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运营的界限及其他

   2016-10-01 0
核心提示:市场还是运营读者这样留言:亮哥,刚毕业进了一个o2o创业公司,校园自行车,说是运营,其实更偏市场商务。最近也慢慢清晰了自己的定位:用户运营,去通过各种方式拉新维护用户,可以策划一个活动跟进执行,分析。但现在好多公司运营岗位内容却更偏市场。想亮

市场与运营的界限及其他

        

市场还是运营

        读者这样留言:

        亮哥,刚毕业进了一个o2o创业公司,校园自行车,说是运营,其实更偏市场商务。最近也慢慢清晰了自己的定位:用户运营,去通过各种方式拉新维护用户,可以策划一个活动跟进执行,分析。但现在好多公司运营岗位内容却更偏市场。想亮哥推荐一下目前合适的互联网行业

        这已经算是挺想得通的同学了。

        上周六在阿仁,也有创业者问出类似的问题:

        感觉市场和运营的界线不是特别清晰,经常会打架,美国互联网里也没有运营这个职责,那么,怎么区分两者的界限?

        实话实说,运营的职责其实是从产品和市场的职责里挖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一项工作。

        运营会涉及到部分传统的市场工作,也涉及部分产品的工作。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中国互联网有它非常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性就是,中国的互联网创新都集中在模式创新,而模式创新,不是依赖产品和市场来完成,而是通过运营来完成。

        亮哥通常讨论的,是「小运营」,而商业里,有另一块叫做「大运营」的东西。

        如果与传统行业对标,互联网市场部应该对标品牌部,而互联网运营部就应该对标销售部。

        市场部肩负的职责,通常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寻求外部合作与外部资源上;

        运营部肩负的职责,通常是围绕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时长,增强感知,提升用户活跃与用户转化。

        所以,两者之间,看起来没有界限,其实却有明确的分工。

        市场和运营分割清楚的关键是二者要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如果发展目标趋同,那么就会打架,并且责任永远分割不清。

        落到读者的提问上,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分割方法,但也存在分割不清晰的地方,我们无法祈求我们所挑选的公司的分割职能的方法如自己所愿,那么只能挑选我们认为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找到前进的路线。

        对于这位提问的读者来说,他找到的方向是用户运营方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年,我就曾经在一个回答里写过:

        任何工作都可以为你带来收获,哪怕是扫大街,时间长了你也会知道怎么扫地比较省力,怎么扫比较干净。在任何一种杂活的领域做到最佳,并总结出理论,你就是专家。

        逻辑应该适用于很多场景了。

        之前有一些应届毕业生读者询问,觉得自己的工作比较杂,感觉好像做个运营怎么那么像客服。

        譬如:

        亮哥、你好!(没错,就是很硬地打个招呼)其实是有个状况想问问前辈的看法。本人女,毕业工作1年半,从事K12在线教育行业运营工作(打杂),不希望打杂一辈子正在考虑换公司转产品。前领导线下教育专家,现就职于大厂,教育核心产品。希望我过去他团队,但是具体岗位他三缄其口,或者其实,也说不清楚可能并不是互联网产品、运营岗位。总结一下:左手边是大平台更好的待遇,但是岗位可能不一定合适。右手边转岗前途未卜,在新岗位是否合适,未卜。(如果你看到,不忙,想吐槽或者想指导,please!come on!)

        还有这样:

        你好,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一个运营专员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一年多了,现在有点迷茫,觉得没怎么学到运营的东西,有些事情还是无处下手,我主要负责的是解决一些保洁师的问题,运营的是保洁师,现在真的是很迷茫,想要提升自己,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请指导一下,谢谢亮哥

        类似这些问题,其实指向的都是同一个问题。

        其实这样的问题之前亮哥是真的回答过,复制如下(因为我觉得贴链接可能你们也未必会点过去):

        阿虎2006年和一批同学一起招进公司的客服。

        和阿虎一起的同学里,有人是管培生,轮岗轮了半年多,经历了2个项目组之后,急忙闪人。

        理由是:为什么管培生和打杂一样,项目组换来换去,岗位也变来变去,入职半年,工资没涨,却被淘换了2家项目组,自己做的事情,做完了似乎功劳就被老大收了,没有归属感,还是走吧。

        阿虎没有同学的好运气,他就是个电话客服,每天从早9点上到晚9点,做一休一而已。

        和阿虎对接的是某几个游戏项目组,阿虎的工作就是负责接听这几个项目组的用户来电,不管用户是来咨询问题,还是来投诉骂娘,都得处理掉。

        话术都是那些话术,阿虎了然于心,所有同组的客服们都只是想混混日子,电话来了就接,咨询来了就根据话术处理,投诉来了,流程转接到项目组,但是阿虎却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虽然彼时阿虎并不知道这种想法贯彻下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但是阿虎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这些事。

        什么事儿呢?

        阿虎会把自己每天处理事件号给记录下来,然后到了吃饭、休息的空闲时间,就用这些事件号去查询客服事件,然后分门别类:

        A游戏今天有30个投诉,12个是活动奖品未到帐,4个是更新不了版本,3个被盗,还有1个投诉NPC不见了;同时有20个咨询,18个来问领奖规则;2个来问boss刷新时间……

        B游戏有10个投诉,全部都是针对新版本删除了自动寻路功能的吐槽;还有3个咨询,询问啥时候可以把自动寻路功能给弄回去……

        C游戏有1个投诉,账号误删要求找回。没有咨询。

        日日如此。

        一年之后,阿虎写了一份对几个游戏项目组的建议,交给了和自己对接事件处理的游戏策划。

        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月后,阿虎进入了其中一个项目组,并且直接负责活动的审核和游戏版本控制,算是个主管。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

        你可以说我灌鸡汤,但这件事情是千真万确的发生了,当然,这样的人或事可能有些少,但别人获得了真切的机会,那么就有复制的可能性。成功不能复制,但方法可以复用。

        

数据分析是一件具体的事儿

        读者说:

        亮哥,有一些工作的数据分析和普通的数据分析不太一样,比如我是做高速公路互联网支付的,在这里似乎留存和日活好像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高速通行不是用户日常必须的行为。这个如果做数据分析我需要从什么纬度去做呢?

