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下载了App却不用,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2018-07-25 91运营0
核心提示:你的手机里,有多少下而不用的安慰App?“‘大梵’算是这样1个APP吧,有段时间我信佛,这个APP里有佛教音乐、佛教壁纸图、佛家语录,还有南怀瑾老师教打坐。”“现在没怎样用了。为何不删吗?嗯……我觉得删了不太吉祥吧。”花花回答道。下1堆APP,不用也不删

 

你的手机里,有多少下而不用的安慰App?

 

 

“‘大梵’算是这样1个APP吧,有段时间我信佛,这个APP里有佛教音乐、佛教壁纸图、佛家语录,还有南怀瑾老师教打坐。”

 

“现在没怎样用了。为何不删吗?嗯……我觉得删了不太吉祥吧。”花花回答道。

1 1261 用户下载了App却不用,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下1堆APP,不用也不删,这仿佛已成了我们的佛系平常。从硬件条件来看,手机容量日渐“阔气”,iPhone X的内存从64G起步,下1档便直达256G,存储容量乃至超过电脑。

 

但让S君更感兴趣的是,甚么样的APP能让用户不下不爽,下而不用,就是不删”?这背后有怎样的现实因素与心理动机?

 

我们采访了1群不同专业背景的90后,他们可以说是网络社会中对APP保持着高兴趣的人群,在1个个故事里,我们有了1些有趣的发现。

 

1、使用幻象: “我下即我读/学/用”  

 

思滢(社会学):

英语学习相干的APP吧,比如扇贝系列,大家都挺推荐的。还有之前老师推荐了练习英语听力的APP,「BBC iPlayer Radio」,也1直存着。”

 

闪闪(软件工程):

「微信读书」,下下来就感觉自己读了书了。”

 

2、专业操守: “不下不是XX人”  

 

丹旎(历史学):

「澎湃新闻」。由于自己研究生是学新闻的,这类APP不下不是新闻人啊,但是也并没有怎样打开过。”

 

团子(广播电视学):

我下载了「端传媒」,觉得这是优秀媒体人的必备,但是由于懒得翻墙也就作为‘镇机之宝’了。另外,之前学校帮我们优惠定阅了「财新国际」(Caixin),因此下载了这个APP,不过打开次数也是寥寥可数。

 

曦霖(播音主持):

之前斟酌当产品经理,所以觉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应当是必须要下载的,但没看过几次。”

1 2166 用户下载了App却不用,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3、限免诱惑: “不下白不下”  

 

汤圆(通讯工程):

在App Store里1看到有限免的就会下载下来,觉得很划算啊。而且也不会随意删,怕自己下次就想不起来那个APP了。”

 

团子(广播电视学):

去年暑假去旅游之前,我在淘宝上买了「Analog Film」的系列滤镜,是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他人安利的。淘宝上1套好像只要1块钱吧,虽然最后只用了Paris那款滤镜,但反正便宜,就整套all in了。”

1 3146 用户下载了App却不用,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4、情感寄托: “蛙儿子卸了就没有了”  

 

鹤仪(历史学):

「旅行田鸡」1直没有删,我已给我的蛙儿子兑换了荣幸铃铛,感觉已通关了。但是由于这个APP如果卸载了就会删除数据,我的蛙儿子就没有了,所以我1定不会删的。

 

还有「梨视频」的APP,我用的次数也比较少,但是由于我之前在那边实习过,所以出于情感因素会留着它。”

 

闪闪(软件工程):

数记念日的APP「Days Matter」,我很少打开,但是跟前任相干的日子还留在上面,就留着吧。”

 

5、财富意味: “30块买的舍不得卸啊”  

 

思滢(社会学):

像「记念碑谷」这类游戏,玩通关了就不会再用了,但是这可是花了30块买的呢,舍不得删,财富意味。”

1 4127 用户下载了App却不用,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花花(数字媒体):

「Star Walk」这个APP可让你知道夜空里有哪些星星,当时觉得很成心思就下载啦,花了40块买了去广告的版本。所以1直放着,万1哪天又要看看星星呢。”

 

心理动机1览  

  态度、规范、知觉行动  

 

在纷纷复杂的APP选择眼前,为何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或许我们可以透过计划行动理论发现潜伏的影响因素。计划行动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动模式的。

 

Ajzen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动的因素都是经过行动意向来间接影响行动的表现。而行动意向遭到3项相干因素的影响:

1 5116 用户下载了App却不用,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个人本身的“态度”(Attitude

 

