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to B,微信to C

   2019-02-12 91运营0
核心提示:张小龙有独裁偏向,由于他想告知用户甚么是好的,这是他的意志与用户意志和愿望的较量。但作为1个苏醒的产品经理,他又会时时摁住自己“强加于人”的展望。01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以往以C端消费互联网起家的中国互联网巨头都在谈同1个话题:to B转型。10.8亿

cc55867b56c2d0f832db53991e37678 腾讯to B,微信to C

 
张小龙有独裁偏向,由于他想告知用户甚么是好的,这是他的意志与用户意志和愿望的较量。但作为1个苏醒的产品经理,他又会时时摁住自己“强加于人”的展望。

 

01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以往以C端消费互联网起家的中国互联网巨头都在谈同1个话题:to B转型。

 

10.8亿用户的微信也在经历这个从C端产品到B、C混合生态的转变。

 

转变其实早已产生,诞生已6年的微信公众号就是B、C混合的雏形,培养了2年的小程序生态则更加凸显了B与C的同在。

 

所有转向B、C混合生态的商业生态——B2B2C、S2B2C,乃至马云说的更远期的C2B——都面临1个共通问题:B与C,谁更重要?当B端与C真个价值出现矛盾时,如何看待?如何调和?

 

C我所欲也,B我所欲也,2者可得兼?何以得兼?

 

“地球最永夜晚”演讲的张小龙,流露了他关于微信生态中这1问题的思考。

 

其答案牵涉到1个商业生态的原动力和价值观,塑造着这1生态的具体情势,也影响着身处其中的不计其数的公司和个人——对微信来讲,就是10亿级的C端用户和150万的小程序开发者。

 

02

 

在C和B谁的体验更重要上,张小龙仿佛已给出了微信的答案。

 

在喝了第N次水后,张小龙讲到了小程序生态,讲到了微信正在思索如何让“有价值的”的小程序更好地触达潜伏用户,他说:

 

我们常常思考这些问题其实不是从B端开发小程序这1端斟酌,而是从C端用户。

 

这和当天上午的微信公然课中,关于小程序的措辞稍微不同。

 

按上午公然课讲师的说法,微信新1年会发力小程序的搜索等功能,让好的小程序更容易被发现,这是从B端动身的描写。

而张小龙的话却表明,他更挂念的,是C端用户的体验。

 

在长达4小时的演讲中,这类凸显C端体验的说法不止1处。

 

在解释为何小程序、小游戏的开发有那末多空间限制、规则限制时,张小龙也说了:

 

对小程序来讲,限定很多的空间是给你来用,这样再怎样做不会把它做得乱78糟,从用户侧看,这样的体验更好。

 

而把这个答案放到2018年腾讯to B战略转向的大背景来看,就产生了1种奇特的错位感:

 

腾讯to B,微信to C

 

03

 

仅从各种现象看,错位和矛盾切实存在于目前腾讯的整体业务里,在已具有10亿C端用户,并正着力推行B端小程序的微信生态中,这类错位尤其明显。

 

1方面,从去年第3次组织架构大调剂开始,腾讯在B端市场上有了更多动作和诚意。

 

其中,新成立的、整合了腾讯云、互联网+、医疗、零售、安全等业务的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是腾讯拓展to B商业模式主要实体。

 

腾讯云在微信生态里的1个重要to B的举措是去年9月上线的“小程序·云开发”服务。它的目标是“让天下没有难开发的小程序”。

 

在使用这1工具后,小程序开发步骤可从10几步减少为3步。以文件上传功能的实现为例,之前需要后台、前端、运维总计1100多分钟工作量的开发任务,现在只需要1个前端花4分钟就可以弄定。

 

为进1步推行云开发工具,腾讯云不惜1掷10亿。

 

在昨天下午的“小程序分论坛”上,腾讯云产品运营总监秦俊宣布了10亿元人民币“小程序·云开发”资源扶持计划:按日活划档,为符合条件的、使用云开发的小程序开发者提供总计10亿的云函数、数据库、云存储等资源。力度极大、态度恳切,吸引力不小。

 

但在那天下午的“小程序·云开发”媒体交换会中,却出现了成心思的1幕。

 

1位长时间关注微信小程序的资深记者对刚刚宣布了10亿补贴的秦俊说:感到很失望,虽然云开发能提高小程序开发的效力,但小程序最大的痛点是推行和营销,是怎样让更多人来用,你们怎样不在这方面多努努力?

