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黑客,一种毁灭公司的架构

   2019-03-28 91运营0
核心提示:“快速增长+融资+上市/被收购”,是大多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路径,也包括瑞幸咖啡这类互联网思惟改造传统行业的公司。寒冬之前,很少有人会怀疑快速增长对公司的真正价值,连这个路径下诞生的增长黑客理论,也被推重备至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投资机构看重增长率

b4be947d0df5c41c0fcc00aaa0827d4 增长黑客,一种毁灭公司的架构

 

“快速增长+融资+上市/被收购”,是大多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路径,也包括瑞幸咖啡这类互联网思惟改造传统行业的公司。

 

寒冬之前,很少有人会怀疑快速增长对公司的真正价值,连这个路径下诞生的增长黑客理论,也被推重备至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投资机构看重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创业者寻求增长速度,烧10亿买7亿这类操作方式,在当前的互联网产品中不胜枚举。操作增长率和GMV不断获得融资,上市多年还在亏损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快速增长等于公司价值?

 

寒冬来了,高增长公司最早遭受了危机。裁员和缩减开支只能延缓死亡,解决根本需要调剂收入引擎,来不及调剂的熊猫直播倒闭了。很多“熊猫直播”也正走在倒闭路上,头部的公司,包括处于风口中心的短视频和社交巨头,都在今年把商业化定为年度主题。

 

这样的环境下,身处顶层的投资机构和开创人在反思,结果是头部公司开始调剂引擎,关注利润超过关注增长。头部公司商业模式的纠正,并未影响到市场对增长黑客理论的信任,热中于此的提倡者照旧奉为圭臬,宣传着那些1夜爆红的神话。

 

或许不同维度的信息匹配需要更长时间的过渡,能够尽早戳穿增长黑客理论中的不公道部份,成了笔者创作本文的冲动。

 

1、强迫闭幕的传统营销

 

增长黑客先是替换了营销,由于其低本钱并且数据可衡量,貌似比不可衡量的营销要先进和靠谱很多——不但增长数据可衡量,包括岗位绩效也能够衡量。

 

增长黑客看起来可让很多工作都变得简单化。

 

但是,最重要的事情1定需要精确衡量?

 

营销寻求品牌进入用户心智,特劳特和里斯的《定位》理论是所有营销者的核武器。品牌塑造与难忘的心智记忆结合,可让用户无意间虔诚于某种选择,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因此营销是转化用户的最优选择。

 

增长黑客与营销的理念矛盾,增长黑客假定转化路径是线性的,并且可视化,能够非常直接的反应在数据指标中;营销假定转化路径是非线性的,并且没有逻辑化,把产品卖点植入用户心智做不了数据追踪。

 

用户看见并且引导,优化引导步骤这类线性逻辑是增长黑客的方法核心。

 

房屋、汽车、包包、手表等奢侈品购买,用户通常不会被线性引导改变心智;吃饭、喝茶、饮酒、洗漱等快消品购买,长时间来看用户也虔诚于习惯品牌,线性引导可能让用户短暂尝试,但很难转换心智;互联网的搜索、社交、电商、内容能够构成用户心智,更多也是品牌效应。

 

只有在某些临时场景,用户由于价格、美女、标题等局部吸引,线性引导可以成功让用户单次使用和购买产品。

 

线性思惟的因果关系不是我们大脑经常使用的决策方式,非线性思惟的心智定位,通过感性驱动成交的营销其实更接近大脑平常的工作方式。

 

——特别那些特性区分不大的产品,用户很难由于低价或标题转移终究决策,这是人类的天性。

 

互联网产品亦如是。

 

用户不管社交或搜索,更多还是在心智层先接受,朋友分享的口碑和IP的核心其实也是心智攻击。

 

因此,拼多多在朋友圈很成功,并不是增长黑客。

 

互联网产品的增长核心是产品创先,不是线性转化。

 

增长黑客并不是无效,只是过于短时间主义,如果投入最大本钱建立增长黑客团队,那末产品虽然快速增长,但也属于慢性自杀,特别是在遇到寒冬以后。

 

因此,重要的事情不1定必须精确衡量。

 

2、即时性数据的悲怆

 

增长黑客的数据可衡量,价值是可以即时性的调剂优化方案,比如A/B测试,多种方案根据即时数据择最优。

 

这类因果关系的建立,也让团队聚焦于某个按钮色彩或标题优化,吸引眼球的点击虽然提升了指标,却不代表能够换取终究业务转化,10万+文章的浏览量其实不属于利润。

 

反而可能由于局部突出设计提升了期待值,给用户带来体验落差,使得用户下降内心对产品的质量评价,更加难以构成保存和口碑。

 

即时反馈增长有效性就是成功?

