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到底要不要懂技术?

   2016-12-06 0
核心提示: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历,以及后来与诸多大厂、创业公司的优秀PM交流的心得,我觉得可以简单谈一谈:到底PM要不要懂技术?或者说,PM到底要懂什么样的技术?前段时间,我面试了一个国内一线门户客户端的产品经理,她是学计算机出身的PM,但是由于编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历,以及后来与诸多大厂、创业公司的优秀PM交流的心得,我觉得可以简单谈一谈:到底PM要不要懂技术?或者说,PM到底要懂什么样的技术?

产品经理到底要不要懂技术?

前段时间,我面试了一个国内一线门户客户端的产品经理,她是学计算机出身的PM,但是由于编程能力比较弱,所以做了产品经理。后来在工作中,有时和技术同学打交道比较费劲,所以自己吭哧吭哧开始学习SQL和PHP。

我不太认可这种直接去学习编程的方式,因为产品经理应该是很忙的,你的宝贵时间不该花在学习编程这件小事上。(多说一句,我也是学计算机出身,毕业于国内某最好的大学之一的计算机系。我并无贬低编程之意,恰好相反,我身边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

所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历,以及后来与诸多大厂、创业公司的优秀PM交流的心得,我觉得可以简单谈一谈到底PM要不要懂技术,或者说PM到底要懂什么样的技术。

1.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是怎么冒出来的

在我们的大学里,从来没有一门叫做产品经理的课程,也很少有专门的课程或者课题是关于如何做产品的。没错,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如果不是互联网老炮跑来忽悠,我们本不知道有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存在。

在软件工程的过程中,本不需要产品经理,反而对工程师的要求很高。

工程师需要将客户的需求,进行有逻辑的产品架构设计,然后基于产品架构进行自底向上的系统架构设计,最后映射到客户使用的UI界面,便是最终的产品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师需要懂得如何理解客户需求,懂得如何进行产品架构设计,如何进行底层数据库设计,如何进行系统各模块的设计等等,最后还要进行非常可靠的基于面向对象的指导思想的编程。而且整个过程还是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而非单一个体。这样一个繁琐的过程下来,逐渐衍生出了几个关键的职能岗位,包括产品架构师、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各级别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等。

大学里的《软件工程》课程中教给我们,在上个世纪,软件工程方法论确保了几乎所有软件产品的落地实施,特别是《人月神话》一书中,更是将这种方法论讲述到极致。

可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一切开始变化。

首先要变化的,是客户群体。

由于客户群体从清晰可见的甲方客户变成了捉摸不定的互联网普通用户,这就麻烦了,一下子捕捉客户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对用户体验要求的重视,工程师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产品交互设计、界面逻辑等细节的优化。互联网也逐渐对产品架构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产品架构可扩展性、开发速度、迭代速度、模块间复用能力、对外合作与开放能力越来越高。这样的一些列变化,导致互联网下的研发工程师难以应对多变复杂的变化。

于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岗位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对产品进行完整设计的角色,他背负着产品的架构设计、可扩展性设计、交互设计,甚至商业逻辑设计等使命。今天,产品经理应当被赋予更高的职能。

2.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首先要拥有的是框架思维

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最优秀的能力,是框架思维,而不是需求调研或者交互体验。

从产品经理衍生的过程来看,产品经理其实是从最优秀的工程师身上拆分出来的,一个专注于产品设计的角色。

我们看《社交网络》电影时,发现扎克伯格自己独立设计并开发了最早的Facebook(最初叫The Facebook),而张小龙也是最初自己独立设计并开发出了Foxmail。他们当时并没有什么产品经理帮忙,而自己就是个超级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他们明白产品应该如何设计框架,模块间的关系如何,如何进行后续迭代设计等等。

这些最棒的工程师都拥有的,就是在一开始就想好了产品应该如何向下发展,脑海中已经拥有了蓝图。

那么框架思维应该如何来理解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点:

