和市场服务为1体,为用户提供1站式的KTV服务。

 

团队情况:开创人尹桑曾被称为90后“明星创业者”。“1起唱”在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均有分公司。

 

盈利模式:为KTV提供完全的点歌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取得收入。

 

业务情况:

 

“1起唱”于2012年上线,APP为用户提供查询、预定包房服务,还提供社交平台。后转型做KTV的硬件系统,建立自己的点歌系统,并推给线下传统KTV。截至2014年底,有100多家线下KTV使用了1起唱的点歌系统。

 

融资情况:

 

2012年,获IDG 5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2014年1月,完成IDG 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4年4月,取得来自IDG、大众点评的1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5年4月,完成了C轮数千万美元融资,投资金额投资方未对外流露。

 

死亡缘由:

 

未能掌控好现金流,投资方突然反悔终止融资致使资金链断裂。

 

点评:在知乎上有匿名人士爆料称1起唱盲目扩大团队,从100人到600人。这也是创业公司最容易犯的1条毛病。随着版权业务的逐渐正规,KTV点歌系统也面临着版权危机。

 

3、A2Live

 

定位:现场文娱公司,目标成为亚洲垂直1体化的电子音乐平台。

 

团队情况:开创人为美籍华人周铂弘,总裁陈艳、Eric Reithler-Barros担负CCO。

 

盈利模式:主要依托主办风暴电音节、海外艺人演出和Newornever跨年派对取得广告援助和票房收入。

 

业务情况:

 

2013年举行喜力风暴电音节,并未引发很大反响,乃至在演出当天仍有早鸟票剩余。

 

2014年举行了由百威冠名的百威风暴电音节,并约请了王力宏和AVICII在内的1众电音大咖;

 

2015年风暴电音节保持了上1年的奢华阵容外,还约请张靓颖加盟,并落地深圳;

 

2015年年底孵化Newornever跨年派对品牌,约请了ZEDD、CARTA等电子音乐人;

 

2016年百威风暴电音节落地成都和上海站;

 

2017年,A2LIVE上海、成都、南京3地举行风暴电音节;同年,澳大利亚站却在公布了5位艺人后临时跳票。

 

除风暴电音节这1主要项目外,A2LIVE还主办1些海外乐队、电子音乐人的演出。

 

例如在2014年主办slowdive巡演上海站、2015主办歌手PITBULL中国4城巡演、2016年主办百大DJ Armin Only Embrace世界巡演。

 

同时,2016年A2LIVE联合主办IMS亚太峰会。2017年A2LIVE还取得了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办法的“年度音乐节演出机构5强”奖项。

 

2017年,风暴电音节还推出了会员计划,仅付费会员可提早购买音乐节的第1波早鸟票。

 

除演出业务外,A2LIVE初步布局了电子音乐流媒体服务“电音台”,还计划触及艺人业务板块、DJ/制作人学院和唱片厂牌“风暴唱片”。

 

2018年年初,A2LIVE发布了与尼尔森合作的亚洲电子音乐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实施付费下载,需要支付4680人民币。以后几个月,就有媒体爆出A2LIVE挪用投资人钱款、操控法人等丑闻,A2LIVE也消失在大众视野。

 

融资情况:

 

喜临门家具投资2000万。

 

死亡缘由:

 

因挪用投资方投资款和援助商百威账期太长,终究致使官司缠身、资金链出现问题。

 

点评:当年做的风生水起,请来老外坐镇,还企图拓展海外市场,谁能想到是场彻彻底底的骗局?

 

4、乐视音乐

 

定位:围绕用户需求打造“IP+互联网+硬件+增值服务”音乐产业生态体系,定位为音乐产业价值链垂直整合的互联网音乐科技公司。

 

团队情况:2015年,乐视宣布独立音乐业务,成立乐视音乐公司,由高管雷振剑任董事长,乐视音乐业务核心负责人尹亮担负CEO。

 

盈利模式:演唱会、音乐节付费直播分成;自制音乐节目广告收入。

 

发展历程:

 

2012⑵013年期间,乐视音乐曾推出过“看音乐APP”,还以不插电音乐会“降噪”试水演唱会直播;

 

2014年便联手汪峰首次尝试演唱会付费直播,共吸引了7.5万次付费观看,为乐视创造了超过200万元的收益,首创了付费观看演唱会直播的先河;

 

2014年年底,乐视音乐又拿下了羽泉圣诞演唱会直播、李志跨年演唱会直播和凤凰传奇新年演唱会直播。

 

2015⑵016年间,乐视音乐联合主办了李宇春“蛮横生长”全国巡演,又和华晨宇、邓紫棋等众多1线歌手合作了演唱会直播。

 

同时,拿下了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美国Ultra电子音乐节和27届金曲奖、58届格莱美颁奖礼等在内的重量级音乐颁奖礼的直播权。

 

乐视音乐给自己的定位为“中国最大的音乐直播平台”,并且曾也做到了这1市场地位。

 

