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2019-04-19 91运营0
核心提示:之前聊了舆论品牌,在信息更透明的社交网络,靠大众媒体与舆论,已不能建立品牌了。而是靠用户,靠更多的用户积累起来的。这周打算聊聊甚么是用户品牌,如何建立用户品牌。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想到的案例是瑞幸咖啡,这是我1直跟踪和关注的品牌。瑞幸咖啡的

1 196 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之前聊了舆论品牌,在信息更透明的社交网络,靠大众媒体与舆论,已不能建立品牌了。而是靠用户,靠更多的用户积累起来的。这周打算聊聊甚么是用户品牌,如何建立用户品牌。

 

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想到的案例是瑞幸咖啡,这是我1直跟踪和关注的品牌。瑞幸咖啡的营销,是完全基于互联网传播环境的营销,摆脱了传统思惟,基于互联网环境建立了全新的营销体系。

 

瑞幸的营销给我很多启发,也值得很多品牌鉴戒。所以干脆,今天就敞开以瑞幸咖啡的案例,聊聊用户品牌的话题。

 

为何要聊这个话题,由于现在舆论垄断被打破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

 

举个例子,你发1条朋友圈,如何让他人觉得这条点赞很多?很简单,你自己多评论几条,由于没有人能看到所有互动,除你自己。你可以评论1句“感谢李总,王总,坏总等等80位点赞支持的至爱亲朋们!就不逐一回复了。”实际上只有8个点赞。

 

这就好比前互联网时期的舆论垄断,除企业自己,没人知道产品卖得好不好,除用户和用户身旁的人,所有用户没法同步交换,所以会产生舆论品牌。上央视,找名人,谎话说多了就成真的了,至于用户评价其实不重要,由于没有传播渠道。

 

现在舆论垄断被打破了,好比从朋友圈到了微博,任何人的互动对任何人公然,你不能撒谎,不能把8个赞说成80个赞。所以舆论品牌失效,我们要全力建设用户品牌,要更加真诚且务实。

1 262 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换个逻辑做品牌

 

 

 

底层逻辑的变化是,用品牌吸援用户,还是以用户建造品牌。之前的大多数品牌策略,几近都是用品牌吸援用户的逻辑。

 

之前这样做有效,除舆论垄断以外,巨大的增长红利也是重要的缘由。现在这样做无效,除舆论垄断被打破,整体大环境上,增长红利已不那末明显了。

1 358 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我们说回瑞幸咖啡,这个品牌被1些媒体说多是下1个OFO,是火1把就过时的品牌。如果现在可以买瑞幸的股票,我1定会买,由于在舆论上是被严重低估的。

 

我坚定的认为这是个用户品牌,而非舆论品牌,乃至还遭到了很多舆论的打压,但照旧在保持高速增长。

 

去年我曾写过1篇瑞幸的营销复盘,在它的成长进程中,几近所有广告营销,都是围绕门店与核心用户。

 

也就是说,瑞幸从1开始,就做用户转化导向的效果广告。但聪明的地方在于,瑞幸用品牌广告的套路与内容,做转化型的效果广告,到达转化效果的同时,也在建立品牌调性。

 

瑞幸作为卖咖啡的品牌,也没有必要做大众传播,由于买不到咖啡,就等于无效传播。所以有很多人说瑞幸的广告遮天蔽日,这是完全毛病的判断,其实只对精准用户遮天蔽日。

 

现在我们也许要换个逻辑做品牌。之前我们希望通过1次投放解决所有问题,希望通过大众媒介的延续暴光来建立品牌。但是现在,能够定义1个品牌的是人,是用户,是每个人的每点感受,这些感受与品牌之间达成的共鸣,叫做品牌。

 

瑞幸咖啡以用户逻辑在做品牌,这是瑞幸咖啡最坚固的基本面。用户逻辑和高转化率,我料想这是未来10年做品牌的重要底层逻辑。那末在传播策略上,瑞幸咖啡有甚么可鉴戒的?