(1)良好的产品分层与模块化设计

所谓产品分层与模块化设计,其实是基于产品系统框架来看的。我认为,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懂得你背后的产品在系统结构层面上是如何设计的,而这种要求并不需要你懂得如何编程,而是要理解逻辑关系。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简单的商城产品,它可能是需要分为三个大的层面来考虑的:首先是其最底层的数据设计,包括SKU结构的设计、角色数据的设计、其他相关数据,然后是中间层,包括订单模块设计、交易模块设计、规则模块设计等,最后是订单管理系统、商品搜索系统、商城系统设计、积分体系设计等等。

我们去看这个商城的时候,如果你只看到商城的交互界面,那很容易陷入到功能设计时逻辑思路不清楚,不知道优惠券和订单是什么关系,不知道商品复用与推荐系统的设计等等。

良好的模块间逻辑理解与设计能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研发同学打交道,而且还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的产品各模块间关系是如何确立的。

(2)良好的产品使用路径设计

有了模块逻辑理解之后,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行产品在交互使用中的路径设计了。

几乎所有好的产品,都拥有一条明确清晰的用户使用路径,而这条路径是基于流量控制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Slack,Slack中流量最大的地方一定是对话沟通,因为在所有的协同工作中,对话沟通频率最高,也是最灵活的部分。所以在Slack的产品设计中,所有基于第三方平台的任务提醒或者机器人提醒,都被融入到沟通中。然后通过沟通将用户流量导入到各个任务功能模块中。在Slack中,排名第二的流量部分,是通讯录,因为沟通的主体是人,而快速的找人是关键。所以,我们看Slack时便会发现,最容易找到的是聊天界面,然后是搜索人或者直接打开通讯录,最后才是各个任务功能模块。这便是基于流量来控制的一条产品使用路径。

你会发现, 好的产品路径也同时带来了一个好的用户体验设计

我们可以看到,产品路径的设计是基于模块间关系的,如何在各功能模块间建立良好的路径,必须有清晰可靠的框架逻辑支撑。想象一下,加入Slack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要扩展无限个第三方任务功能模块,那也就不会有这款产品如今的伟大。

我再举一个比较难理解的例子,但是恰好说明用户路径的重要性。

商城、社交、工具这些应用都有几乎一眼就能看明白的用户路径,可是门户App的路径是怎么设计的呢?

在门户中,最关键的是用户流量和多次转化率,也就是一个用户进来了,能连续阅读多少篇文章。所以在门户中,最关键的路径就是如何利用内容将用户留住。

一般有三种类型的内容会比较受人关注,一类是与自身相关的(比如自身兴趣点),一类是有趣的(比如社会热点),一类是显而易见的。这三种类型内容的展示,就是为了增强流量的留存,而后在每次阅读之后,遵循着三类内容的有序呈现,便引导了用户的多次转化。

如此,一条将用户流量进行留存与引导的路径便清晰可见。

在产品使用路径中,最高优先级流量的部分决定了产品的定位,比如微信最高流量的地方就是聊天列表,而支付宝却是各类支付通道。

良好的产品路径设计,会协助你将各个模块间的关系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产品向后迭代最重要依据。

(3)良好的商业思维设计

最后谈一个点,就是商业思维。说白了,就是你做的产品在整个企业或者团队的产品矩阵中占据何等地位,又是如何为其他产品带来益处的。

一种模式是产品的功能属性,也就是你所做的产品可以成为一种SDK,为其他产品直接提供能量支撑;还有一种模式,就是你本身是一个平台,可以在体系内孵化或者融合其他产品。

要能达到以上这两点,必须是产品已经拥有良好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完善的路径设计,否则你的产品只能自己苟活,无法产生更多的附带价值。

另外,什么是业务模式

无论是To C还是To B的产品经理,你最终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功能而已,而是要搭建一个生态结构。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多边群体,作为产品经理,要明白你所在的企业究竟是靠什么业务在支撑整个生态。

比如百度,它是通过连接网民、网站内容、广告商 这三边,来构建了一个基于搜索引擎功能的生态结构。产品经理站在产品的背后,要看到的是自己所做的功能是处于生态的哪一个部分。

为什么要懂得业务呢,是因为你最终要成为更优秀、责任更大的产品经理,而不是永远在做需求分析、用户体验优化这些事情的小朋友,你越早有这样的思维模式,就越对未来做好准备。

