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知识点

   2022-09-22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这篇关于初一历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知识点,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目标  1.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

初一历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知识点

这篇关于初一历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知识点,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课本人物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搜集的内容,提高表述历史现象的技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模拟,加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3.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
  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这一课讲述的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基本上概括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民族关系的特点,即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应初步形成这个概念,而且将在以后几年的学习中不断的强化和丰富这个概念。所以,讲好这一课,充分挖掘课本中所蕴涵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它,对于学生在学习民族关系史时有重要意义。
  其次,匈奴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之初对中原王朝威胁的少数民族。匈奴对中原的态度甚至可以影响中原王朝的国策制定、经济发展的趋势,如长城的出现;第16课讲的对西域地区的开发,无论是张骞通西域还是班超经营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都与汉王朝力图摆脱匈奴压力息息相关。在前边课中,汉武帝为征讨匈奴连年用兵而导致统治末期经济衰落、社会动荡出现危机。匈奴与中原的关系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仍有发展。所以学好这一课不仅为学好下边几课打下基础,也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秦汉历史。
  重点分析: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
  学生在接触历史了解英雄人物时往往出现误区,认为只有汉族才能出现政治家、军事家。其实少数民族也有众多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本课中讲到的冒顿单于就是这样的一位典型。他即位后励精图治的作为不仅对匈奴的发展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统一蒙古,可以说是我国历北方的第一次统一,对北方的经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白登之围后西汉认识到在实力上暂时与匈奴无法抗衡,因此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则标志汉朝对匈奴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守而攻,掌握了军事上、政治上的主动权,且成绩辉煌。匈奴从此无法与西汉抗衡,力量极度削弱。当匈奴内部分裂时,其中一部选择了归附相对强大的汉朝,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匈奴族与汉族的融合。
  难点分析:
  对和亲政策的理解
  和亲政策是将汉朝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西汉之初在白登之围后由于实力不敌匈奴而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可在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已占取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又采取和亲政策。两个阶段的和亲在背景、动机上有什么不同?效果怎样?这种双方统治阶层的交往,对当时的各民族人民又有什么影响?解决这些疑问仍需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法建议:
  1.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冒顿单于、卫青、霍去病、昭君的小故事,有历史遗迹的照片。在讲冒顿单于统一蒙古时,老师带领学生通过讲述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判断冒顿单于是什么样的人?对匈奴有何贡献?
  讲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时先让学生补充相关资料,对两人的功绩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学生分组以汉武帝的名义拟写一份“表彰卫青、霍去病的诏书”,要求说明两人的功绩以及评价。
  讲昭君出塞时鼓励学生自己讲,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到昭君出塞时的艰辛、做了哪些促进汉、匈友谊的事情,少讲汉元帝与昭君的一些传说。讲完后,让学生从背景、预期目的、最后效果,把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的和亲进行比较,加深对和亲政策的理解。
  2.学生自学本课。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本,然后设计“汉与匈奴关系简表”并填写正确。把学生设计的图表通过实物投影(或写在投影片上)分组展示,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评价。如果学生能力不够,可让学生直接填写教师事先已设计好的表格。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绘制几幅漫画来反映汉朝与匈奴时战时和的几件大事。
  2.画出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的示意图。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教学难点: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昭君和亲的异同点。
  教学思想:
  由于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而对本课的有一定了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适当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好这一课。
  教学手段:利用搜集的历史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万里长城图)同学们回忆.在前面课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匈奴族的发展和白登之围
  1.匈奴族的发展和白登之围
  学生结合事先找的资料、课本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
  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
  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西汉初年,匈奴向中原发动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平城白登山,侥幸逃脱。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
  2.和亲政策:
  问题:
  (1)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2)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3)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然后,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汉武帝的名义拟写一份"表彰卫青、霍去病的"诏书,要求说明两人的功绩以及评价,随后当众"宣读诏书"。
  问题:
  (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3)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件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第3问可引导学生回忆第12课中提到的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三、昭君出塞
  呼韩邪单于归汉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
  请同学向大家讲述所了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随后提问:
  (1)阅读以下资料,你怎样理解它?
  材料一:书上摘录的《汉书》内容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征城万里通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2)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区别?
  汉初和亲是在白登之围大败的情况下实施的,统治者采取了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且昭君也是自愿前往的,双方是平等互利的结合。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奴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汉和匈奴的和战
  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
  总结提问:
  学完匈奴和秦汉关系的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
  板书设计: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一、匈奴族的发展和白登之围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匈奴经济的发展
  3、白登之围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三、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归汉
  2、昭君出塞
  四、东汉同匈奴的和战
  1、匈奴的分裂
  2、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
 
标签: 单于 学生 初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一历册知识点2013
    这篇关于初一历册知识点2013,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
  • 初一年级历册知识点人教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历册知识点人教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
  • 2015七年级历册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七年级历册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 人教版七年级历册知识点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册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
  • 初一上册历史寒假作业2015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寒假作业2015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填空题1. 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
  •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
  • 人教版初一历册知识点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 初一历册知识点人教版2015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 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答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D B A A B B D C B A B A C16.张衡 华佗 墨子17.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其他对亦可)18.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乐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一考试网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博学笃行 厚德载物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