 

即时数据的追踪反馈,这类直接的增长有效性,不但催生了增长黑客团队的成功幻觉,还可能因此疏忽更多真实的产品状态。

 

愈来愈多用户开始反感自己行动数据被追踪和利用,用户更加留意产品功能细节,多个企业在这两年都面临了大数据杀熟的公关危机;重视隐私的用户,开始卸载那些千人千面匹配喜好的信息流产品,数据追踪的隐私保护同样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那些重视隐私用户的流失,通常也是产品最高价值的用户群。

 

即时性数据的另外1面,企业只关注增长率,其实不关注盈利和用户质量,利润不是增长黑客的目标,增长率和GMV才是。所以,增长黑客可以为了增长率牺牲更大代价,其中也包括产品体验。

 

便宜和质量是相对的,即时性数据疏忽了90%营销,增长黑客启动了本文开始的模式循环——快速增长+融资+上市/被收购。不盈利的上市,投资机构和开创人通常有办法兑现退出,终究买单破产的还是散户。

 

3、被忽视的产品经理

 

增长黑客是产品经理吗?

 

有人认为:增长黑客实际上是产品经理升级版,乃至可以更快实现PMF(产品契合市场)。增长黑客职能看起来和产品经理确切很类似,专注产品细节的优化和打磨。

 

是谁洞察人性本源的诉求?

 

优秀的产品经理是瞄准市场痛点,痛点通常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产品经理根据问题评级通过创新方式来攻克困难。

 

增长黑客则不同:重视微观增长,从1⑸%这样的局部优化开始,更多是躲避困难,选择容易解决的小瑕疵。

 

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我们人类的思惟方式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依照这个理论,增长黑客寻求即时增长指标,那末,当前的实际问题就1定会被容易解决的问题取代。

 

相比较即时性因果关系的快速增长,产品经理更重视产品的那些自然增长因素(通常增长较慢),看重长时间可延续发展,对用户价值(ARPU值)的提升也不着急。

 

功能设计永久定位问题,不会因短时间的增长指标损伤产品。

 

增长黑客目标是短时间的快速增长,如果用户增长停滞,那末就想办法提升用户价值。

 

很多突出性功能设计,乃至强迫性单独指向,都来自增长黑客;比如:强迫性的关注和授权,或没有下1步指向的落地页。有时这些设计者也叫做产品经理(实际上是增长黑客),所以产品经理和增长黑客的权责混淆也源于此。

 

产品经理是问题导向,增长黑客是增长导向;产品经理在于解决痛点,增长黑客则专注于局部附加值提升。

 

4、行将谢幕的运营

 

增长黑客有很多优势,否则不会被市场拥趸。

 

相比较运营来讲,增长黑客更加具有职能弹性,不但能弥补和优化产品细节,还能完善配合营销并且最大化用户价值,是当下团队架构中不可或缺的职能角色。

 

黯然离开还是砥砺前行?

 

内容、用户、活动是运营的3大工作类型,运营也是以转化数据为指标,触及产品功能需求和运营保存设计。功能需求不是来自问题调研,而是跟增长相干的目标导向。部门制下运营功能需求发送产品部门评审排期,敏捷制下的运营小组构成中直接包括产品经理。

 

拉新、保存、促活、唤回是产品经理和运营的共同指标,只是实现方式不同,SEO、SEM、网络营销这些工作在初期和运营辨别也不明确。

 

美国压根没有运营岗位,增长黑客是根据Facebook这类大体量产品数据基础,衍生出来的1个数据驱动增长职位,在大公司构成的成功方法论和畅销书,美国火热同时也引领了国内团队的变革。

 

运营人员在国内企业的数量远超产品经理,在增长黑客之前,围绕产品的内容、用户、活动运营,从未和产品经理有过岗位冲突。

 

没有后端供应链的产品,通常是功能创新或技术创新驱动,比如:搜索、社交和游戏类产品;后端供应链产品具有复杂的角色价值链,产品功能很难覆盖多角色创新,并且角色需求也相对明确,因此这类产品大多是运营履行驱动,比如:电商、出行和酒旅类产品。

 

增长黑客兼具产品、运营、营销3类岗位的部份权责,也常常会和这3个岗位产生职能冲突。

 

这3者真正与增长黑客类似定位就是运营,增长黑客对运营岗位也具有替换性,目前互联网公司的实际情况,增长黑客不但替换了运营和营销,而且还在替换产品经理,这明显就是黑白颠倒。

 

产品和营销的长时间思惟,不但不应当被替换,如果结合增长黑客的短时间激活,反而会让业务更加完善。产品、营销和增长黑客的资源投入比例,在不谈供应链和后勤条件下,最好是50%产品,30%营销,20%增长黑客。

 

如果过度寻求快速增长,把增长黑客架构作为核心驱动,对应设计的组织情势和资源匹配,终究都将会杀死公司。

 

