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广电三轮改革欧阳常林做了什么?

   2015-06-30 0
核心提示:欧阳常林现在的身份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创意与新媒体运营研发主任,虽然业内还习惯叫他“欧台”。欧阳教授3月30日入职中传后的第

欧阳常林现在的身份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创意与新媒体运营研发主任,虽然业内还习惯叫他“欧台”。欧阳教授3月30日入职中传后的第一场讲座就吸引来1500人。从业40年、担任台长18年,欧阳常林至今仍是传奇人物,并没有因职务的变换而降低关注度,因为他是中国电视史上不能越过的一个重要章节——

最近被带走协助调查的克顿传媒老总吴涛,对于改革曾有独到的见解。他说:

改革可以分三种,一种是前瞻式改革,意见最难统一,舵手压力最大;一种是顺应式改革,潮流来了紧随而行,做到极致就行;最后一种是被迫式改革,从上到下可以形成最大共识,但这个时候往往不成功则成仁,成本最高。

吴涛认为,湖南广电第一轮改革是顺应式改革;第二轮改革是被迫式改革——湖南卫视当时都发不出工资了;目前的第三轮是前瞻式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无论对于当年的欧阳常林还是现在的吕焕斌来说,都有很大压力。

什么都没有给,又什么都给了

要讲湖南广电改革的故事,还得从1992年说起,那是一个属于市场经济的“春天的故事”。邓小平南巡之后,引发全民疯狂的除了房地产和股票,还有“南下”和“创业”两个著名词汇。当年无数的党政干部、知识精英下海经商,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个体工商户遍地开花,内地企业家甚至有“九二派”的说法。也是在这一年,刚刚与琼瑶合作拍完《六个梦》的欧阳常林建立了华夏电视国际合作公司。1993年,魏文彬在将湖南省广电厅和湖南电视台一肩挑之后,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第一轮改革。

魏文彬当时所力推的改革,目标是“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不过,他的改革似乎掉进了僵局,一直推进不下去。魏文彬在不少场合也总结说

湖南电视台已经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必须办个全新的电视台来刺激刺激,才会从黄粱美梦中惊醒。这也就有了建湖南广电的“深圳特区”试点的想法。

刚开始跑审批时,魏文彬想学习上海的东方电视台,叫“南方电视台”。广电部却将这个“番号”给了广东。魏文彬只好改叫湖南经济电视台,然后去上海考察学习,因为当时上海广电的收入大概是湖南广电的10倍。

考察团的成员有可能就是组织上考察的对象。成员里面,欧阳常林最让人意外。他只比魏文彬小2岁,43岁还只是科级干部,论资排辈是不可能有机会的。

可是,这却又在情理之中。

华夏公司当时员工总数不到10人,却一度占当时湖南广电下属公司上缴款总数的七成。在马栏山大搞建设的魏文彬没有钱,只能给一纸批文。这个人必须要白手起家创业,甚至自己借钱、垫钱,但办好电视台之后资产得归公。所以,论资排辈是自寻死路,市场和业务能力才最需要考虑。

用欧阳常林的话说,他是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台址,三缺人才”中开始办湖南经济电视台的。魏文彬后来说,我当时对欧阳常林是什么都不给,可又什么都给了。什么都不给,是指办公室、设备、人、钱都没有;什么都给了,指的是完全放权。

魏文彬将自己对欧阳常林的提拔视为生平最大胆的一次用人,但这也是因为信任。魏文彬有一次出差北京,去欧阳常林的剧组探班。当时,他们正围着一部邮政车改的餐车准备午餐。魏文彬上车一看,座位全拆了,车内支着一个大锅灶,旁边是三个大铁桶,一个盛饭,一个盛菜,一个盛汤。车窗和车门都关不严,用糊着的报纸挡住灌进来的风沙。

欧阳常林向魏文彬介绍说,剧组开到哪里,餐车就跟到哪里,一起跑遍全国大江南北,都自己买菜做饭,既省钱还卫生。

如今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已经开始制播分离,而电视剧早已经制播分离,是市场化最彻底的节目类型。不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电视剧业也还是处在完全自制阶段,然后各省的电视台“以物换物”,当然也就没有民营影视公司,也卖不了版权。因此,欧阳常林他们最初是当包工头,靠帮着琼瑶省制作费赚钱。他们团队的人虽然都是名牌大学高材生,却分别在河北承德军马场看马,来往于火车站买票接人,运输道具搬运行李,因此被戏称为“北大的马夫,武大的票夫,中大的伙夫”。

