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丨Facebook 产品设计副总裁Julie Zhuo的八组问答

   2016-12-01 0
核心提示:Julie Zhuo,Facebook产品设计VP,美食、游戏及文字爱好者,译者@C7210心中的女神之一。本文来自Julie Zhuo受TheNextWeb.com的邀请而进行的AMA活动(Ask Me Anything),共包括八组问答,下面进入正文。 Julie Zhuo(右一)提问 来自G MarimHi Julie,感谢你

产品丨Facebook 产品设计副总裁Julie Zhuo的八组问答

Julie Zhuo ,Facebook 产品设计 VP,美食、游戏及文字爱好者,译者@C7210心中的女神之一。本文来自 Julie Zhuo 受TheNextWeb.com的邀请而进行的AMA活动(Ask Me Anything),共包括八组问答,下面进入正文。

产品丨Facebook 产品设计副总裁Julie Zhuo的八组问答

Julie Zhuo (右一)

提问

来自G Marim

Hi Julie,感谢你来做AMA。请问,对于那些有志于投身UX领域的在校学生,你会给到怎样的建议?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我能给到的最好的建议就是“多多实践”。没什么比实际上手更能让人学到真东西。

同时:

拥抱新事物。尝试挑战那些让你感到不那么舒服的东西,比如设计个logo,学习并使用新工具设计一套交互流程(在这里推荐我们的原型工具Origami Studio),通过不同的用研方法来研究产品,学习一些其他相关领域的课程(我曾在Medium上发过一篇文章,关于我理想中的设计课程)。通过接触新事物来开拓视野,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多提问题。我认识的很多设计师都很乐于帮助新人成长。此外很多线上设计资源平台、论坛、Medium等等,包括你自己的行业人际网,都是获取信息、寻求帮助的媒介。

提问

来自Craj

我是一名移动app开发者。你在职业生涯中想必和很多开发人员打过交道。我想请教的是,从设计师的角度,你所看到的“优秀开发”和“普通开发”之间的区别主要在哪些方面?你觉得哪些特质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的成长?

此外,我是你Medium上的粉丝,真的很喜欢你发表的那些文章,关于很多问题的见解都很让人受用,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Hi Craj,很开心我的那些文章同样能给开发者带来帮助。我个人最欣赏的开发者通常具有这些特质:

将彼此看作同一个团队的战友,不会因为职能不同而形成对立观念,认同我们正在合力为人们创造着伟大的产品。这种思维观念能带来非常轻松而美好的协作体验。

关注用户体验。其实相当于上一点的延伸。优秀的开发人员会考虑“人们是怎样使用产品的?能否让他们用的更加轻松一些?”,而非一味的“完成这个项目要占用我多少资源?有没捷径可以快点提交代码?”。

关注性能表现。某种程度上讲,相比于很多设计决策,出色的性能表现更能推动体验的提升。

或许没能按时完成所有的功能开发,但已经完成的那些都非常出色。我个人宁可听到开发者说“根据目前分配的资源来看,这五个功能我可以完成两个,所以我们评估一下优先级吧”,也不愿接受五个实现的很糟糕的半成品功能。

代码便于维护,要考虑到未来的功能迭代。当然这一点对于开发者本人更加重要一些;之所以提到,是因为从 产品设计 的角度讲,一次完美到位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你总是需要上线一些东西,得到反馈,学到些东西,然后进行迭代。如果因为最初的开发实现方式不当而导致产品的寸步难行,这里不能改那里不能动,那么无论对于产品本身还是团队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提问

来自Matthew Hughes

我是一名开发者,时常有人问我关于怎样学习编程的问题。

作为一名设计师,你是怎样学习设计的?你会怎样指导新人从零开始起步?是否有什么课程或书籍特别值得推荐呢?

你是否认为有理想有抱负的设计师一定需要进入相关院校学习?或是类似于写代码那样,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战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我没有正式的设计学科背景。个人感觉,和学习开发类似(或许学习任何东西都是这样)- 在正规的课堂中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成长都是在实践中实现的。了解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放开手去做,去设计产品,和他人进行交流,倾听反馈意见,了解问题所在,如此一点点的矫正和提升。

我个人最喜欢的书是唐诺曼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文版译名《设计心理学》),你能从中了解到日常当中各个角度的设计哲学。

产品丨Facebook 产品设计副总裁Julie Zhuo的八组问答

提问

来自Tessa Sterkenburg

Hi Julie,你们为什么会将Facebook Messenger拎出来作为一个独立app,而不是整合到Facebook的app当中呢?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对于任何即时通讯类的产品,最重要的体验需求之一就是速度与可靠性。你需要联系某人时,会希望立刻开始行动。将Messenger设计成独立app的主要原因就是提升通讯速度 – 你打开app,立刻看到消息,然后进行回应。如果整合到Facebook当中,打开app并逐层导航到消息模块的整个一系列流程会大大降低沟通行为的效率。

