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网络谣言的成因及分析

   2016-05-17 0
核心提示:在《诗经·郑风·将仲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没错,这就是“人言可畏”成语的出处。而“人言”中的谣言却

在《诗经·郑风·将仲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没错,这就是“人言可畏”成语的出处。而“人言”中的谣言却在今天借助着新兴的网络技术获得了更加肥沃的生存土壤。

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网络造谣事件”,词条排名在最前的就是2013年发生在北京的“8·20特大网络造谣案”,从张海迪入日本国籍,到雷锋生活奢侈,从“7·23”动车事故外国人获天价赔偿,到红十字会强制捐款……这些曾经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谣言,都出自当时的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员工——红极一时的网民“秦火火”等人之手。由此可见网络造谣的破坏力和影响力非同一般。那么又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谣言呈现在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面前呢?我想有如下这三点原因。

利字当头 为博眼球经济

眼球经济是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在现代强大的媒体社会的推波助澜之下,眼球经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活跃。而网络谣言就是眼球经济的衍生物。随着微信微博的普及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从网络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当信息泛滥成灾,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很可能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具有很大“爆点”的新闻就更加具有抓住人们眼球的能力。

譬如,在2013年的10月份,一则绑架小孩卖器官的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文章写道“最近漳州大街小巷有一批安徽河北牌照的专修楼房漏水面包车,窗户黑黑的,外面看不到里面,其实是‘拉娃娃’的,据外省抓住的人交代,他们趁大人不注意,把娃拉到车里,一些用来卖钱,一些拿去卖器官……”引发了朋友圈的转载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恐慌,后经证实该消息在当月的15日已在西宁、宝鸡、台州等地流传,均被证实为虚假信息。该消息被人恶意将地点改为漳州后在当地居民的朋友圈广为传播。后经警方调查证实发布此条虚假信息的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凭借此条虚假信息被大量转载,公众号从中获得高额的广告费收入。

相似的案例还有多起,其中还有在虚假信息中植入扣费电话的,总而言之此类谣言发布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现实利益,例如广告收入,恶意的电话扣费收入等 。

恶意发布 破坏社会和谐

除了为利益所驱动的谣言类型,我们还不难发现当今国内还存在着许多反动的势力,他们在网络上恶意散布谣言,企图引发社会的集体恐慌,试图达到分裂国家,引发地区不稳定的不良动机。他们可能是一些发自仇视国家心理的个人行为,而更多的分裂谣言的发布者却是有计划的组织行为。可能是被人恶意利用的国内组织,也可能是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此类消息往往能够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对国内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造成很多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2014年“7·28”莎车县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和“7·30”喀什市爱国宗教人士被害案等案件发生后,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的唆使下,境内外“三股势力”更是使出他们的浑身解数,歪曲真相,甚至不顾众所周知的事实,蓄意制造谣言:一说是斋月期间群众正常聚会,派出所去核查,他们没有理睬,警察就开枪了;另一说是去年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遇难者家属忌日搞聚会,公安前去处置引发的。随之,短信、QQ群、微博、微信朋友圈开始滋生各种版本的有关恐怖信息谣言,并且愈演愈烈,对于民族团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导致民族分裂的导火线,后果不堪设想。

无知无畏 满足猎奇心理

还有一类谣言,他们的发布者既不是为利益所驱动,也并非出于某些有组织的社会团体恶意破坏社会稳定的目的。他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出于对于网络这块“法外之地”的大胆挑战。比如在2011年3年因为浙江省杭州市某电子数码厂一名网名叫做“渔翁“的普通员工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疆有影响,并一直地传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友人贮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而在全中国大中小城市引发的“抢盐风波”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引发了一次据有代表性的“国民笑话”。后据警方调查,网民“渔翁”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他发布此条消息纯属一次出于无知的个人行为,但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消息却让全国上下都为之“疯狂”了一次。

当然,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的目的还有很多,以上是我所认为的最主要的三点原因。随着国家针对各种网络谣言散布的立法工作的加强,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也愈发的得到的法律的监管。对于那些恶意散布谣言的行为,我们作为中国广大网民中的一员也要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擦亮自己的双眼,学会在互联网信息的海洋中寻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在4月19日由习主席主持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我想,对于网络谣言的整治也是网络空间得以风清气正的必由之道。(青岛滨海学院 姚雪婷)

 
标签: 舆情公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