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册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

   2022-02-05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高三# 导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三语文下册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高三语文下册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三# 导语】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三语文下册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4.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9.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宴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凭借)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⑦赵王以为贤大夫(把……)

  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因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④秦王因曰(于是就)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于

  以勇气闻于诸侯在

  而君幸于赵王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和

  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对,向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对于

  之

  伐齐,大破之代词,代指齐国

  秦昭王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代词,这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

  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书

  (1)拜书送于庭----国书

  (2)秦御史前书曰---写

  乃

  (1)今君乃亡赵走燕-----却,竟然

  (2)臣乃敢上璧------才

  (3)乃使其从者衣褐----就

  三、古今异义

  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⑤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⑩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①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①②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今义:美女)

  ①③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①④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

  ①⑤窃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臣语曰(语,告诉)

  ⑨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⑩赵王鼓瑟(鼓:弹奏)

  ①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苦笑声)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⑤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⑥乃辞谢(辞:用委婉的言辞)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⑤归璧与赵(归:使……归)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③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蔺相如者,赵人也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⑤我为赵将

  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⑧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翻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

  ④使不辱于诸侯“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③介宾结构后置:

  1、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

  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

  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6、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4:(缪贤)对曰:“臣尝有罪……”

  5:不如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6:相如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高三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高三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案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乐学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
  •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教案
    【#高二# 导语】当一切都毫无希望时,切石工人在他的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我希望中学生朋友们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认准了,就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成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