琼瑶来大陆拍摄电视剧,本就也有省钱的目的。明星的住宿费用省不了,所以,欧阳常林和他的战友不得不从剧组的牙缝里抠钱出来,自己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在宾馆外面吃饭。因为宾馆有时候不让带饭进去。他们从剧组去北京城办事,经常骑着自行车跨越城市,这样省下钱还得上缴电视台一部分,公司留一部分,然后发每个人的奖金。而后来属于个人的奖金又全部没有发,被欧阳常林拿去创办湖南经视,成国家财产了。

魏文彬没有说话。欧阳常林当时还以为嫌他们买车很奢侈,又赶紧补充说,这是从常德买来的二手车,一路从湖南开到北京,中间还开到过扬州,因为接近报废,所以价格特别便宜。

魏文彬后来说,我哪是嫌他花钱,我是看得心都在痛。都说他们赚大钱,看见才知道省钱省成这个样子,可每年给公家交钱却几十上百万,一点不含糊。我就觉得这个人值得用。

电视剧业有现金交易的市场化开始于1992年。欧阳常林找银行贷款50万元,成立了华夏公司。但是他当时不敢“跳出体制”,所以华夏公司没用湖南电视台一分钱,却依然是台里全资所有,播出权也无条件给台里,每年还上缴大笔利润,唯一的要求是保留他们的电视台编制。不敢冒险当然也有欧阳常林本人的性格原因,就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缺乏魏文彬那样的魄力。

华夏公司后来还发生一件事。他们跟琼瑶合作的电视剧《烟锁重楼》通过杭州一家代理公司卖出播出权,大概170万元。代理公司的经手人如今还是业内著名影视制作人,他们只付了首款,之后尾款再也没有给。华夏公司把那家公司告上了法庭,官司打赢了,可对方赖账,申请破产,那笔钱还是没有追回来。但是因为之前给湖南电视台汇报利润时计算进去了,于是,欧阳常林老老实实借钱交了台里的款。

欧阳常林手里的剧都囤着,华夏公司的人年底提成、奖金都没有发。欧阳常林相信市场行情要大涨价,春节过后半年,果然1集电视剧的价钱从6万涨到了10万元,接近翻了一倍。副总经理刘向群带着20集《新月格格》来到经济最发达的广东,获得了近200万元收入。然而,湖南经视的筹备,还是让员工的奖金没有发。

欧阳常林一开始不想参加公开竞聘,他觉得自己电视剧拍得好好的,目前正遇到行业的春天。从《梅花三弄》拍完开始,全国电视剧买卖市场已经基本形成。那时华谊兄弟、华策等影视公司都没有成立,他们是国内最市场化的影视公司,只跟琼瑶就已经合作了11部电视剧,并拥有大陆版权。摆在华夏公司面前的,是一个迅速跑马圈地成为行业标杆的机遇。

但是,欧阳常林还是被魏文彬说服了。

魏文彬最后还承诺说:厅里会给300万,但只能算借;赚到钱的每年上缴一半;除了导向和交钱,我什么都不管。

湖南省广电厅的借款实际上迟迟没有到位。欧阳常林天天去请示工作要钱,最后没有办法了,也只能把华夏公司账上的经营性收入,以及包括自己和员工的奖金、承诺的提成,全部一起200万元连同公司都划归了湖南经济电视台。若干年后,这笔钱全部变成了国有资产。

这种账务的混乱,也因为湖南经视当时所有资金都靠欧阳常林个人在腾挪借贷,也就没有形成程序。许多人都喊他“欧老板”,他确实是像老板一样当自己的事在拼命,但这不是西方,或者办一家企业。实际上,他当然不是老板。

欧阳常林这种工作方式,往往会亏待自己和身边的伙伴。他本来没有权力代替别人进行这种处理,也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这样大公无私。这种利益关系处理的不足,还有人际关系上的一些不近人情,当然最后会成为他做事的阻力。

200万当然也不够,湖南经视也没有任何资产,当时还没有银行信他们手中的《婉君》《梅花三弄》等影视版权可以抵押。欧阳常林从工行到建行跑了一圈,处处碰壁。他最后不得不通过一个同学来找贷款。这个同学倒是相信电视剧版权能卖不少钱,可也知道他们的困境,所以开出了天价条件:中长期贷款可以,贷款1000万可以,但利息20%。