 

这个发问道出了从业者的真实痛点。

 

小程序开发者长时间以来的1个抱怨是,微信给小程序的运营和营销尺度实在太小了。

 

微信的逻辑则是,为了C端用户能有良好体验,不惜让B真个小程序、小游戏和公众号运营者略微“不方便”1点。

某种程度上,张小龙把自己的克制产品哲学,强加给了生态里的其他B端组织。

在B真个流量诉求和C真个良好体验之间,微信坚定不移地选择先顾及后者。

 

对依赖微信生态创业、融资,还想做到上市的公司来讲,想在微信上分享流量红利,其实不简单。

 

比如小程序官方目前对消息推送功能仍有限制;比如小程序和公众号的关联功能上线很晚,而且到今天也有关联数量等诸多限制;比如微信对朋友圈里的小程序病毒营销、2维码营销的严厉监管。

 

张小龙是这么说的:

 

我们经历过公众号的进程,如果我们不是用特别侥幸的的态度,只会使得第1波进来的,滥用它的流量,作为1个流量红利来用,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作为流量红利来用的人并没有创造价值,它对我们的用户并没有好处,这个对平台是1种损伤。

 

云开发对小程序开发的大力推行,和微信对小程序流量、营销的谨慎态度,折射出了腾讯内部,各事业群、各部门之间在推动to B业务时的不同路径和思考。

 

从腾讯云的角度,它想卖出更多云服务,与云服务搭配的利用、开发工具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抓手,也是与阿里云、华为云等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式。云开发就是这类差异化的利用服务之1。

 

这类诉求和腾讯整体以往的to C产品群及其以日活、月活为KPI的内部评价标准有1定的冲突。

 

前段时间引发广泛讨论的《我如何成了腾讯架构调剂的炮灰》1文中的“她拍”小程序就是1个案例。

 

“她拍”使用了腾讯云服务提供的人脸融会技术接口,但这个接口实际上是腾讯内部的每天P图团队提供的。

 

依照她拍开创人王宏达的描写,每天P图在未通知她拍的情况下,对这项技术接口进行了升级,致使图片质量降落;随后,每天P图曾成心停止向她拍提供接口服务,王宏达认为这背后的缘由是每天P图想大力推行自己的小程序。

 

当王宏达与每天P图直接交涉,提出每个月给每天P图支付500万接口费时,对方的反馈是,“团体考核他们的不是收入也不是投资,而是新增和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

 

这让腾讯云夹在客户和内部供应方中间,两边不好做人。

 

据「甲子光年」记者了解,经此1事,腾讯云在管理技术接口上建立了更标准化的“授权模式”,之前是业务把接口和服务放到“云”上,具体的运营仍在业务部门;而“授权模式”意味着,各项业务会把技术和服务模块化、标准化以后,直接授权给云业务对外输出。这是腾讯云业务模式的1个重大变革。但她拍事件也难免在1段时间内让腾讯的其他B端客户心里打鼓。

 

而以腾讯成熟的C端产品的角度,它们固然天经地义地要保护得来不容易的市场。

 

每天P图要保护自己的DAU和新增,如果不是从整体战略斟酌,没理由用自己的技术去扶持竞争对手。

 

“异类”产品微信则要捍卫C端用户的虔诚度、体验和健康生态。坚持把to C放在第1位1定是微信的最大原则,这在腾讯整体更强调to B后也不会改变。

 

由于C端才是微信的基本面。

 

从产品原动力上是如此——微信满足人和人交往的需求,用张小龙的话说,微信是1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是“1个生活方式”的工具。

 

从商业成功上也是如此——如果没有C端用户对微信的粘性,没有大量人群在这个超级App上的聚集,其他的玩家如何分1杯羹?

