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球控温1.5度的目标,青年如何行动

   2023-11-18 中国青年网0
核心提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  “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逐渐显现,海平线上升、极端天气的事件都在提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近日,在2023气候青年行动论坛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圆桌会上,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毕天姝提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

  “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逐渐显现,海平线上升、极端天气的事件都在提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近日,在2023气候青年行动论坛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圆桌会上,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毕天姝提出,要鼓励年轻人参与气候行动,一起探讨如何实现减排1.5度的目标。

  世界青年科学院项目总监Max Paoli认为,面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是转变思维,让更多的青年人重视气候行动。如今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还不够,加上部分国家的排放量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在国际上出现了极端的排放不平衡的现象。“过去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通过教育来改变大家的观点,让大家更关注气候变化。”

  马来西亚双威大学副校长、教授、东盟青年科学家网络联合主席Chai Lay Ching也有类似的观点。在学校他们要求学生参与社区活动,采用综合性教学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关注地球变化,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让地球科学事务组织教授Eduardo de Mulde担忧的是,如今愿意选择从事地球科学等相关行业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地质研究的专家,Eduardo de Mulde发现如今年轻教师也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去激发年轻人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去追寻这一领域的科学。”

  Eduardo de Mulde曾和团队一起筹办了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网络系列活动。活动举办后,他们观察到前来参加的学生数量不断上涨,青年人的科学热情也不断提升。“对于人才的短缺问题,我们必须搭建一个网络,达成共识,携手合作。”

  在这一场圆桌会议上,人才、培养、平台等关键词不断被提及。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全球控温1.5度的核心命题之中,青年科学家如何发挥技术力量也成为一部分科学家关注的重点。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靳晓明提到,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发展,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他鼓励青年人在这个领域之中通过开发技术,更加精准地监测环境的变化,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靳晓明建议未来可以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分享创新科技成果,开展联合项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为实现全球控温1.5度的目标而努力。

  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景安提出,应对气候问题,无法靠单枪匹马的力量去解决,必须要跨学科、跨区域、跨领域展开合作,必须要整合资源,打造互联互通的生态圈。

  “唯一出路就是开展开放的国际合作,加强针对性和聚焦性,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中德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鼓励青年科学家展开交流合作,促进理解与合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到华东师大看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的手稿
    到华东师大看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戈宝权的手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冯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12月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主办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的开路先锋——纪念戈宝权诞辰110周年暨戈宝权翻译和研究手稿展”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图为展览现场。本文所
    12-08
  • 复旦管院举办科创周,聚焦科创企业案例创新
    复旦管院举办科创周,聚焦科创企业案例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2023复旦管院科创周启幕。科创周将持续至12月15日,举行“科创企业案例创新论坛”“复旦科创先锋年度论坛”等10场不同主题科创论坛与活动,并开展“开挂·不止科创”首届播客节、“共振·与科创同
    12-08
  • 上海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100所儿童友好学校试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近日,上海市教委正式发布《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引领全市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立足儿童视角,践行儿童友好理念,遵循儿童成长发展规律,让儿童成长得
    12-08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收官,北大夺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12月6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冠军争夺赛在天津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的6支参赛团队经过路演、嘉宾点评、评委打分等环节,最终,北京大学的“跨物种肿瘤基因治疗”项目获得冠军。  据了解
    12-08
  • 甘肃定西探索“五育”人才培养
    甘肃定西探索“五育”人才培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马铭悦)“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伴着脍炙人口的童谣,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的小学生们开始了欢乐的课间操表演。这是这所乡
    12-07
  • 两名教育工作者获2023“一丹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一丹奖颁奖典礼上,2023年“一丹教育研究奖”“一丹教育发展奖”分别颁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季清华和民众大学创始人兼校长沙伊·雷谢夫,表彰他们在为学习者创造机会,帮助学习
    12-07
  • 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今天,教育部、人社部召开会议,对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部署。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  据悉
    12-07
  • 两部门:加强招聘行为监管 提升毕业生维权意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杨洁记者樊未晨)12月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要维护就业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加强招聘行为监管,提升毕业生维权
    12-07
  • 幼儿教育走进社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到
    幼儿教育走进社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到
      12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畅想幼儿园以《成长的印记》为主题的幼儿期中课程艺术展,首次走进社区,走进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让每一个成长背后的故事都被珍视和看见。  展览从11月29日布展完成就引来了社会的诸多关注,并于11月30日由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按
    12-06
  • 上海交大获大学生理财大赛冠军
    上海交大获大学生理财大赛冠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财经广播发起主办的汇正财经“未来理财师”第15届大学生理财大赛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研三学生朱邦彦,从参加决赛的1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赢得冠军。上海交通大学的徐瑞宁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