同时,乐视音乐也是较早对音乐内容进行垂直运营的平台,在2016年率先引进了韩国的HipHop音乐真人秀《Show Me The Money》,与国内众多独立音乐人的演唱会直播合作也1直延续。

 

后来,乐视音乐又开始进行自制音乐节目,例如由说唱歌手小老虎策划的嘻哈音乐纪录片《打孩子》。

 

死亡缘由:

 

母公司乐视网2016年被爆出债务危机,开创人贾跃亭出走美国,乐视音乐因此遭到牵连。

 

点评:乐视音乐的发展势头迅猛,这1路上的决策也几近是次次击中靶心。但是,在母公司乐视的拖累下,乐视音乐在发展最好的时段无奈退场。与其他视频网站相比,乐视具有智能终真个优势,乐视音乐绝对是最使人遗憾的1个音乐平台。

 

5、合音量

 

定位:主打互联网众创音乐创作概念,利用互联网的连接和社交优势,聚集大众智慧,协力创作歌曲。

 

团队情况:2015年,歌手郑钧创建“合音量APP” ,拉卡拉团体总裁孙陶然、万网开创人张向宁为合伙人。

 

盈利模式:未知。

 

融资情况:

 

天使轮融资额为百万级。2016年,合音量加盟太合音乐团体。

 

业务情况:

 

从合音量产生的歌曲,如果有版权收益,都归创作者所有:版权方面,词曲作者享20%,编曲作者享20%,演唱者享20%。

 

合音量T榜项目用现金来鼓励原创音乐人的创作,首期季度榜单前10名共拿走100万的现金,试图通过平台挑选出1部份优良艺人签约。

 

截止至2016年11月,合音量T榜总计发放了奖金736万元。合音量T榜的消息停留在了第10期,官博于2017年6月停更。在此之前,合音量还发布了1张原创合辑《10》。根据知情人士流露,合音量与百度音乐人合并。

 

死亡缘由:

 

烧钱营销,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终究被放弃。

 

点评:烧钱营销,而通过平台也没能挑选出高质量的艺人,没有商业模式,业务必定不可延续。音乐人创业,过于情怀和理想化是大忌。

 

6、乐流

 

定位:1款听懂人们诉说的极简音乐播放器。

 

团队情况:开创人吕骋,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2014年5月成立渡鸦科技。

 

盈利模式:未知。

 

业务情况:

 

乐流主打“极简”风格,只有简单的4个功能:按停止机屏幕任意地方,说1句话(可以是歌曲名或任意1句话),开始播放;左滑暂停;下滑切换下1首;上滑分享。既没有各大音乐播放器常见的歌曲排行榜,也没有快进、上1首、歌单等功能。

 

乐流iOS APP上线不到两周、Android版本上线1周,接受了超过60万的听歌要求;上线30个小时在APP STORE音乐类免费排行榜前50,上线60小时进入前20。

 

融资情况:2014 年 4 月,真格基金和经纬中国天使轮融资数百万美元。

 

死亡缘由:

 

未知。以后开创人吕骋带团队加入百度,成立“百度渡鸦智能音响”部门。

 

同类产品:

 

JING FM;章鱼FM。

 

点评:还记得当年的豆瓣FM也没能逃脱下架的命运,在今天也是依托腾讯的投资才复活。FM业务不单单版权是1大问题,盈利模式也更加局限。如今,各大主流音乐平台也相继重视FM功能和内容制作,创业选择做FM平台确切只有死路1条。

 

7、多米音乐

 

定位:在线音乐播放器

 

团队情况:开创人奉佑生,在2015年转让股权,完全退出多米。2017年,多米音乐副总经理辜炜东向公司提出离职。

 

盈利模式:在线音乐播放器的广告收入、线下演出“尖叫现场”票房收入、粉丝社区“偶扑”的广告收入和增值业务。

 

业务情况:

 

多米音乐最壮盛的时期是在2014年,根据当时的数据,多米音乐有超过2000万月活、470万日活用户。

 

但是到2016年,多米的月活用户已不到900万、日活用户不到150万。

 

除基本的在线音乐播放器,多米音乐还试图拓展其他业务积极寻求转型。2015年8月,多米上线了粉丝社区平台偶扑,粉丝可和时了解到自己偶像的最新动态和活动行程,还可以查看偶像的图片和高清视频等。

 

但是粉丝经济正是最火热的时候,多家粉丝社区平台纷纭上线,其中包括了腾讯视频布局的doki社区。粉丝随着艺人资源来,也随着艺人资源走。

 

2017年6月,多米音乐正式发布了线下演出品牌“Live 4 LIVE尖叫现场”,试图用线下音乐演艺业务为公司带来收入。

 

融资情况:

 

2011年9月,多米音乐取得A8音乐1900万人民币投资;

 

2012年9月,取得华谊兄弟300万美元投资;

 

2014年6月,A8音乐和金昌投资联合投资多米1.4亿元;

 

2015年,华谊兄弟和盘石资本又共同投资亿元人民币以上;