 

没有“大程序”,哪来小程序。

 

04

 

微信的这个逻辑其实也能够推演到腾讯整体。

 

1个值得再想1遍的问题是,腾讯to B究竟是何种力度、何种方式的to B

 

当马化腾2018年在知乎上提出关于基础科学和产业互联网的问题时,当刘炽平在2017年底就喊出“不相信腾讯做不好to B”时,市场关注巨头的新转向,它变化的部份被放大,乃至被过度解读。

 

但从公司基因来讲,以往以相对纯洁的C端业务见长的腾讯在做to B业务时,其路径和逻辑肯定会与本就B、C业务2分天下的阿里不同。

腾讯云副总裁答治茜在今天下午的采访中说,腾讯公司的整体战略是“扎根消费互联网,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公司的重心还是在消费互联网,这是现在的大头,产业互联网是广阔天地”。

 

腾讯相对阿里做产业互联网的优势,就是在前端对C的触达;腾讯to B的独特路径是立足C端,进军B端。

 

而微信,特别是微信中的小程序是就是这1路径的重要抓手,是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会的关键。

 

答治茜进1步解释:在拥抱产业互联网时,要完成理想中的数字升级,基础设施必不可少,是基本载体。腾讯云做的就是前面的基础设施,帮助产业互联网搜集数据、处理数据,解决的是数字化工具的效力问题;

 

但光有基础设施不够,由于产业互联网终究价值的实现,还是要和用户的需求建立关联。微信就是这后面1部份,解决的是新的效力革新如何与用户需求连接的问题,这两个合作才是完善的配合。

 

腾讯to B,微信to C,在实操层面1定会面临复杂的诉求调和、部门协作。腾讯在这个进程中需要学习如何做好B端服务的流程和细节,但其整体战略上却是同1的。

 

以C打B,这可能就是腾讯给“B与C,2者可得兼?”的答案。

 

05

 

对C和B的关系,张小龙本人或许有更进1步的理解和希冀。

 

对他来讲,B和C谁更重要可能其实不是思考问题的角度,由于B、C终会归1。

 

多年前公众号平台的slogan——“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就体现了这类偏向。

 

在讲企业微信时,张小龙更明显地提到了对B、C界限的突破:

 

我们把企业的服务连接到这个人身上,带给微信誉户身上,就是这样1个感觉。这样1个情况底下,这个人就代表了这个企业的服务,这是企业微信将来要做的1个方向。就是让每一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并且由于人的背书使得客户对店背后的服务和人都会更加的认可1些。

 

这类思路实际上是在顺应并引导1个趋势:自然人和职业人的统1。

 

这两重身份如今是割裂的,作为自然人的个体有喜怒哀乐、贪嗔痴念,作为职业人的个体则可能要绞尽脑汁利用贪嗔痴念赚钱。

 

而未来随着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加速将C端、B端纳入1个连接更紧密、互动更频繁的大生态,B与C的分界将被冲淡,自然人和职业人的精神割裂将被调和。

 

微信团队就在贯行这类统1,张小龙说团队会经常提示自己,“我们就是用户,施加到用户身上的也会施加到我们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克制“己所欲,施于人”的展望。

 

因此,微信1直在用同1套价值判断对待C与B。这类价值判断的内核是他提的“理性的仁慈”

 

不论是B端组织还是C端个体,其诉求都有理性、非理性的辨别。

 

要尽数这类辨别是1个不可能完成的哲学困难,但也能够用1种化繁为简的方式来处理:回归常识。

 

“理性的仁慈”,就是满足组织和个体的理性诉求,引导他们回归常识的善意。

 

在B端,做生意的常识是通过给客户、用户创造价值来赚钱。

 

所以微信认为:只想弄流量生意的小程序是不健康的,不做原创的营销公众号是不健康的。1个好的小程序应当真正有用,1个好的公众号应当写些值得1读的东西,因而微信把原创保护做到了目前国内所有内容生态里的极致。

 

在C端,生活的常识是,有质量的交往是稀有的,生命时间有限,应当被慎重使用。

 

所以微信认为:过度依赖手机是不健康的,被无关信息打扰是不健康的。因而某1版本的微信启动页里写下了这样的话: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

 

对照微信和头条、抖音等以“没法自拔”为特点的产品,会发现后者是在直面并利用“本我”的客观存在;前者则在尊重并引导“自我”乃至“超我”的主观能动。

 

从这个意义上,张小龙有独裁偏向,由于他想告知用户甚么是好的,这是他的意志与用户意志和愿望的较量。但作为1个苏醒的产品经理,他又会时时摁住自己“强加于人”的展望。

 

所以作为个人的我们,或作为公众号运营者、小程序开发者的我们才体验到了微信如此多的别扭和克制。

 

但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喜欢才会放肆,爱是克制。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留言并且推荐给你的好友。

 

来源:甲子光年(ID:jazzyear)

