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说课稿之昼夜交替

   2022-02-27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地理说课稿之昼夜交替》,供大家学习参考!一、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紧紧

高一地理说课稿之昼夜交替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地理说课稿之昼夜交替》,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紧紧围绕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学习,而昼夜交替则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它对我们以后学习时差和昼夜长短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且,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学习有利于透过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

(2)能够读图判读晨昏线,并能够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挂图解释昼夜现象,运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运用教学挂图分析晨昏线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晨昏线的判读和特征及运用。

2.难点: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晨昏线特征的运用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运用之一。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运用教学挂图,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晨昏线的特征,同时辅以情景创设,采用设问式教学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兴趣是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地图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一些小问题 (如在同一时间里,为什么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两个环节进行。

我的时间分配如下,新课导入三分钟,新课教学十九分钟,总结一分钟。

(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因此我通过生活中的白天黑夜引出昼夜现象,再指出日复一日白天黑夜往复交替的事实,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明确关系

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现象呢?),为了实现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到从空间上进行地理规律的分析的思维角度转变,我写一副对联(人间豪杰立地顶天,天外来客俯视星河)来对学生作出引导,通过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宇宙空间角度来认识昼夜现象,点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概念,并明确这是由太阳和地球双方的特性决定的。接下来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再指出相对于静态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动态的,让学生明确昼夜交替是在昼夜现象的而基础上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2.步步引导,合理过度

在上面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通过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这里的一日是指太阳日(24小时),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地球和太阳,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所以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再指出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

位。

3.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象直观的出分界线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圈。再指出,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通过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的自然下现象引导出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分界线为昏线。在这里要强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通过教学挂图来分析晨昏线的特征,针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的这个特点,以赤道为例补充说明球体上大圆的知识点。在特点中重点强调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六点,昏线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十八点,并指出这点在以后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以及将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即可得出,作简要解释即可。

六、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

一、昼夜现象 四、晨昏线

二、交替原因 1.构成

三、交替周期 2.特点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高中化学实验汇总及现象总结
      【#高一# 导语】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大部分,而同学们在学习时最头疼的可能是各种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现象的记忆,小编汇总了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
  •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及技巧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天©乐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学习方法及技巧》,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 高二下册物理磁现象练习题
    高二下册物理磁现象练习题
    1、磁性:物体吸引 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叫磁体。它有。(选填“指向性”、“方向性”)3、磁极:磁体上 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极;另一个是极;磁极间的作用:磁极互相排斥, 磁极互相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 的过程叫磁化
  • 高二物理下册第三章知识点:磁现象
    高二物理下册第三章知识点:磁现象
    (1)磁性:磁体具有吸引铁和指南北的性质。(2)磁极:磁体吸引钢铁能力的部位。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 高二下册物理磁现象和磁场知识点梳理
    高二下册物理磁现象和磁场知识点梳理
    1、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磁极:磁体上
  • 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册磁现象与磁场知识点
    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册磁现象与磁场知识点
    一、规律方法指导:1. 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而中间的磁性最弱,几乎感受不到。2. 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以判断未知磁体的磁极。3. 利用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制成指南针,反过来,如果已知南北方向,可以通过悬挂法
  • 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附答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附答案)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附答案)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扬起)。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
  • 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
    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高三地理逆温现象训练习题(附答案)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沙尘、较旺盛的上升气流(有利于沙尘扬起)。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
  • 高三物理第七章随堂练习:分子的热运动
    高三物理第七章随堂练习:分子的热运动
    1.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现象,表明液体的分子在 。2.“八月桂花香”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指这是一种 现象,说明气体的分子在。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烟雾弥漫B.雪花飞舞 C.香气扑鼻D.尘
  • 高一物理复习方法
    高一物理复习方法
    【#高一# 导语】高一物理知识点是高考物理必备的学习备考资料,©乐学网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复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一、观察的几种方法  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