1 451 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由内到外做传播

 

 

我们做的几近所有传播,都是由外到内的传播,找新渠道,新资源,新媒介,去找新用户。特别对互联网品牌来讲,疏忽了最重要的“站内流量”,1个月活几千万的APP,总是花很多钱去购买站外媒介,而疏忽了自己就是几千万用户的大型媒介。

 

我视察到瑞幸咖啡的传播逻辑,有很大1块是由内到外的逻辑,用户裂变固然是其中之1。瑞幸在针对站内流量的应用,针对老用户的营销,发动老用户的拉新,是非常值得鉴戒的。

 

很多营销疏忽了站内流量与老用户的价值,当你是新品牌新产品的时候,大暴光转化还可以,当大家都已知道你了,延续暴光,基本无效了。

 

如果你身在1线城市会发现,瑞幸今年再传统渠道的广告愈来愈少了,仅在有新消息或新活动时,会做1点告知性投放。最少在1线城市,瑞幸的知名度已足够,做知名度暴光已没有必要。

 

所以今年把重点转向了老用户,最近刚发起1轮延续10周的大型站内活动——“百万大咖”。只要用户每周消费满7件,就能够领到红包,前5000名直接领200元,每周发500万红包,连续10周。这个活动我初看时,就是个发钱的活动而已,好像也没甚么。

1 545 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上周我很努力,喝了8杯咖啡,终究得到了领红包的资历。后来我才发现,是“件”,不是“杯”。而瑞幸配合活动,上线了1些客单价10元以内的小零食,1件零食也算1件。所以全部SKU里买够7件都算,我还是太实在了。

 

我本来觉得,应当是直接兑换成代金券的吧,当我领钱的时候发现,发的是现金,而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直接存入微信钱包中,这1点有点出乎我意料。

 

1个明显的猜想是,他们微信粉丝1定涨了很多,我视察他们的推送,在5分钟以内就能够到达10万加。听说他们的粉丝是大几百万级别的,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会到达千万级别。这个太可怕了,根据去年的公然数据显示,瑞幸咖啡的消费用户是1254万,要末是现在用户量又增长了很多,要末是1半以上的消费用户都关注了微信。

 

微信粉丝增长只是附加收益,我们说回活动。

 

先说钱的问题,5000万多不多?真多,我要有5000万就躺着不工作了。但对媒介费用来讲,5000万真的不多,坏哥给大公司打过工的,见过大钱。双11邻近期间,每天的媒介费用都是过亿的。我在另外一家甲方时,1年的媒介费用大概6个多亿,广撒网式投放,类似承包全国的公交站,全国的电影院,对大众来讲,基本没有感知。所以,5000万相对媒介费用来讲,真的不多。

 

再说5000万的效果,从前3周的数据来讲,数据每周都在增长,第3周相比第2周增长1万多人,总计14.3万人消费满7件。

 

用户被分成3个档次,头部是前5000名,消费几10到几百件不等,这类几近都是朋友集会,老板请客或公司开会用的,是少数。第2档是我,靠咖啡续命,只要在家写作都会点外卖,平均每周3⑸杯,对个人用户来讲,应当算是高频的了。第3类量最大,1周1⑶杯的用户,基本是特别累特别困也许有特殊需求时会点1杯咖啡。

 

百万大咖主要针对第2类,努努力多点2杯就可以领红包。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消费频次的提升,拉动老用户提升GMV,活动刚开始3周,数据还在同比增长,如果后面基于百万大咖再加1些花样玩法的话,应当能够带动更多第3类用户进化到第2类用户中。

 

而背后培养的,实际上是消费习惯,瑞幸的典型消费场景是办公室白领,我还在打工时,每天早上出地铁用APP点1杯美式,10分钟走到公司楼下,拿咖啡上楼,几近成为每天的标准动作。如果百万大咖这个活动,让更多人养成每天早上带1杯咖啡上楼的习惯,5000万太超值了。

 

我猜想啊,还有1个隐藏目的,多是对口味的习惯。就像我们喝了多年星巴克,就认定星巴克是好喝的口味。有很多人诟病瑞幸咖啡是不好喝,特别很多装逼者最后回加1句“关键是咖啡不好喝”。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咖啡和酒类似,本身就不好喝,其实不是瑞幸咖啡不好喝,最好喝的是糖水,不是咖啡。像我,之前咖啡顶多喝拿铁,现在只喝加浓美式,你说我为了好喝?

