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2-02-09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乐学网为你整理的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乐学网为你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篇一】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篇二】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1、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误:标准,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误:改换,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误:购买,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误:规劝,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误:憎恨,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误:简略,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误:怜悯,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误:禁止,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误:捐助,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误:刊登,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4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误:离开,正:通“罹”,遭遇。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民不胜掠,自诬服。误:掠夺,正:拷打。

  译文: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优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误:停止,正:通“疲”,疲乏。

  译文: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正:以女嫁人。

  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正:约定。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误:亲人,正:父母。

  译文: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误:睡觉,正:息,止。

  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误:权利,正:暂代官职。

  译文:(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正:勉励。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正:责备。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误:文书,正:文字。

  译文: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正:偏爱。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误:迅速,正:招致。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正:悔恨。

  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误:危险,正:端正。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误:轻微,正:如果没有。

  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误:陷害,正:欺骗。

  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误:遗留,正:赠送。

  译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正:别人。

  译文: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误:繁盛,正:繁殖。

  译文: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

  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误:清闲,正:通“娴”,熟习。

  译文: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ù)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误:接受,正:怀恨。

  译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新鲜,正:少。

  译文: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正:谢罪。

  译文: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误:书信,正:信使。

  译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误:巡行,正:代理。

  译文: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误:形势,正:表现。

  译文: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正:探视、问候。

  译文: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误:曲从,正:示众。

  译文: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误:找寻,正:不久。

  译文: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误:儒雅,正:平素、向来。

  译文: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误:厌恶,正:满足。

  译文: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误:邀请,正:半路拦截。

  译文: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81、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误:改变,正:轻视。

  译文: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误:担忧,正:父母的丧事。

  译文:他的品性最讲孝道,在家为父亲守丧超过了常理,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

  83、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误:角落,正:边疆。

  译文:(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布满边疆。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误:尤其,正:指责。

  译文:看的人见到情况这样,就来指责那个地方,那也太不通晓事理了。

  85、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误:游览,正:交往。

  译文: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误:欺骗,正:忧患。

  译文:国家没有忧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误:牢狱,正:案件。

  译文:多次判决疑难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称。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误:遇到,正:对待。

  译文: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年长年幼,都一样对待。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误:给予,正:结交。

  译文:轮扁,是斫车轮的人啊,可是读书人结交他。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误:察看,正:经历。

  译文: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历三年才收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误:赞美,正:辅佐。

  译文: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误:准则,正:效法。

  译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误:盗窃,正:毁害。

  译文:你既然不种田,却轻慢毁害别人的稻谷!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误:了解,正:主持。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95、上闻而谴之,竟坐免。误:因为,正:获罪。

  译文: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误:给予,正:招引,引来。

  译文: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误:嘱托,正:写作。

  译文: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正:养育。

  译文: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99、往年春,汉族淮阴。误:家族,正:灭族。

  译文: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100、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正:太平。

  译文: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篇三】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离骚》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谣诼谓余以善*(动作名,*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宁溘(kè)死以*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这也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3、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篇四】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人教版高一英语四单元作业题
    Ⅰ.单词拼写1.________(事实上), China may have the largest number of English learners.2.The little boy is just starting to talk; he has a________(词汇量)of about ten words.3.Tom told me that he couldn't speak Chinese very______(流利地).4.Onl
  •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乐学网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
  •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译文
    【#高一# 导语】一路走来,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或欢欣或鼓舞,一个脚印一步成长,深深浅浅,感谢时光,教会了我如何成长,如何去演绎自己的人生,让我对这个未知世界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它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它和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乐学网高
  •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乐学网高三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
  • 高中语文重点古文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重点古文句子翻译
    【#高三# 导语】要想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复习好高中语文重点古文句子的翻译,提高我们的语文解题能力。下面是由®乐学网整理的高中重点古文句子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重点古文句子翻译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2018高中语文重点古文句子翻译
    2018高中语文重点古文句子翻译
    【#高三# 导语】要想在高中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复习好高中语文重点古文句子的翻译,提高我们的语文解题能力。下面是由®乐学网整理的高中重点古文句子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重点古文句子翻译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高二语文必修四苏武传跟踪训练
    高二语文必修四苏武传跟踪训练
    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数通使(  )   (2)丈人行(  )(3)厚赂(  )(4)单于(  )(5)阏氏(  )(6)煴火(  )(7)膏草野(  ) (8)啮雪(  )(9)牧羝(  )(10)弹劾(  )(11)夷灭(  ) (12)刑戮(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因厚赂单
  • 《商於子驾豕》译文注释翻译及练习试题
    《商於子驾豕》译文注释翻译及练习试题
    【#高一# 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乐学网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商於子驾豕》译文注释翻译及练习试题》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原文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
  • 2016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
    2016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
    11.找出下列各句中含使动用法的一句A.辄倾数家之产 B.峦壑竞秀,最可觞客C.成以其小,劣之 D.乃擘青天而飞去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掭以尖草,不出。 B.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C.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D
  • 高二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和译文
    高二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和译文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必修三劝学原文和译文》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