最后,说给非理工科专业出身的同学

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一定影响你未来从事哪一个岗位,或者你可以变得多么优秀。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能力。

许多优秀的产品经理本就是学文科专业出身的,但是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框架感,使得他们在产品设计中很明白自己所做的产品在哪一个维度,也很明白自己是如何进行产品后续迭代设计的。

学文还是学理其实未必最重要,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大局观。多读书,收获一定更大。

本文由 @帅帅的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签: 产品经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卓越产品经理的五个流派
    卓越产品经理的五个流派
    近二十年是中国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产品经理是其中颇具光环的职位。很多走在产品经理成长之路上的小伙伴们常常在思考,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产品经理?对此,我观点是,兵无定势,水无常形,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大家可以先“照镜子”,找到
  • 我用这道万能面试题,刷掉了60%的产品经理…
    我用这道万能面试题,刷掉了60%的产品经理…
    每次面试,我会让候选人先做自我介绍,然后问他:“ 你做产品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看到这个问题,你是不是觉得很普通、很常见。实际上,大部分人答不好,至少能帮我快速刷掉一半以上的候选人。这是为何?我给你拆解拆解。每次问这个问题,我多么期待
  • 2万字详解!产品经理面试真题大全
    2万字详解!产品经理面试真题大全
    2020年,筛了2400份简历,面了100来个产品经理,帮助了20多位同学找到了新工作。这里就用这篇文章,分享一些关于面试的思考和积累。接下来主要从10个方面分享,共82题。01 面试前的准备1. 我要找什么行业的工作求职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行业。首先明确一
  • 一位高级产品经理的高效工作流闭环
    这篇文章分享自己的工作流搭建过程,解答读者疑问。提问:花生酱好,最近研究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相关的知识,但发现即使列好清单,待办量级仍然很大、很难完成,最后堆了很多待办在清单里,工作依然混乱,想问下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该怎么办?这个朋友的状态很
  • 人人都不想当产品经理了
    进入2020年,许多产品经理们发现,曾经也是天之骄子的自己,找不到工作了。 媳妇儿出门上班了。看着门关上,做了近10年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的于益虎卸下一口气,松弛下来,接下来的几天,他都会在家里呆着,“吹着空调,溜溜狗,想玩就玩,想睡就睡,想吃就吃
  • B端产品经理,如何构建企业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产品经理技能之一,我们可通过构建用户画像分析客户、了解客户、挖掘需求,提高转化率和复购率。那么该如何构建企业用户画像呢?本文笔者结合相关例子与图表介绍了构建企业用户画像的三大步骤。工厂为什么需要ERP系统、WMS系统,而不需要收银系统?
  • 互联网产品经理必看的书有哪些?
    文前说明网上推荐的产品经理相关的书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大部分一推荐就几十本,也不知几本是自己看过,几本是听来的。懂得原理就容易懂得一切,我这里只推荐几本最基础最入门的我看过的经典。每个产品经理所从事的具体产品领域、所面对具体团队配置和资源都是
  • To B 产品经理,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最近有人问我说:中哥,作为1个B端产品经理怎样能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呢?很多初入To B行业的产品经理,在产品经理改变世界梦想的感化下,读了大量产品经理有关的书:《启示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户体验的要素》、《Dont make me think》;Axure原型
  • 用户端产品经理和后台端产品经理大任在身,我太
    本文是我过去两个月工作内容的回顾总结,和1点小经验的输出。笔者目前就职于1家做儿童机器人产品(嗯,其实就是带屏幕的玩具兼教具)的公司,此前有过两年多的用户端产品经验,后台产品经验为0。1、起:自己的需求自己做我们的儿童机器人要上线1套多级架构的
    10-09 前台后台
  • C端和B端的产品经理,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都要做什
    生命周期这个概念,对大家而言其实不陌生,世间万物均有其各自的生命周期,比如1家公司,比如1个产品。常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时间,成熟期,衰退期;而对应到产品生命周期,我觉得C端和B端在整体相同下,又会略有不同。相比于C端产品的低门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