欧阳常林只能答应,他没有别的选择。

后来,湖南经视新闻、综艺全面开花,自制剧《还珠格格》火遍亚洲。好日子还没有过两年,欧阳常林又立刻被调去发不出工资、贷款几亿的湖南卫视。

湖南卫视,当时人称“饲料台”,放着猪饲料和武术广告上了星。

某种程度上,欧阳常林是一个劳碌命。

用做电视剧的经验运营电视台

湖南经视的破局,被人们视为倒推湖南广电的第一轮改革。1995~2000年的湖南经视,还被视为电视湘军的黄埔军校。尽管最开始,他们的学习榜样是在沿海,是在江浙上海,但欧阳常林接手之后,更多是用生产电视剧的理念、机制、方式来运营电视台,尤其深受琼瑶电视剧理念的影响。

在剧组,制片人管钱,导演管艺术。欧阳常林把这一套拿到电视台,成了“制片人负责制”,财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大型节目则是“制片人和导演并行制”。

琼瑶剧追求唯美,男女主角注重外貌,而当时国内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追求字正腔圆和经验丰富。欧阳常林将“新闻播音员”概念改成了“新闻主播”,大量使用青春时尚的年轻人作主播。

电视剧要做包装、宣传、预告片,欧阳常林拿到电视台也同样如此。

同样,电视剧要生产明星偶像,欧阳常林也想有自己的明星主持人、明星记者、明星制片人。

值得重点一提的是当时的制片人中心制。在欧美的周播剧中,负责整体项目方案和试播集剧本的创作人有中心话语权,而在琼瑶剧中恰好也是如此,琼瑶有实际的话语主导权,演员改一句台词都可能要打电话到台湾征得同意。因此,湖南经视的制片人中心制也绝对不是一个形式,而是真正给予财权和用人权。这在今天看没有什么,在当时却是领风气之先。

当时,湖南经视还组团去各省的电视台考察学习。他们的人在某家以“改革”知名的电视台参加策划会,开会有一段时间了,湖南经视的人依然没有看见接待时曾见面过的台长。上午没有看见,下午没有看见。于是,有个经视的人就很奇怪地问对方:你们台长呢?怎么不来参加策划会呢?

那人回答,台长怎么能参加这种会议呢?我们普通员工平常都很难跟台长说一次话。

在湖南经视,这是不可以理解的。从台长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工作。欧阳常林几乎次次策划会都参加,所有事情亲自盯落实执行,超过2000元的账自己要看一下。不只是强调新思维、新高度,从台长到普通员工,每个人还都要更努力。当时去考察的人就说,我们会在三年之内超过他们,他们会倒过来向我们学习。

欧阳常林真正的老师是琼瑶,他们之间是绝对信任的关系。湖南电视台不肯出一分钱,那没钱可以出力,电视剧拍完,琼瑶依然把大陆版权给欧阳常林。欧阳常林要免费给湖南电视台播出,那是欧阳常林的事。

1988年,36岁的欧阳常林还是湖南电视台普通记者,琼瑶一直拒绝他的采访。最后,欧阳常林“千里追琼瑶”,带着琼瑶衡阳老家的视频带子得以成为忘年交。

1996年,创办湖南经视当年实现盈利的欧阳常林已经可以出资金了,也第一次跟琼瑶提出,能否以大陆市场为主拍一部电视剧,用大陆演员主演,主创团队也组建大陆、台湾双团队,他们可以投资。这就是后来大红大紫的《还珠格格》。欧阳常林想借此培养自己的电视剧自制团队,琼瑶依然一口答应。

尽管琼瑶认的是欧阳常林,但客观上对湖南广电的发展有贡献。湖南卫视是一手拿着“超女快男”,一手拿着《还珠格格》,走上了省级卫视老大的宝座。历史无法否认,当然,琼瑶于正案中的故事是另外一回事了。

湖南经视“一年等于十年,两年等于二十年”

当年的湖南经视是一个新人居多、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团队。在外人看来,他们毫无电视经验,除了理想和热情,几乎什么都没有。就算欧阳常林自己也是个新人,从没有管理运营过一个电视台。因此,很多人都在怀疑,欧阳常林拉着一帮在老台被边缘化的人和一群新兵,能够搞出什么来?简直是瞎胡闹!

