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跨越百年的美丽

   2022-03-16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一、文学常识:选自《光明日报》梁衡:新华社高级记者,当代散文家。《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师范教材。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获1903诺贝尔物理奖,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

沪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文学常识:
选自《光明日报》
梁衡:新华社高级记者,当代散文家。
《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四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和师范教材。
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获1903诺贝尔物理奖,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写作手法:
1、比喻:第3段“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别人摘叶她问根”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追问和探究精神。
2、引用:
(1)第4段:引用莫泊桑《项链》中的句子,反衬居里夫人不为容貌所累。 对刻画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第6段:引用西方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名句“盖将自其变 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和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强调了居里夫人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哲理。
(3)第7段: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表达了对居里夫人的深情赞美。
3、类比:
(1) 第6段:斯佗夫人。突出居里夫人的发现是科学革命,突出了她对人类的贡献杰出。
(2) 第4段:宋玉、范仲淹苦读。突出居里夫人”心无旁骛”的执著进取精神。
(3) 第7段:诸葛亮、毛泽东。突出真正伟大的人是那些在巨大荣誉面前仍甘于平淡,保持谦逊品质的人,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4、对比:
(1) 青年时期的居里夫人一心求学——朋友女儿做卷卷头。突出居里夫人不为美貌所累。
(2) 居里夫人为科学事业献出青春——现代女孩吃青春饭那样,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 突出居里夫人有大志大求。
三、中心,主旨:
表现和赞美居里夫人所拥有的崇高的内在美。
“居里夫人站在智慧的高地,坚守理性的美丽。”(前言部分摘录)
四、其他:
1、外在美:
白净端庄;
眼神坚定,神情淡薄;
漂亮庄重,身材修长;
男学生仰慕(侧面描写)
用意:突出她投身于科学事业,没有被外表的美干扰的坚定心志(既突出她的内在美)
2、内在美:
(1)、淡泊名利
(2)、追求真理,治学严谨
(3)、艰苦奋斗(工作环境恶劣,社会环境恶劣)
(4)、持之以恒
(5)、忘我执着,不怕失败
(6)、有自制力
(7)、坚定、自信
(8)、科学献身精神
3、居里夫人“大志,大求”的体现:
(1)爱国
(2)对人类作出贡献(科学追求的境界)
(3)战胜自我,勇于创造(证明自我的价值)
(4)证明女性的价值
4、题解
“美丽”:外在美,内在美
“百年”:发现镭十周年(实);
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