        这位读者提的很棒,点出了数据分析是一件需要解决特殊矛盾,而不是普遍矛盾的工作。

        但是提一个建议,数据分析是「维度」而不是「纬度」。

        说回来,留存和日活确实不能做为高速公路互联网支付的标准,但是有其他的数据,我先瞎说一下:

        1、明确你的分析目标

        2、选择分析所需数据项

        假定,我要想了解有多少人是高速通行的常客,那么我就看复购率,一定周期内(30天、60天、90天、180)重复付款的人有多少,都是谁,集中在哪些时段。

        这样,至少对于这些常客,我大概了解他们走高速同一路段的频次和时段。下一次,我就可以考虑~~

        卖!广!告!

        假定,我想要了解有多少去的最远的客人都是谁,那就看在我能覆盖到的范围内,支付金额最高的人又是谁。虽然可能没啥用,但也许,我可以玩~~

        大!数!据!报!告!

        然后做点小营销。

        其实,这些都是基于你的目标和可分析的数据来的结果。

        因此,数据分析永远都是建立在实际应用和场景中。

        作者:张亮

        来源:张记杂货铺

 
标签: 运营 市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红书初阶运营指南
    小红书初阶运营指南
    近一个月在运营小红书账号,特别是近一周,数据反馈不错。首先,声明没有万+点赞、万+收藏和万+关注。仅是内容颇具“网感”、数据有了正反馈。喏,下图就是99+的证据(我发誓不是网图且是一天的数据),让我特别想上来聊一聊小红书的运营。一、如何选择内容?
  • 10个社群9个死!社群运营还有救吗?
    10个社群9个死!社群运营还有救吗?
    瑞幸咖啡的社群、私域运营,常被封为行业内经典封神案例,因为人家的运营每天在社群发点券,就能撬动单日39万杯以上的可观成交量。不论是茶饮行业、电商行业、知识付费、航旅行业等,我看过不少玩私域的朋友都在效仿瑞幸的社群运营方法,试图复制这套社群模式
  • 一点点小厂方法论
    一点点小厂方法论
    身在小厂的同学总是忍不住吐槽自己:虽然是多面手,但感觉自己毫无竞争力。即便大厂的同学调侃自己只是公司的螺丝钉,但至少环境比自己好,资源比自己多,工资比自己高,也见过世面。更主要的是即便是螺丝钉,至少在某方面有拿的出手的专业能力。小厂的同学羡
    05-28 运营方法
  • 小红书运营必知的四象限法则(含3个投放费用测算公式)
    小红书运营必知的四象限法则(含3个投放费用测
    “我的产品终有一日也可以冲到赛道TOP1,我的心血一定会被所有人看见!”是很多品牌人的梦想。所以很多品牌创始人一旦“学”到了所谓的成功案例背后的打法,就会立马跃跃欲试,宁可倾其所有也要尝试一番。他们觉得这次获得的信息,一定就是那个能让自己成功的
  • 用户运营和会员运营的区别在哪?2分钟摸清!
    用户运营和会员运营的区别在哪?2分钟摸清!
    最近有圈友来私信,“收到会员运营offer,但最想做的是用户运营,要不要去?”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理解:用户运营和会员运营的区别在哪?以及哪一个更有利于和匹配你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人说,用户运营往往包含会员运营,而会员运营只聚焦会员运营,以及运营
  • 小红书店铺运营指南
    小红书店铺运营指南
    在去年,小红书开店似乎还是个新鲜事,但在2024年,再提起小红书开店,人人都觉得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这源于很多商家渐渐的从心里认可了小红书的商业价值,也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一些新的机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红书“新商家”很多很多,尤其是想入驻却还
  • 吐血整理|运营总监应该关注的19个产品指标
    吐血整理|运营总监应该关注的19个产品指标
    在本文中,我们分享了一些常见的的产品指标和 KPI(关键绩效指标)供大家关注,包括:产品采用指标产品参与度指标产品健康度指标第一类:产品采用指标监测产品采用指标,有助于了解用户从注册都到转化的情况。不仅适用于产品本身,也适用于产品中的特定功能。
  • 谁说会员运营不重要?
    谁说会员运营不重要?
    你是否发现:随便找一家品牌,都在做会员运营。可对用户来说,有些会员权益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虽然我一直从事用户运营的顶层设计和落地工作,但随着手头操盘的私域会员运营项目越多,特别在协助一家本地生活餐饮品牌搭建私域会员体系时,我对“会
    03-31 会员运营
  • 6000字长文,解析2024年小红书运营趋势
    6000字长文,解析2024年小红书运营趋势
    对于所有想在小红书获取流量、获得影响力、拿到变现结果的创作者而言,或许我们要了解小红书这个生态、了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持续拿到想要的结果。我陆续研究小红书1年,做过一周引流600+的同城交友内容、做过千万播放的原创爆款模型、也做过变现
  • 公关进入用户运营时代
    公关进入用户运营时代
    两件事,网上火了很长时间。一是,娃哈哈集团和农夫山泉两位老板之间的纷争。从早期创业故事争执不休,到现在连东方树叶、水质量等乱七八糟的事都被扯进来了。更离谱的,居然有人把瓶盖P成日本国徽的样子,网上一片调侃声说“文化侵入”,让人哭笑不得。另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