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五、六单元知识点

   2022-03-22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高二# 导语】必修三的历史是高二的学生必须修要学习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的知识点,下面©乐学网将为大家带来必修三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基础解读】  一、“开眼看世界”  1、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五、六单元知识点

【#高二# 导语】必修三的历史是高二的学生必须修要学习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的知识点,下面©乐学网将为大家带来必修三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基础解读】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

  (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

  a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b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C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4、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5、影响: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基础解读】

  一、《新青年》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

  (1)辛亥革命*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3)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2、过程:

  (1)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3)《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孔家店”的口号。

  (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影响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运动中出现一概否定的偏激思绪。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标签: 思想 封建 高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高一数学五大解题思路总结
    【#高一# 导语】也许同学们正迷茫于怎样复习,©乐学网为大家带来高一数学五大解题思路,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  高考数学解题思想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
  •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囚绿记》中心思想解析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囚绿记》中心思想解析
    【#高一# 导语】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却留给我们*宝贵的友情。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那么一声简短的问候、一句轻轻的谅解、一份淡淡的惦记,就足矣。当我们在毕业季痛哭流涕地说出再见之后,请不要让再见成了再也不见。
  • 2014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2014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以下是®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供大家学习参考!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度到春秋时期逐渐松驰,由
  • 岳麓版高二历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后练习(上册)
    岳麓版高二历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后练习(上册
    1.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社会十分贫困B.秦朝灭亡的教训C.大臣陆贾的建议D.刘邦的远见卓识A2.黄老之学A“黄”是指黄帝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B强调“无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没有用的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一直统治者的指导思想D这一
  •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专项训练题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专项训练题
    (2011年北京卷文综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拔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
  • 高二年级历史的知识点详解
    高二年级历史的知识点详解
    【#高二# 导语】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乐学网高二频道为正在奋斗的你整理了《高二年级历史的知识点详解》学习路上,©乐学网与你共勉!  【一】  秦汉 
  • 2015年高三历史知识巩固必做题
    2015年高三历史知识巩固必做题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高三历史知识巩固必做题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近代反封建斗争的檄文,反映了三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
  • 岳麓版高二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后练习(上册)
    岳麓版高二历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后练习(上
    1.明代晚期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驱使人们竞相逐利的根本原因是A程朱理学的局限性逐渐暴露 B专制统治腐朽本质被认清C商品经济冲击 D知识分子个性发展的结果C2.明朝大力鞭挞统治阶级推崇的程朱理学的思想家是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 D顾炎武A3.李贽针对当时社会
  • 岳麓版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后练习(上册)
    岳麓版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后练习(上册)
    1.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势力,其根源是A 封建国家的分裂B 统治者发展佛教用来麻醉人民C 经济发展的需要D 众生平等的主张便于人民接受B2.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三教合一”这三教中不包含A佛教B道教 C儒教D景教D3.隋唐时期知识分子对宗教的观点是A崇佛
  • 高二上历史期末试题
    高二上历史期末试题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历史期末试题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二考试网1.下列关于“仁者,爱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B.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和调节社会人际关系C.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D.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