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2022-03-08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高三# 导语】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就可以查阅资料哪个心仪的大学有这样的专业,再查阅该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就是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争取实现。©乐

高三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 导语】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就可以查阅资料哪个心仪的大学有这样的专业,再查阅该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就是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争取实现。©乐学网高三频道为你准备了以下文章,在浩瀚的学海里,助你一臂之力!

  【一】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1)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的含义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战争的问题。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的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②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A.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时代经过世界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有了现实的可能,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当今世界存在危害和平的因素:

  当前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国仍会侵犯别国的主权。(如伊拉克战争),民族宗教争端,边界领土的争端导致局部冲突(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印巴冲突),国际恐怖活动,贫困毒品问题。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发展问题

  ①发展问题的含义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有很大发展,发展的规模速度超越以往的历史。经济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

  A.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②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③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A.保障各国平等的享有主权平等与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B.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C.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D.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④中国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⑤要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特点:公正、合理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①两极世界的解体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东解体,打破了美、苏两极对立的格局。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形成了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③多极化趋势形成的特点:漫长、曲折、充分复杂斗争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当代国家竞争及其实质

  ①当代国家既合作又竞争。

  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激烈。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综合国力的含义: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B.综合国力的内容: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是基础,文化力、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织部分。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2)各国都在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

  ①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多数国家关系的问题,并以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②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尤其要致力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⑴外交政策的含义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⑵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⑴基本目标:

  ①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国和民族的利益。)

  ②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⑵基本立场: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独立自主的含义: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扞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⑶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⑴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规定了我国外交新政策。

  ②*提出三条外交原则:一,另起炉灶。就是与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二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取消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三是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③1953---1954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准则。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的论断,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调整,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

  ⑵我国主要的外交成就

  1964年中法建交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签署联合公报。

  综合探究中国的和平发展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和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2.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

  ①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之苦,中国人民最希望和平。

  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开辟了道路

  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着增强。

  ⑦锻造了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中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二】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第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其交往方式存在差异,表现在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和行为举止等。第二,这种交往方式的差异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第一,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的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第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特别提示】

  1、文化只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2、区别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如何交往,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人们如何思维,体现的是人们分析、思考问题的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第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特别提示】

  1.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的影响。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往往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喜好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自觉接受科学的、健康的文化的影响,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影响。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永不改变。

  【应用指导】

  1.观察生活中的文化礼节、总结其所代表的文化氛围,认识其对社会生活以及人们交往的影响。

  2.用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的知识,认识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3.总结长城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的文化遗产,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3.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注意:文化塑造人生,这里的“文化”是指先进文化、优秀文化。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标签: 文化 世界 高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高一历史知识点:巧记明清时期文化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历史知识点:巧记明清时期文化》,供大家学习参考!1、口诀明清文化古萌新科技著作集大成徐徐送礼随高峰理学心学相继红反对封建有启蒙炎黄匹夫李贽猛市民小说更兴盛儒生聊聊红楼梦三游水浒梁山空官修图书类与丛永乐大典
  • 高一历史知识点:秦汉时期的文化特征记忆口诀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历史知识点:秦汉时期的文化特征记忆口诀》,供大家学习参考!秦汉时期的文化特征记忆口诀1、民 族 性秦汉文化日东升,承先启后多特征。统一多样巧结合,秦汉一统文化新。各族文化齐发展,统一文化多风情。2、开 放 性
  • 2014年高中暑假作业: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高中暑假作业:高一暑假作业答案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7【答案】 (1)①国家利益主要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2
  • 高一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及答
    【#高一# 导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一政治练习题《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同步练习题】  1.提起节日,中国人想到的是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而大多数西方人想到的却是圣诞
  • 高二年级政治单元检测试题
    高二年级政治单元检测试题
    【#高二# 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
  • 高二政治同步练习综合测试题
    高二政治同步练习综合测试题
    【#高二# 导语】梦想,就像一粒种子,散播在“心灵”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能够开花结果,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大漠,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乐学网高二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二政
  •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化常识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化常识总结
    【#高一# 导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一语文必修二文化常识,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
  • 高二历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题
    高二历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2.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A.《论语》 B.《诗经》
  • 高二历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训练题
    高二历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训练题
    一、选择题1.(08重庆卷)“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2.(08四川卷)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
  • 2016高二地理下册文化景观与环境课时练习题
    2016高二地理下册文化景观与环境课时练习题
    [例1]有关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文化景观是人类创造的财富,与自然环境无关B.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不对人类精神生产产生影响C.人类各种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D.地球各地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都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