5、说在最后

 

过度寻求增长黑客的公司,表现在用户心智层面的信号就是《腾讯没有梦想》和《头条式App工厂》爆发出来的认同感,包括:贩卖焦虑的自媒体关号和知识付费类IP的公关危机,用户对企业价值观的怀疑,已延伸至道德批评层面。

 

咪蒙关号和熊猫直播倒闭只是缩影,更多的“咪蒙”还活跃着,更多的“熊猫直播”也没有倒闭,短时间快速成功的价值观,1夜成名的方法论照旧充斥在网络……

 

寒冬带来的正面效应很多,行业整体性反思的价值可能最大,反思后或许会产生胡蝶效应。

 

未来的互联网新模式,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作者:老村

 
标签: 增长黑客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增长黑客:几种常见活动的实操与经验
    增长黑客:几种常见活动的实操与经验
    据说近期最高效的增长套路就在这里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收藏或点赞呦。几个关键字:电商、社交、自传播、紧迫感、诱导、损失厌恶、微信小程序、App一、签到一句话介绍活动:每天签到,获得随机现金,分享后即签到成功,每邀请一位好友签到,额外得现金。
    03-15 增长黑客
  • 盘点基于微信生态的5大类裂变玩法,让小白秒变
    本文是普及贴。目的是希望能对已出现且被大家所熟知的1些基于微信生态的裂变玩法,进行1个简单直观的汇总和拆解。为啥呢?由于照旧能看到1些人问这样1句话:谁能告知我,裂变怎样做?好,今天就告知你,裂变怎样做。微信生态的裂变玩法有很多,关于裂变的分类
  • 增长黑客、品效合一、私域流量,读懂营销热词背
    从增长黑客到私域流量,是互联网从去年以来的热词。品效合1则是最近几年来互联网和电商喊得震天响的口号。这篇文章,就来帮你弄懂这些营销热词背后的逻辑。1/增长黑客的核心是A/B test+数据验证我们先说1下增长黑客,增长黑客的核心模型是AARRR,关于这个模型
  • 4步重构增长黑客逻辑 11个案例深入解析
    AARRR模型,连我带的应届生都倒背如流,却少有履行进程中的利用价值,归根到底,不过是这套理论太通用,不在具体产品的利用解决层面。今天我就借着11个增长黑客的案例,来给大家重构下实践中的4个增长黑客要点,和增长工作团队的业务流程。《增长黑客的4个要
    06-25 增长黑客
  • 付费会员,增长黑客死后的留存黑客
    知乎盐选会员、京东Plus、阿里88VIP、美团外卖会员……忽如1夜春风来,互联网千家万户的梨花都开成了Costco。视频、QQ、游戏付费会员不希奇,视频去广告、那些年我们挂过的QQ等级、充过的游戏点卡,这些行业的会员特权感知明显,用户付费意愿也很强
  • 方法+实例:一次从0到1低成本的增长黑客实验
    随着人口红利和移动互联网流量的消失,1款产品的增长环境已完成了从粗放式增长到精益化运营的转变。出现1个新赛道,同1时间可能就有10多个玩家1起竞争,如最近几年来的吃鸡游戏、同享单车、同享充电宝等等。在产品同质化,商业模式趋同的情况下,产品更需要1
  • 增长黑客,不过是日常工作而已
    当增长黑客概念被引入国内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互联网行业众所周知;我因写过几篇文章,有幸参与几笔。也正由于如此,我常常会被新朋友问到:如作甚产品制定增长,应当从何开始呢 ?团队气力太弱,黑客增长的模型及概念很难实行 ?看了文章向你学习,
    05-01 增长黑客
  • 没有实现PMF之前,追求增长黑客没有任何意义
    产品契合市场(PMF)是产品第1阶段,也是推动产品与用户关系相互作用的杠杆,在此阶段未达成之前,任何的运营动作都将过剩。因此不了解PMF的创业者或产品经理,把产品强行投入市场运营,就是在1个毛病的基础上叠加损失。01产品契合市场产品契合市场(PMF)的
  • 2018,最热门的10大增长黑客策略
    ———— / BEGIN / ————1. 短视频引流抖音的用户红利是真实存在的,但人们希望从抖音流量中分1杯羹,还是由于抖音的分发机制:抖音通太短视频的分类、阅读时长、点赞、评论等数据,评估其受欢迎程度——不管你是不是知名,只要是优良的短视频,就会取得
  • 微信7.0改版后的增长黑客指南
    微信改版至7.0,可以说是2018年互联网比较大的1个事情,恰好又产生在年末,有极为特殊的意味。 先看看微信都更新了那些功能:1.增加时刻视频,可保存24小时,在头像处会以圈圈备注。2.增加强提示,可对好友的消息进行标记,以防错太重要信息。3.钱包改成支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