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练习

   2022-03-11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判断中,能够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下列违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是( )A.牵一发而动全身B.一

高二下册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判断中,能够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下列违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是( )

A.牵一发而动全身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3.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的过去和现在,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表明( )

①没有对局部的透视就难以把握整体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局部

③离开了实践认识就不可能产生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应本着统筹协调、互惠互利、突出重点、重视起步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 )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③重视量的积累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唯物辩证法认为,________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

A.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B.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C.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D.物质世界的相互替代

6.微博传播的便捷与高效,也让一些人用来散播谣言、流言,危害网络环境。对此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

①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分辨事物的性质要看主要矛盾

③要抓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红色给人奔放、热烈、让人惊醒的感觉,但红色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以红灯为例:在交通信号灯中,红灯亮示意停止;在饮水机上,红灯亮表示加热;在举重赛场上,红灯亮表示举重失败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立场不同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反映事物

②要在具体的联系中认识事物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人创造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其中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网购由于省时省力又便宜,广为人们接受,但随之而来的关于网购的投诉也越来越多。这表明( )

A.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B.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

10.在一次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实力强劲的美国队因第三名运动员和第四名运动员交接棒时出现失误,而丧失优势,未能进入决赛。从哲学上看,这主要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②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新事物在成长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

④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有专家指出,由于气候具有地域性特征,全球变暖在局部范围内利大于弊是可能的,但从全球角度而言则无疑是弊大于利。一位乌克兰气象学家曾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对乌克兰的影响就是利大于弊。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办事情应抓住主要矛盾

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13.我们之所以反对彻底抛弃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是因为这种观点( )

①使事物发展失去了基础和平台

②不能解释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真实过程

③不能看到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断裂性的统一

④没有看到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囧”“槑”等字虽然在网络上的意思与其原意毫不相干,但因为表达起来方便、形象,深得网友热捧;同时,网络生僻字的不规范使用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忧。下列观点与这一社会现象所蕴涵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骐骥长于日行千里,雄鸡长于报晓司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经济政策,历来是作为反经济周期的工具来发挥作用的。经济衰退时期实施扩张性操作,通货膨胀时期实施紧缩性操作。这种“逆风行事”的哲学依据是( )

A.以经济学理论决定实践

B.把理性分析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C.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政策

D.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6.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17.《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采用高清设备微距拍摄,MV式的镜头和剪辑,BBC范儿的国际化表达方式,充满人性关怀的平民视角,传递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敬意,这部纪录片无论是理念还是手法,都成功地玩儿了把创新。

依据材料,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实践决定认识,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人民的社会实践;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化创新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

③创新需要“扬弃”,文化创新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也要学习外来先进文化;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文化创新要做到博采众长。

18.国务院将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专家称“提低、控高、扩中”将成为本次方案的主线,但相比于“提低”和“控高”,“扩中”更加复杂,是本次方案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材料,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国家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主线的合理性。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收入人群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②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所以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既要抓住“扩中”这一工作重点,又统筹兼顾“提低”与“控高”。

19.纵观世界部分国家的发展历程,后进国家迅速崛起与大国持续保持强盛,无一不是抓住了各自的重大战略机遇;而国家从兴盛转向衰落,则基本上与错失战略机遇,或未能将困难条件下的战略挑战转化为重大战略机遇有关。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对于国家命运走向的意义。

①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抓住机遇,是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对一国发展起关键的促进作用,影响后进国家的崛起或大国的持久强盛。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国家的命运走向,也需要人们抓住机遇,解决曲折道路中的困难。如果一国固守原来的发展模式,错失重大战略机遇或未能将战略挑战转化为重大战略机遇,该国就可能走向衰落。

20.虚拟经济,简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金融业是虚拟经济的核心产业。与虚拟经济概念相对的实体经济,则是指以提供现实的具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的经济活动。

现代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创新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为筹资、融资提供便利,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会加大经济发展风险。国际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长期失衡的结果,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过分追求虚拟经济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认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

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中两个相对应的经济形态,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作用。

③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

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要相互协调,要全面地看待和处理二者关系,实现现代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 ( )A.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B.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C.说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都
  • 高一政治知识点:个体经济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知识点:个体经济知识点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个体经济(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2)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3)个体
  •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分析
    【#高一# 导语】考生在历史的考试中提高答题效率,增加得分率,下面©乐学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考历史的答题模板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
  • 2014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高一政治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
  • 高中历史的答题模板
    【#高一# 导语】考生在历史的考试中提高答题效率,增加得分率,下面©乐学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考历史的答题模板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
  • 2014高一政治私营经济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高一政治私营经济知识点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私营经济(1)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2)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
  • 高一历史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重难点
    【#高一# 导语】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知识一定要多加计划,这样才能进步。因此,®乐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重难点,供大家参考。  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产  1.国民党召开伪“国大”  1946年10月,蒋军占
  • 高一政治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知识点整理
    经济生活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知识点,请大家阅读。1.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2014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知识点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经济全球化(1)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③市场经济体
  • 高一历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知识点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