即使湖南经视内部的人,也估计这支队伍成熟并且出成绩要3~5年的时间。

自然,按老台的游戏规则来玩,他们也只有死路一条,欧阳常林只能“不创新,毋宁死”。

湖南经视的“创新”和“高起点”几乎是全方位的,在内地几乎所有电视台都停留在计划经济事业单位的情况下,湖南经视先天要适应市场化,因为他们没有一分钱财政拨款,从一开始就不但要自负盈亏,还背负上千万的贷款。并且,从台长到每个人,都是通过社会公开竞聘进来的,这至今也很少见。

那时湖南经视的工资福利很低,没有加班费,从电视台到个人的前途都不明朗。但是,在经视创业最艰苦的这段岁月里,尽管大多数人或许多少曾有过离开的念头,却很少有人真正选择离开。激励所有人“吃苦,耐劳,霸蛮”的,大概不是欧阳常林这个领导,而是这个平台所凝聚的理想和精神。他们很想做出一些新东西,并且证明这种“与众不同”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忠诚于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远比忠诚于共同利益或者个人要更可靠持久。

湖南经视的人说,他们当年立下决心,要干掉传统电视官僚主义的机制,干掉新闻成旧闻的弊病,干掉综艺节目的枯燥无趣,干掉高高在上的媒体面孔。

这是湖南经视当时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在拼命,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创意。然后,每个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遇见事情往前冲。在经视的各种策划会上,时刻都能见到拍案而起,时刻都能看到脸红脖子粗,有时候连台长也照样不认。但是,他们的吵架不同于任何地方,他们不为了利益,不为了职务,不为了个人恩怨。君子和而不同,他们为了观点,为了自己的想法。

当时,有人就编段子概括说,“经视人起得比鸡早,忙得比蚂蚁欢,挨骂比猪多,干得比驴累,心情却比阳光好。”

这是一种很文艺、很民主的工作氛围,虽然日子清苦,却是许多知识分子理想中的那种环境。很多经视老人至今还在怀念当初创业的那份年少轻狂和壮怀激烈。

频道的整体包装和策划是湖南经视的第一轮冲击波。欧阳常林从频道整体包装出发,明确不能上猪饲料、武术的广告,黄金段不能上医院和药品的广告。欧阳常林说再缺钱也必须放弃,我们必须连广告时间都比其他台好看。他们还从广州一家公司引入CI系统,总片头去杭州请当时国内最知名的包装公司制作。如今,几乎全国每家电视台都做频道形象宣传片和节目预告片,但在当时,却是首开先河。

在新闻报道部,时空距离追求“直播”,视角距离强调“平民”。负责人吕焕斌、梁瑞平发布了三条硬指标:所有新闻必须当天发稿;所有记者必须现场出镜;除了重要的时政新闻外,所有报道不得出现会议镜头。《经视新闻》因此号称中国第一档新闻直播节目,比中央电视台还要早。在老台一条新闻要三四天才播出的时代,他们已经追求“零距离新闻”。

节目部里,范军、龙丹妮、吴娈、王硕等人正在策划一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目——《幸运3721》。欧阳常林提出必须要高水平地做一档低门槛节目,高水平指专业精神,低门槛指的是观众。这不是内地第一档综艺节目,但绝对是第一档综艺娱乐节目。参与节目的嘉宾要由现场观众打分,得分最高者才能获得奖品。现场观众可以直接参与抽奖,场外观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获得摇奖的机会。如果当时手机和网络普及,显然他们也会开发短信和网络投票。录播几期之后,他们又开始策划直播。

在人才管理机制上,欧阳常林强调“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收入向一线倾斜。

基本工资从500到3000元分不同档次,按职位级别。奖金福利不按级别,一线的是记者、编辑、播音员,按质按量;二线的是节目编排、引进、包装,跟部门效益和节目收视率挂钩;最后是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拿平均奖。部门主任也是管理人员,不能直接参与本部门的奖金分配,而是由台里专门的评定小组另外评定。

另外,欧阳常林还专门拿出每个月广告创收的3%作为固定的创收奖,这个制度后来被搬到了湖南卫视。

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收入局面:同一职位的收入差距可以达到10倍,一线记者的收入可以超过主任,一线主持人收入要超过台长。

欧阳常林对于财务预算管理很严格,连几千元的账都要细看一下。但是,他也很大方,龙丹妮有才,于是22岁被提拔为制片人。此外,经济效益上来后,给员工待遇也不小气。等到欧阳常林去湖南卫视赴任时,湖南经视一线记者的月收入可以拿到四五千元,而湖南卫视当时大部分人只能发一千多元。等到欧阳常林上任卫视几年后,湖南卫视的工资又高过湖南经视一大截。

1996年抗洪之后,湖南的电视格局就换了新天。湖南经视的全年平均收视率不但在本省排在第一,而且领先优势不是一个点两个点,是起码两倍。很多湖南人患上了老经视情结,外地人一说湖南卫视厉害,他们会说,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90年代的湖南经视。

当时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也说,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发展,“一年等于十年,两年等于二十年,三年而立”。他未指明湖南经视的一年等于谁的十年,但湖南经视确实成为了电视湘军在全国崛起的开路先锋。(未完待续)

来源: 娱乐资本论

 
标签: 传统媒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