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22-02-07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乐学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对你有帮

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乐学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一)【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二)【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三)【译文】

  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四)【译文】

  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大事),萧何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刘邦的军队)到了南郑,部下的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就有几十个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按:此处“上”指刘邦,当时称为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消息)报告(给汉王),自己就去追韩信。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非常生气,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听说)你逃跑了,为什么呢?”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所追的是谁?”

  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骂说:“(我部下的)众将逃跑的有几十个,你一个也没有追;(现在说)追赶韩信,(这是)说谎。”萧何说:“(像其他)将领(这样的人才)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的人才没有比得上他的。大王如果想永久地在汉中称王,那么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如果想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跟他商量大事的人了。这就看大王的决策怎么定了。”汉王说:“我也想向东(争夺天下)了,哪里能长久呆在这里郁郁不得志呢?”萧何说:“大王既然打定主意要向东(争夺天下),那么如果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韩信最终还是会逃跑的。”汉王说:“我看在你的份上让(他)做将军。”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么就)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好极了。”于是汉王就要召来韩信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对人才)轻慢无礼,现在要拜大将却好像呼叫一个小孩一样,这正是韩信想离开的原因啊。大王(既然)决定要拜他为大将,(就要)选一个好日子,(您自己要)斋戒,设立坛场,准备好各种礼仪,才可以(举行仪式)。”汉王答应了他。众将领(听到要拜大将的消息)都很高兴,人人都自以为能被拜为大将。等到拜大将的时候,(才发现被拜为大将的)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很吃惊。

  (五)【译文】

  孙膑曾经跟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官,成为魏惠王的将军,自己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派人把孙膑叫到魏国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才能超过自己,嫉妒他,就用办法惩罚(他),弄残了他两条腿,并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埋没不被发现。

  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见(使者),说服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才能出众,偷偷的用车把他带到齐国。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以宾客的待遇来接待他。田忌多次跟齐国的众位公子下重赌注比赛跑马。孙膑看到田忌的马(跟众位公子的马)相差不是很远,马有上、中、下三个等级。于是孙膑告诉田忌说:“您只管重重地下注,我能够让你取胜。”田忌相信他的话,跟齐王和众位公子下千金的赌注赛马。等到临近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跟他们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跟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跟他们的下等马(比赛)。”三场跑马结束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利,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询问兵法,就任命他为军师。

  (六)【译文】

  秦国围困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希望)跟楚国结盟。(平原君想)约上门下二十个有勇有力、文武兼备的门客一起(去楚国)。平原君说:“假如用文的手段能够达到目的,就好了。(假如)用文的手段不能达到目的,就(一定要想别的办法迫使楚国)在大殿之上歃血为盟,一定要结盟才能回来。随行的人不必到外面去找,在门下的门客中找就行了。”找到了十九个人,其余的都没有可取的,没办法凑够二十个人。(平原君)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将要到楚国去结盟,约定门下的二十个门客一起去,不到外面去找。现在缺少一个人,希望您就用我凑够人数(一起)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您在我的门下有几年了?”

  毛遂说:“(我)在这里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好像一把锥放在布袋里面,它的末端立即显露出来。现在先生您在我的门下三年了,身边的人没有称赞您的话,我也从没有听过(一句关于您的好话),这(说明)先生您没有什么才能。先生您没有能力(去出使),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我现在就请您(把我)放在布袋里面。如果我早一点能被放在布袋里面,就连整个尖端都显露出来了,不仅仅是那末端而已。”平原君终于跟毛遂一起(出使)

【篇二】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一)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从师学习

  7、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为门

  8、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9、共其乏困“共”通“供”提供

  10、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11、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喜悦

  12、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聪明

  13、将军禽操“禽”通“擒”捉拿

  14、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仓猝

  15、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张”通“涨”弥漫

  16、雷鼓大震“雷”通“擂”敲击

  17、能办之诚决“诚”通“请”

  18、进住鄂县之樊口“住”通“驻”驻扎

  (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环绕

  3、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4、员径八尺“员”通“圆”

  5、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逮捕

  6、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古代女子别在头发上的首饰

  7、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11、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矛盾

  12、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一)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名词作动词,游泳

  4、其曲中规曲,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程度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6、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以·····为师

  8、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第一、第四个“圣”,第一、第四个“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10、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名词的意动,以·····为师

  1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第二个“生”动词作名词,生活

  12、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1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1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仅容下双膝的小屋

  1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16、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以······为乐,琴、书,弹琴、看书

  17、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船

  1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使动,使·····灭亡

  19、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20、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名词的意动,以·····为边境;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2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乏困,动词作名词,缺乏的东西

  23、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2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名词的使动,使·····成为边界