 

再回过头来看,瑞幸在从内到外做传播的策略里,玩的非常极致,当前经济大环境不好,市场部普遍在削减预算,在市场预算不充足时,站内流量是最重要的流量池,而老用户们则是品牌最重要的品牌火伴。

1 640 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撬动老用户做增长

 

 

我们从商业逻辑上思考,把资源向老用户倾斜合不公道。

 

首先,让用户找到类似的用户,总是比广撒网更精准1些。

 

然后,在知名度饱和的情况下,老用户说服总是更值得信任。

 

第3,用户口碑在互联网是公然的,这些公然的口碑会成绩或毁掉1个品牌。综上,资源应当向老用户倾斜,并且尽最大努力,撬动老用户去找新用户,撬动老用户创造品牌口碑。

 

所以从商业逻辑上思考,也是老用户的价值更大1些。在《流量池》1书中,作者杨飞老师说1个老用户能带来5个新用户,远比广告投放的效力更高。

 

在神州专车的案例中,70%的新增用户是老用户带来的。瑞幸咖啡作为更高频,裂变玩法更极致的新案例,新增用户的占比,可能更多来自老用户的拉新。

 

撬动老用户拉新,这个玩法适用于绝大多数产品,不管高频低频线上线下,老用户的推荐永久强过广告推荐。现在的全部互联网基础设施已非常完善,不论是分享机制,社交网络,口碑平台,都已非常便利了。

 

所以,未来营销的逻辑应当是,从产品内向产品外流淌,从老用户向新用户流淌,是1个波纹状的分散,而非漏斗状的挑选。

1 736 向瑞幸学做“用户品牌”

 

总结1下

 

 

今天也挺简单,聊了1个概念,两个观点。1个概念是用户品牌,基于用户去做品牌,品牌是被用户定义的,是甲方与用户的共谋、共鸣,先有用户再有品牌。我觉得这代表了未来的方向与趋势,未来的舆论环境1定是愈来愈开放与透明的,未来品牌的用户与口碑会成为品牌的基石。

 

在传播策略上,1直以来我们都是从外到内的漏斗状传播,先暴光个小目标,然后认知,感兴趣,终究转化的只是极小的1部份。然后延续漏斗状的找新用户,以此取得增长。

 

也由于用户交换愈来愈容易,传播方式愈来愈便捷,且愈来愈去中心化,大海捞针式的找用户不再见效。在传播逻辑上应当由内到外,由老用户找新用户的方式,取得可延续的增长。

 

最后我想说,互联网是人的互联网,品牌是人的品牌,1切回归到人的逻辑,而且是每个人。当我们做营销创意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跟用户有甚么关系,产生甚么影响,带来怎样的评价。至于能否刷屏,那都是附带的。

 

以上,希望有启发。

作者:杨不坏(ID:yangbuhuai01)