提问

来自Thomas

对于功能繁多复杂的产品,在设计方面是否有什么建议?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这个问题有些难回答。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太多功能”的感知代表着不同的东西。我建议,首先对特定产品的关键用户进行准确的定义,理解他们的特质和目标需求,了解他们在实境当中使用产品的方式,包括哪些功能对他们最为重要,哪些部分给他们带来了困惑或是影响了操作效率,等等。接下来你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对功能或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并一步步的将产品的复杂度控制到最合理的水平上,譬如提升关键功能的易用性,弱化低频功能的呈现方式,或彻底移除完全不重要的功能,等等。

提问

来自Alexander Griffioen

Julie,感谢你来做AMA。你曾在Medium上发表过一篇名为“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Use”的文章(Beforweb译文版“眼见为实的 产品设计 ”),我觉得非常有见解。记得几年前,John Maeda(约翰?前田)做过一次关于简约设计的演讲,其中特别提到关于降低次要功能视觉权重的问题,例如将非核心功能默认隐藏起来,以便用户最大化的聚焦于关键信息。我想请教,你的团队是怎样判断信息优先级并制定相应的呈现策略的呢?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Hi Alexander,多谢!很开心你喜欢那篇文章。

在判断功能与信息的优先级之前,我们首先会充分了解目标用户群体,以及我们希望他们通过产品实现怎样的目标。即便要打造一款“每个人”都能使用的产品,我们也必须识别出对于其中大多数人来说最为重要的功能。

我们会通过大量的用研工作来确保设计方向没有偏离正轨。我们了解到恰当的默认呈现方式十分关键 – 多数用户不会花时间去逛导航菜单或是对界面进行自定义,除非有着足够强烈的动机。所谓“足够强烈的动机”,是指他确实需要用到多数用户平时根本用不到的东西(譬如,相比于普通的参与者来说,群组活动的创建者需要用到很多内容和人员管理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是必要的,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需时刻易访问,所以可以降低呈现的权重,提供基本的可访问性,使相关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用到即可。

提问

来自Hayk Yaghubyan

Hi Julie,在你看来,过去几年间设计领域当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有哪些是具有较大影响力,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用户行为习惯的?未来我们可能会在Facebook的产品当中看到哪些新变化呢?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Hi Hayk,谢谢你的提问。很抱歉,我不能谈论产品未来的具体规划;我们会持续打造各种能够帮助用户分享内容、联络彼此的功能。

在我们看来,过去几年里,那些能够帮助人们做些新事情,或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的功能模式通常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甚至会从认知层面彻底改变人们长久以来的行为习惯。在设计层面,改变一些现有功能的默认行为方式,或是设计改版等等,在很多时候也会带来一定的增长效应。

提问

来自 Ashish SHendure

Hey Julie,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产品与面向企业的产品相比,在设计原则、用研方法等方面有着怎样的区别?

回答

来自Julie Zhuo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企业用户的专业能力更强,愿意付出较高的学习成本去掌握功能强大的专业工具。作为设计师,你需要特别关注用研方面的工作,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是该产品的目标用户,本质上属于外行;而对于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经验或直觉还算可以依赖。

「优设名师专访系列」

1、曾任腾讯大粤网设计主管的跨域达人: 《优设访谈!腾讯设计师米田的设计之道与成长之路》

2、没有听过冯叔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 《优设访谈!著名设计师冯铁的设计思考与经验之谈》

3、前端重构视觉交互无一不精的设计师: 《优设访谈!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C7210的十年设计路》