  2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使动,使·····弱小

  26、秦伯说,与郑人盟盟,名词作动词,结盟

  27、敬贤礼士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礼,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28、操悉浮以沿江浮,使动,使·····漂浮

  29、必蹶上将军蹶,使动,使·····受挫

  30、乘犊车,从吏卒从,使动,使·····跟从,带领

  31、.诸人持议,甚失孤望失,使动,使·····失去使·····落空

  32、.可烧而走也走,使动,使·····逃跑

  33、瑜等率轻锐轻锐,形容词用作名词,轻装精锐的部队

  34、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旧,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35、.英雄乐业乐,意动,以······为乐

  36、备南走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7、.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外、内,名词作状语,表面上、在内心

  38、恐为操所先先,名词作动词,占先

  39、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险,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势

  40、为汉家除残去*残、*,形容词作名词,坏人

  (二)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使·····跳舞,使·····哭泣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名词作动词东进

  4、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的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清澈的江水

  6、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7、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形容词作动词,变白

  8、始舍于其址。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9、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10、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11、问其深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12、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13、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看见的景观

  1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15、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1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作名词,危险遥远的地方

  1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

  18、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使动,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19、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以······为奇

  20、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作动词,研究透彻;正,形容词作名词,道理

  21、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

  22、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3、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24、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5、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

  26、夜驰之沛公军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7、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紧急情况

  28、臣活之活,使动,使·····活下来,救活

  29、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以对待兄长的礼节

  30、籍吏民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31、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带领

  32、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33、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展开翅膀一样

  34、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使····破碎,打破

  3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使动,使·····称王

  36、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3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38、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3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篇三】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一、1.B(诳kuáng、逛guàng、眶kuàng、匡kuāng,A.轱gū、酤gū、沽gū、怙hù,C.逾yú、伛yǔ、隅yú、踽jǔ,D.熨yù、愠yùn、酝yùn、氲yūn)

  2.C(谗害、相貌)

  3.B(熟悉,清楚地知道,知道得清楚;熟习,熟练掌握。扶植,扶持培植,使成长发展,其对象比扶持广;扶持,搀扶,帮助,其对象是人。界限,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多用于具体事物)

  4.D(A.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了两个方面的收获。B.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C.感同身受:①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②泛指别人遭到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此取其②。D.昌黎是“别出心裁”,东坡应为“别开生面”)

  5.C(A.句式杂糅,应删除“是由于”。B.语意前后矛盾且表意不明,应为:民主党克里落选,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成为美国第55届总统。D.成分残缺,“应该把”后要加“讲授”之类的动词)

  二.1、声非加疾也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3、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6、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行文思路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以及对作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答案:

  (1)运用铺垫手法,使读者对冼星海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使冼星海的形象更加鲜明。

  (2)说熟识,是已从侧面对冼星海有了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说生疏,是过去还从未跟冼星海见过面。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和中心意思的概括。能力层级为E级。答案:表现了作者极度的惋惜、哀痛和思念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答案:这是对“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的高度肯定,说明冼星海将永远活在作者的心中,同样也活在诸多读者的心中。一个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将永垂不朽。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把握,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D级。作者以写两人的一次见面,并听到他的创作计划,然而他却不能回来了,来表现自己的伤悲。接着,作者又通过“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这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语句,抒发了对冼星海之死的悲伤。

【篇四】高一下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一、成语

  1.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2.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3.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4.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5.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6.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7.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8.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贬义词。

  9.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1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二、诗歌鉴赏

  1.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

  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

  2.照应诗题;表现秋虫呜叫时间之长;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

  三、默写

  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高一生物知识点遗传学名词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生物知识点遗传学名词》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遗传学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
  • 高一语文鸿门宴难点解析
    【#高一# 导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一语文鸿门宴难点解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鸿门宴》重难点】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
  •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三复习知识点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乐学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
  • 高三下册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下册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 导语】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语文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二轮复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据考纲,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找准自己的增长点,提高复
  •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乐学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二知识
  • 高三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三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三# 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乐学网高三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 导语】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但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不灭的心愿。是雄鹰,要翱翔羽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努力!坚持!拼搏!成功!一起来看看®乐学网高一频道为大家准备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吧,希望对你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一、文言文字词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 高一语文词类活用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词类活用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 导语】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却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友情。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那么一声简短的问候、一句轻轻的谅解、一份淡淡的惦记,就足矣。当我们在毕业季痛哭流涕地说出再见之后,请不要让再见成了再也不见
  • 高考英语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高考英语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高三# 导语】高考是高三学子重要的升学考试,所以我们在高考之前一定要掌握好英语名词所有格的用法,这样才能够避免考试中不必要的丢分。下面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高考英语名词所有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英语名词所有格1、主格和宾格(nominative and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