 
标签: 微信 腾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最新重大改版!2024年微信问一问火力全开
    最新重大改版!2024年微信问一问火力全开
    前几天我还在吐槽问一问在微信生态是很鸡肋的存在……结果今天手机打开搜一搜的时候,我发现该页面的问一问板块,已有重大调整;但是我又换其他手机看还是显示旧版,说明目前应该还在灰度测试中吧。左图为旧版,右图为新版问一问界面这次改版体验了后,我认为
  • 2024年小红书玩法又变了!合规微信导流?
    2024年小红书玩法又变了!合规微信导流?
    你手上/团队的账号是不是因为严重违规,被封了好几个账号?你的账号是否经常收到平台警告:该账号存在交易导流的信息?你的笔记小眼睛是不是经常不超过200?是的,最近无论是来种草训练的学员还是身边朋友们做小红书都会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小红书拿免费客
  • 微信“问一问”一大波流量来袭,没完了是吧?
    微信“问一问”一大波流量来袭,没完了是吧?
    本文是全网最新、最全、最屌的微信“问一问”玩法详解+引流攻略!由于目前没人比老匡研究的更深入、彻底,说遥遥领先,毫不过分。之所以现在才聊“问一问”,是因为年底这个板块的数据,有肉眼可见的增长。注意,老匡不太迷信官方数据,每周观测,更直观、可
  • 闭门的微信公开课,讲了哪些视频号秘密?
    闭门的微信公开课,讲了哪些视频号秘密?
    过去每年开放大直播的微信公开课PRO,今年(2024)意外“闭门”,不再向业界公开。有工作人员在朋友圈中解释,是因为今年“公开课想要回归原点,忽略流量和热度,让公开课真正成为与开发者沟通的舞台”。尽管如此,每次公开课上释放的信息,却是业界关注对象
  • 微信“小绿书”流量大大大红利,来了!
    微信“小绿书”流量大大大红利,来了!
    微信“小绿书”,是公众号在去年2月份新增的“图文功能”,因为20张图片+1000文字,这种表达方式跟小红书类似,所以美其名曰“小绿书”。相信你一定在微信里刷到过,就这个东西,如图。但是,注意,这个小东西比小红书牛B一万倍,因为它打通了整个微信生态,
  • 小红书合规微信导流,规则变了?
    小红书合规微信导流,规则变了?
    小红书上有大量的“客资行业”,比如常见的婚纱摄影,家具家装,家政,不常见的还有一些小众的服务场景,比如帮你找个猫啊,帮你做个跟拍啊等等;这些非标产品,甚至需要线下沟通才能成交的行业,都被称为“客资行业”,这种行业在小红书上,营销方法是比较多
    01-09 微信导流
  • 微信视频号直播违禁词、违规画面及规范!
    微信视频号直播违禁词、违规画面及规范!
    大家在用微信视频号进行直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违禁词、违规画面,否则不光直播间会被限流,严重的会被暂停、关闭、封禁。今天师兄给大家分享微信视频号直播常见的违禁词、违规画面,有需要的朋友记得收藏。01视频号直播间违禁词与“最”有关,如最、
  • 2023企业微信私域养号、防封、解封技巧攻略
    2023企业微信私域养号、防封、解封技巧攻略
    2023年,企业微信依旧是企业做私域的首选。只要你稍有留意,会发现像星巴克、肯德基、喜茶等品牌,都在用企业微信搭建私域,挖掘价值。甚至有人说,只要做好企业微信,就能做好私域。也经常会有企业来问我们:企业微信是否要养号?怎么养号?被封了怎么办?针
  • 分享一个微信群发技巧
    分享一个微信群发技巧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微信群发的小技巧,或者是说是一个微信私域运营的基本常识。就拿我最近群发推广的早安励志公众号这个事举例。我的一个微信有6000多人,是我的一个主号,自己每天在经营的一个微信号。我现在要群发推荐我一个早安公众号。问题1:如果是你,
    11-13 微信群发
  • 让男人强让女人爽的生意:在微信里赚大钱!
    让男人强让女人爽的生意:在微信里赚大钱!
    什么样的行业一定要做私域?一定要做视频号?一定要上高客单价的直播?一定是关于人的,非标品的,直击人性痛点和爽点的。所有赚钱的生意瞄准的都是人性的弱点,都是贪嗔痴。如果你是做这类生意的,一定要把私域的朋友圈,社群,私信还有公众号全量的整合操盘
    10-09 微信生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