4、非议不断前行不止,用心的设计团队: 《优设访谈!国内知名设计团队专访之滴滴DISIGN》

5、前网易现阿里写的书是交互领域必读: 《优设访谈!阿里交互设计专家刘津的设计管理之路》

6、职业路径最为清晰的科班交互设计师: 《优设访谈!LBE安全大师产品总监晓生的职场进阶之路》

7、能靠脸吃饭偏偏不的设计界「鹿晗」: 《优设访谈!阿里资深设计师的自学设计之路》

8、300多人的百度设计团队该如何运转: 《优设访谈!国内知名设计团队专访之百度大UE》

9、百度上海团队负责人的非科班设计师: 《优设访谈!百度设计大咖JJ YING的自学成才之路》

10、他带的学生已经是国内的设计大咖了: 《优设访谈!灰昼:从非科班生到首席美术总监的15年设计路》

11、设计的产品有几亿人在用的非科班生: 《优设访谈!腾讯电脑管家视觉负责人张晓翔的UI自学之路》

12、英雄联盟穿越火线天天爱消除都有他: 《优设访谈!腾讯游戏Tgideas团队设计总监李若凡的十年设计路》

13、高考一百多分现任UC艺术指导的大神: 《优设访谈!小火:从非科班生到UC艺术指导的励志设计路》

14、可能是颜值最高的全能设计师网红咯: 《优设访谈!锤子科技设计总监罗子雄的全能自学之路》

15、一人能扛得起整个设计流程的多面手: 《优设访谈!薄荷科技设计总监张智超的12年全能设计路》

原文地址: answers.thenextweb

译文地址: beforweb

产品丨Facebook 产品设计副总裁Julie Zhuo的八组问答

【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yuan@uisdc.com】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何运营好海外社交媒体—Facebook
    在招聘网站上,常常可以看见1些facebook运营专员的职位,其实到最后做的全是泛社交。说是做Facebook,到后面youtube,instagram,Twitter,pinterest1起上。我之前在 为何你做不好社交引流 的文章中说了,现在的很多公司都没有做社交的1个概念,都只是听说他
    08-22 Facebook
  • Facebook在前,微信在后,后浪推前浪
    我曾在Facebook的故事下,开始自己的第1次社交产品创业,他对我有1些特殊的含义,当我得知 扎克伯格 决定学习微信时,感概万千。仅将我的1些分析与你分享。1在2011年至2015年 ,你乃至可以通过量个国家的app store 账号取得1份产品经理的岗位——我们认为你对
  • 为什么Facebook, Twitter等公司的logo名首字母
    我们都知道,英语里人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公司名也如此,而印在logo上的公司名,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是非常正式的,自然也要遵从首字母大写规则,以下面这些公司,Microsoft, Google, Colgate, Ford, Disney 乃至还有很多公司所有字母都大写,如IBM, IKEA, SIEM
  • Facebook产品设计实习生的VR之路
    Facebook产品设计实习生的VR之路
    一场春节终于结束。该回到正轨的回到正轨,该开始的开始,该改变的改变;设立过的目标已经进入时间线,而不再仅是新年之前的憧憬与畅想。所幸的是,今年开春不必再像一年前那样痛彻筋骨的休养生息一两个月才能让自己开始动起来。目力所及的格局并没很大,哪怕
  • 【数字思维】旅游企业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提升用户
    【环球旅讯】技术驱动旅游业发展,借助智能技术来优化服务可以帮助旅游业公司根据旅客需求和偏好精准地匹配产品。包括搜索巨头在内的Google近期开始通过机器学习来解读用户的搜索目的,以便为用户提供与搜索请求相关度更高的内容。除了Google,Expedia也一直
  • 微信小程序要颠覆AppStore?Facebook早玩过了
    微信小程序要颠覆AppStore?Facebook早玩过了
      阅读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  张小龙的微信“小程序”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刷屏,毕竟拥有7.6亿的海量用户,微信跺一跺脚,我们都得打个喷嚏。  很多自媒体达人和科技类媒体去采访获得内测机会的人,想看看这个“小程序”到底是个啥?有人说,“小程序
    10-13 传媒观察
  • 十年意味着什么?Facebook产品设计VP用了10年才领悟到的8条箴言
    十年意味着什么?Facebook产品设计VP用了10年才
    这是facebook产品设计VP-Julie Zhuo撰写并发布在medium上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了十年来她对设计与沟通的认知变化,经验之谈。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我了解关于设计的一切,毕竟在facebook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已经将近十年了。期间岗位、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来自互联网巨头的46个用户体验面试问题(谷歌,亚马逊,facebook及微软)
    来自互联网巨头的46个用户体验面试问题(谷歌,
    如果你是个正在找工作的用户体验研究员,或是一个招聘经理正急需一些启发性问题来测试你的候选人,这份清单可以帮到你。清单包含了由Glassdoor和Quora用户提交的46条问题,描述在GAMF(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四巨头公司)面试用户体验研究员职位时遇到
  • FACEBOOK设计总监:别拿数据一刀切,产品还得看体验
    FACEBOOK设计总监:别拿数据一刀切,产品还得看
    现在很多设计师都提倡从数据出发做设计,但是我们做这些数据分析,是否仅仅是为了提升这些数据目标?如何在提升数据目标和真正有意义的功能之间找到平衡?我们到底是被各种数据目标牵着走,还是真正的为提升用户体验着想?来看Facebook产品总监的答案。回到几
  • 【UXRen译#128】来自互联网巨头的46个用户体验面试问题(谷歌,亚马逊,facebook及微软)
    【UXRen译#128】来自互联网巨头的46个用户体验
    【UXRen培训】用研新人的成长捷径9月6日启动,线上直播+线下实战,15小时干货放送。作者:Eleonora Zucconi (译者:邓俊杰 审校:Ying)如果你是个正在找工作的用户体验研究员,或是一个招聘经理正急需一些启发性问题来测试你的候选人,这份清单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