 

2016年,光线传媒补投D轮6800万元;

 

2016年9月,多米音乐挂牌新3板。

 

死亡缘由:

 

除版权问题严重,致使用户大量流失,本身亏损严重外;直接致使多米倒下的是2017年9月⑴2月期间,多米音乐向宣亚国际出售映客所有股分未成功,资金重组失败。

 

点评:网易云音乐背靠网易、虾米背靠阿里、酷狗酷我背靠腾讯,没有强有力的靠山,在如今的版权竞争下确切难以存活。

 

在去年“资本寒冬”的说法被提出时,我开玩笑说,音乐行业已寒冬10几年了。

 

而作为探路者,不管成功失败,所有这些音乐产业领域的创业者始终值得被尊重。

 

作者:233

微信公众号:音乐先声

 
标签: 创业公司 音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想进创业公司?你要先知道这十件事
    这个世界上1般分为两种公司,非创业公司和创业公司。非创业公司无庸置疑,有稳定盈利的业务,有非常清晰的发展方向,有强大的背景资源,有规范的流程制度。而创业公司各有各的不同,大部份创业公司除有梦想之外,基本甚么都没有。随着14年李总理提出的“大众
    02-22 创业公司
  • 对创业公司来说,需要怎样的产品管理流程?
    所谓“弯路”回首在创业公司担负产品经理这几年,火山在流程图、原型图、PRD等技术流的硬技能磨练得还算扎实,由于这些硬技能是只要自己肯花心思去学习和研究,假以光阴是可以到达1定的高度的。而对如何管理需求、如何推动项目、如何进行产品决策等意识流的软
  • 5 年写了 4000 篇文章,这是我给创业公司新媒体
    创业公司想让消费者关注自己,想跟世界分享自己的想法取得投资者青睐,首先要让大家跟你产生共鸣。这篇文章是翻译自 Digital Press 开创人 Nicolas Cole 发在 Quora 上的这篇文章,他结合自己在 Quora (美国问答类网站)上写作和做线上营销的经验,在公司对
  • 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有什么不同?
    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有什么不同?
    \昨天,有1个产品小火伴微信私聊我,咨询这样1个问题:在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做产品经理,有甚么不同?从大公司跳到创业公司,或从创业公司跳到大公司,作为产品经理分别需要作出哪些改变?在回答了他的问题后,我觉得,这个多是很多产品经理在职业发展进程中都
  • 创业公司如何借助分销手段,搭建用户增长体系
    创业公司如何借助分销手段,搭建用户增长体系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分销”,这类现阶段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用户增长策略方面的详细讲授。01不管你是不是熟习分销这类推行模式,以下场景已愈来愈多的在你的朋友圈,微信群,和生活中出现。你是1位妹纸,非常喜欢购物,有1天,你偶然加入了某剁手分享群,群里
  •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去创业公司?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去创业公司?
    我发现在创业公司工作,对员工有1些独特的素质要求,而且要求更高。没有这些素质的,跳槽来创业公司的,还是要谨慎。1. 不能All in 的不要来创业公司我自己是宁波人,我们那1片,选择做生意的,比选择走仕途的要多。在我们那里有1句著名的口号--“白天当老
    07-25 创业公司
  • 我在创业公司,经历两个阶段的运营
    我在创业公司,经历两个阶段的运营
    作为1个从游戏运营转型做产品运营的新人,经历了半年产品迭代的失败经历,希望能通过这1系列的梳理,让自己能够清晰以后避免踩哪些坑,也给一样在创业公司的产品新人1些警示和启示吧。1、个人背景俗语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是否是每一个做产品的人都要踩过很多坑
  • 加入创业公司一年的8点思考
    加入创业公司一年的8点思考
    去年本日,也是这样乍暖还寒的天气,我带着1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入职了创业公司。书,是送给老板的。之前的日子是甚么样的呢?4 ~ 5 人1间办公室,每天 6 小时的工作时间, 2 小时的午休时间,我1般会去公园漫步 1 小时,这样的日子过了 5 年,我 30 岁了。
    05-09 创业公司
  • 对创业公司来说,需要怎样的产品管理流程?
    对创业公司来说,需要怎样的产品管理流程?
    永远没有最好的产品管理的流程,适合实际需要的产品管理流程才是最好的流程。所谓“弯路”回首在创业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这几年,火山在流程图、原型图、PRD等技术流的硬技能磨练得还算扎实,因为这些硬技能是只要自己肯花心思去学习和研究,假以时日是可以达到
  • 创业公司如何打破“产品经理成长慢、留不住”的魔咒
    创业公司如何打破“产品经理成长慢、留不住”的
    本文作者布棉,三节课联合发起人,曾任百度高级产品经理、赶集网产品总监、学而思高级产品总监,有10年+产品从业经验。这篇文章是写给初创企业的老板、HR负责人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初创企业确定产品岗位的能力模型,并建立起晋升通道,以便更好地留住产品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