 
标签: 品牌 瑞幸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发力小红书,品牌老板需要有的30条认知!
    发力小红书,品牌老板需要有的30条认知!
    如果你是老板,想要发力小红书,请认真读完。如果你是员工,需要发力小红书的弹药,请转发给老板。一、为什么要重视小红书?渗透年轻人群1、小红书一二线用户占比50%,95后用户占比50%,00后用户占比35%,高浓度高质量年轻用户聚集地。2、小红书日均用户搜索
  • 弱品类,如何做品牌?
    弱品类,如何做品牌?
    我们新媒体的同事,前几天问了我一个问题:“弱品类怎么做品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今天来写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01什么是强/弱品类? 先解释一下强/弱品类的概念。过去我们通常会认为,某些品类叫做弱品类,某些品类叫做强品类。其实,所谓
    05-19 品牌
  • 品牌营销谈ROI有个屁的意义?!
    品牌营销谈ROI有个屁的意义?!
    “我跟老板申请今年的品牌推广预算,老板说,你要跟我说清楚,这些预算能产生多少的销售或实际销售ROI,我才给你预算!这我怎么能说得清楚?!”ChatGPT都出来了,这个问题仍然是世纪大难题。01 品牌营销谈ROI没意义?从事品牌推广的从业者,会嗤之以鼻!说,
  • 为什么所有品牌都让你充会员?
    为什么所有品牌都让你充会员?
    “来都来了”“钱都花了”“都已经决定了”“就这样吧”“不想买也买些吧”……为什么每次去超市总会看到满200减50的活动?为什么每次去吃饭总能领到满300送50的优惠券?为什么不论是线下门店还是线上平台支付都推荐你用积分换礼物?这些背后都是【沉没成本原
    04-22 会员品牌
  • 公司还需要品牌总监吗?
    公司还需要品牌总监吗?
    我收到两个问题,都与「品牌总监」职位有关。一个求职者说:消费行业干了7年品牌总监,自打去年12月份被裁,至今没有找到合适机会,常常怀疑这个岗位是不是没那么必要存在了?另一个老板说:公司经营传统食品业,旗下很多子品牌,在电商平台卖的还不错。新聘
    04-22 品牌总监
  • 千川内容能力,是所有品牌的基本盘!
    千川内容能力,是所有品牌的基本盘!
    千川内容能力,已经是所有品牌自播的基本盘。怎么形容当下的千川内容创意呢?举个例子,假如“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条素材爆了,市面上马上会出现:“怕上火,喝老吉王” “怕上火,喝吉老王” “怕上火,喝林老吉” “怕上火,喝冰红茶“ “怕上火,喝汇源果
    04-21 千川
  • 线上获客不再是做内容IP,「搭建品牌的线上生态」是趋势
    线上获客不再是做内容IP,「搭建品牌的线上生态
    品牌的线上获客,有几个常见误区:线上渠道=内容账号,要么涨粉要么卖货All in某个平台,就能逆天改命创始人做IP,可以成为雷军的几分之一为啥说这是误区。简单的逻辑,各个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已经非常成熟。平台模式就决定,主要赚B端的钱。不管你是品牌、商
    04-14 线上获客
  • 万字长文,100条品牌经营方法论
    万字长文,100条品牌经营方法论
    作为白牌+付费玩家,品牌营销并非我的强项,但在日常工作当中,会吸收大量的品牌性书籍,以及与正在打造品牌的团队深聊,这里面诸多内容对我极其有用,故将其部分整理,分享给大家。1、大众品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活着,品味是流量最大的敌人。2、国外设计
    03-18 品牌经营
  • 起势靠爆品,成败靠内容,穿越周期靠品牌
    起势靠爆品,成败靠内容,穿越周期靠品牌
    前段写的文章《2024年品牌抖音攻略和七大趋势》,在短短一周,文章获得的转发超过了1000。在文末提到的观点:起势靠爆品,成败靠内容,穿越周期靠品牌。有很多朋友引用,也有一些品牌咨询,今天我就独立成文,展开来聊一聊,兴趣电商时代,品牌增长的思考。01
  • 2024年品牌抖音攻略:揭秘抖音七大趋势与突围秘诀
    2024年品牌抖音攻略:揭秘抖音七大趋势与突围秘
    写在开篇。最近流传的2024年抖音低价战略,我的看法是:抛弃了兴趣电商和内容生态,无异于杀鸡取卵。抖音的瓶颈不是流量,而是内容,低价不是解药。我们作为消费者的体感,可能是越来越差的,刷几屏就是广告,就是直播间,或是引流素材,这意味着抖音商业化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