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三篇】

   2022-03-14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初一# 导语】下面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三篇】,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将下面语句认真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三篇】

#初一# 导语】下面是®乐学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三篇】,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将下面语句认真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贪婪(lán)匿笑(nì)浑为一谈花团锦簇

  B、奢望(shē)祷告(dǎo)禄禄终生油然而生

  C、倔强(jué)雏形(chú)花团锦簇絮絮叨叨

  D、狼藉(jí)贮藏(chǔ)洗耳躬听随声附和

  3、阅读填空。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lǒng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sh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上填汉字。(2分)

  峰峦()点缀()

  lǒng罩一shà间

  (2)“招牌”原意指,文中的意思是。(2分)

  (3)、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2分)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2分)4、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子曰:“,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则》)

  (2)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十二则》)

  (3)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

  (4),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6)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5、名著阅读(共6分,故事4分,道理2分)

  《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鸡》《两只口袋》《狐狸和狗》《衔肉的狗》等,请选一则,要求详细笔述,并简单说一说蕴含的道理。

  寓言:

  蕴含的道理:

  二、阅读理解(65分)

  文言文阅读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二石兽并沉焉()⑵山门圮于河()

  ⑶阅十余岁()⑷如是再啮()

  7.下面两组句子的用法明显不同的一组是()(2分)

  A.人皆贺之B.其邻人之父亦云

  B.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C.此独以跛之故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9、默写结尾(2分)

  如其言,

  10.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现代文阅读

  (一)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4分)

  1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13.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3分)

  14.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4分)

  1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二)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6.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2分)

  17.第③段中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其正确的写法是。(2分)

  18.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8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⑶⑷

  ⑴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9.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6分,每题3分)

  (1)

  (2)

  (三)寻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竞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竞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问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11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12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镪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选自《韩少华散文选》有改动)

  20.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3分)

  21.第⑦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22.第⑨段和第⑩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23.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3分)

  24.朱自清《春》的结尾是: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从综合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等方面,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60分)

  文题一:在(竞争、渴望、幸福、)中成长

  文题二:那一次,我真(开心、后悔、失落、感动)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以记叙为主,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书写要工整、正确,力争美观,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篇二】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6分)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伫(zhù)立酝酿(rǎng)枯涸(hé)骇(hài)人听闻

  B.附和(hè)落难(nàn)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

  C.诱(yòu)惑雏(chú)形收敛(liǎn)猝(zhú)然长逝

  D.玷(diàn)污泯(mǐn)灭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

  2.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A(娴雅文静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B(滋润滋长)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táoyě()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

  干涸()

  (2)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点zhuì()táoyě()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A、B两处(2分)

  A:B: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了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

  D.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

  5.仿照划线部分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漂亮,只要微微一笑,成功,只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好运,只要远离懒惰,,。

  6.古诗文默写(9分)

  (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中的“,”十分相似。

  (5),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名著知识(3分)

  《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繁星》《春水》的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第8—9题,共7分)

  8.在一个集市上,买萝卜的摊主在喊“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他身边一个买黄鸭梨的汉子,听到喊声,笑了笑,也喊道:“买鲜鸭梨啦,萝卜样的价。”两个摊主的话,幽默有趣。请说出他们喊声的言外之意。(4分)

  买萝卜摊主的言外之意是。

  买鸭梨摊主的言外之意是。

  9.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3分)

  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

  三、古文阅读。(11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11—15小题

  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1)太丘舍去()(2)尊君在不()(3)元方入门不顾()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2、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物外之趣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良愕然,欲殴之

  13、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2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

  1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否则要付出代价。请写出有关诚信守信方面的成语或名言警句(2分)(成语至少要写两个)

  四、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最后一个顾客》一文,回答问题。

  老人将店开在公路边,一开就是15年。公路边车来车往,却很少有行人下来。店里只卖紫绒花,虽然好看,生意并不好。

  15年前,老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学会了做紫绒花。他把剪得整整齐齐的红毛线用麻绳一根根系紧,扎成球,外面再扎上一层细细的紫绒线。这样,一朵紫绒花就做成了。老人的紫绒花卖得贵,5块钱一朵;而别人摊位上卖的是机器做的,2元钱一朵。但有一样,老人做的结实,除非最后因为太旧了扔掉,那中间捆得紧紧的麻绳,是永远都不会断的。

  紫绒花,可以做钥匙链,也可以当装饰。不管摆在哪儿,都一样漂亮。

  店里的货终于都卖完了,老人打算今天关门。今天是他70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次做紫绒花球。他太老了,手不住地颤抖,做起紫绒花越来越吃力。他没有多少钱,这最后5朵紫绒花,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

  看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钟。他准备关门。正在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推门进来了。

  “请问,您这儿卖紫绒花吗?”女孩嫩声嫩气地说。

  “从今天起不卖了。”老人缓缓地说。

  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指指不远的加油站,说:“我爸爸给汽车加油了,加油站的叔叔告诉我您这儿卖紫绒花。我们是去看爷爷的,爸爸说,爷爷喜欢紫绒花。所以,我想买5朵紫绒花送给爷爷做生日礼物。”

  老人看着女孩,心里有些感动。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问女孩:“是这样的吗?”