在使用态度上,态度的易得性(attitude accessibility)是指个体取得直接经验的容易程度。人们在决策时常常更容易以直接经验中取得的标准作为参考根据。态度易得性越高,所对应的信心强度就越高,相应地对行动意向的影响也越大。

 

对应到本文的研究即是“我觉得APP的下载很方便”、“我觉得安装起来很简单”,手机软件安装的便捷性让APP下载的门坎变得非常低。

 

影响个人特定行动的“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包括两层含义,1是指“重要的他者(Significant others)”对个体行动的影响。对应到本文研究,这些“重要的他者”可能为“微博某大V的推荐”,和“身旁的亲人、朋友、同学”、“有使用经验的熟人”的示范影响。

 

主观规范还包括“自我身份的认同”,是指个体通过践行群体内集体的规范来强化自我身份的认同,通过自我分类(self—categorization)”和“自我强化(self—enhancement)”两个途径来实现。

 

前文中提及的,用户由于觉得自己的媒体人/产品经理而去下载APP,正是自我身份认同”带来的影响。

 

知觉行动控制”

 

“知觉行动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也分为知觉控制和自我效能两个维度。

 

知觉控制(perceived control是指个体行动控制程度的感知,个体在感知到行动的生成特定行动可控制的程度,可控程度越高,行动生成的可能性越大,即“充足的手机内存与手机流量让我可以下载很多APP”。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个体自我在判定本身是不是具有完成某1特定行动的信心。自我认同信心强度越高,个体在行动生成时的履行力越大。“我下载这些APP是希望能提升英语水平”,“我能用运动APP坚持锻炼”。

 

产品侧思考  

  积灰的APP,为何会被“下而不用”? 

 

不难发现,用户下载APP的主观意愿大多是积极的,那末造成APP“下而不用”想必还有其他因素。

 

在采访对象中,来自复旦大学的李哲男告知我们,他在本科阶段和团队共同研发了1款跨平台搜索碎片化信息的APP

 

它能将散落在各处的资讯整合到1起。在腾讯新闻上看到1篇深度报导、在微博上看到1篇旅游攻略、在朋友圈听到1首好歌,如果当下没有时间看完,都可以1键收藏,后续再打开APP浏览。”

 

但从后台数据来看,用户收藏了很多内容,打开主程序去浏览的却很少。iOS系统的主利用DAU差不多200,安卓系统的700左右,而内容收藏次数差不多是700和1700,也就是说,用户的收藏行动频率是重新浏览频率的34倍。

1 698 用户下载了App却不用,万万没想到是因为...

 

存而不读”的表现,仿佛也正是“下而不用”的1个分支。在采访中我们注意到,被高频提及的“下而不用”的APP很多正是集中在资讯/知识/教育领域,例如「得到」、「分答」、「云课堂」等。

 

用户‘下而不用’的APP,是由于没有满足用户‘用较小的力气就可以取得较大的提升’的需求。也就是说,APP不够好用。”李哲男说。

 

使用此类APP的用户可以被粗颗粒度地分为3个种别:「知识份子用户」这群用户在使用互联网APP之前,就已有了1套自己成体系的、有规律的自我提升的方法。

 

大致如高中班上的学霸同学,他们用1个本子就可以梳理出各科的知识脉络,在步入社会后,也能通过规律性浏览等方式实现自我提升。

 

「“伪”知识份子用户」这是互联网中的腰部用户,是占比最大的人群,也是知识类/提升类APP的主力目标人群。

 

这些用户的外部特点是“我爱学习,我知道学习有益,但就是懒”,他们希望用最小的力气来取得最大的知识充盈感。他们最容易去下载APP,并且购买各种课程,但是存下来以后没有浏览使用,反而会加深焦虑。

 

「特定时期特定需求用户」这部份用户可能处于求职、考研或考公务员时期,有特定且明确的知识获得需求,下载某个学习APP非常果断,并且高频使用,但这段时间过去后可能就不再会打开。

 

在本文讨论的话题中,被“下而不用”的APP主要是没有拉拢第2部份的“伪”知识份子用户。

 

“我觉得思路比较好的是类似喜马拉雅FM这样,致力于下降用户知识获得门坎的利用。你不想读书吧,那我念给你听,听太久你会累吧,那我把100分钟的内容打包成5分钟给你。”

 

信息过载”1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随着APP下载的门坎愈发低矮,用户使用APP与后宫选妃无异。

 

也许对产品设计来讲,不管是流程的产品交互、公道的课程设置,还是令人振奋的鼓励制度,想打造高黏度的APP,这些环节都相当重要。

 

本文作者:伍音璇

来源:S-Tech(ID:S-Tech1014)

 

 
标签: APP下载 周推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