  女孩笑起来,说真是太漂亮了。她把花送给爷爷,他一定会非常高兴。小女孩很可爱,一笑两个小酒窝。他决定将紫绒花送给小女孩,满足她的心愿。

  “我把所有的钱都给您好吗?”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小瓷罐,将瓷罐底子打开,倒出一堆钢镚儿。数了数,2元3角。

  老人笑了,说这些钱,足够买5朵紫绒花。小女孩高兴极了,抱着紫绒花跑远了。

  关了店门,老人坐到桌前,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他正要喝,有人敲门。门口,一个中年男人领着小女孩,说:“真是不好意思,我给您送钱来了。”

  一瞬间,老人愣住了。中年男人看着老人,也愣住了。半晌,他呆呆地叫了一句:“爸!”

  老人的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等了15年,他终于等回了离家出走的儿子!15年前,儿子16岁,他砸开别人家的小店,偷走了紫绒花。回到家,他狠狠地揍了儿子,叛逆的儿子从此离家出走。儿子走后他才知道,紫绒花是儿子偷来送给自己的。因为,一次醉酒后,他曾对儿子说过,看到紫绒花,他就想起他去世的妈。儿子走了,老人开始学做紫绒花,并把店开在路边,为的是儿子回来时,儿子第一个看到他。

  小女孩高兴地咧开嘴,举起紫绒花,大声说:“爷爷,生日快乐!”

  “爸爸,生日快乐!”男人说着,已经泪流满面……

  15.选文中最后一个“顾客”是谁?(2分)

  16.请概括一下选文中“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17.5朵紫绒花按老人的价格应卖25元,小女孩只给了2元3角,老人为何这么便宜地卖呢?(3分)

  18.品味下列加点字的特点(4分)

  ①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老人。

  ②他迟疑着拿出紫绒花。

  19.有人说题目《最后一个顾客》应换成“紫绒花”,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四、诗词鉴赏。(5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2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五、作文(满分35分)

  22、《士兵突击》中有一句话让我铭记永久:每个人心里都开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增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书写公正、规范。

  【篇三】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时间如白jū()过隙,又到期末时。回望这一学期,学习时,你能做到持之以héng()吗?遇到问题时,你能做到páo()根究底吗?遭受挫折时,你能做到不屈不náo()吗?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成功的大门一定会为你洞开。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B.泰兴人才辈出,孕育了丁文江、吴贻芳、朱东润……等一批杰出人物。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D.“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B.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行为。

  C.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D.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完美收官,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⑴差之毫厘,。⑵,登高必自卑。

  ⑶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⑷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⑹“”,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⑺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填写)

  5、名著推荐与阅读(4分)

  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小说家的代表作。(2分)

  ⑵《当“海盗”去》中,汤姆在确定当海盗计划前,他还计划做什么?汤姆最后选定当海盗的理由是什么?(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

  班级开展“狼”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⑴【“狼”之成语】完成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2分)

  狼

  狼

  ⑵【“狼”之意义】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2分)

  例句:①嫁人要嫁灰太狼。②生态保护主义提倡现代城市的发展要“与狼共舞”。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苏舜钦①的《夏意》,完成第7题。(4分)

  别院深深夏篥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③流莺时一声。

  [注]①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②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③觉:睡醒。

  7、⑴诗中哪些景物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夏意”?(2分)

  ⑵请赏析“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②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⑤。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兵:军队。③睫:眼睫毛。④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⑤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楚庄王欲伐越()②臣愚患之()③王乃止()④自见之谓明()

  ⑵下列各句中与“王之伐越”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八则》)

  C.至之市(《郑人买履》)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奇妙的唾液》,完成12-14题。(8分)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2、唾液有哪些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甘玲珑的《手帕》,完成15-18题。(11分)

  ①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②“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③“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④“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

  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

  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⑥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⑦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⑧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⑨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⑩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5、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4分)

  ①

  ②

  16、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对第⑦段中“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语句是冰心《往事》中的一段文字,请结合冰心《母亲》一诗和本文谈谈你对它的理解。(3分)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

  下的荫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母亲珍藏的手帕,让“我”读懂了深厚的母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珍藏,它或许是朋友、同学赠与你的一份礼物,它或许是父母给予你的一个奖励,它或许是你记忆深处最值得回忆的某个故事……

  请以“珍藏”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标签: 绒花 唾液 初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2015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6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伫(zhù)立酝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B.附和(hè) 落难(nàn)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C.诱(yòu)惑雏(chú)形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D
  •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新人教版
    【#初一# 导语】这篇关于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新人教版的文章,是©乐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6分)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伫(zhù)立酝酿(rǎng)枯涸(
  • 2016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
    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多做练习,以下所介绍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主要是针对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6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伫(zhù)立   
    11-22 绒花老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