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讯

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日期:2023-01-29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评论:0    
核心提示:  (经济观察)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题: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中新社记者 刘亮  继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之后,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再创

  (经济观察)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题: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再袭,中国能否顶住就业压力?

  中新社记者 刘亮

  继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之后,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再创新高。面对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今年中国就业形势如何?

  来之不易的就业“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的年初预期目标。

  另据多所中国高校近期陆续披露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保持稳定,不少高校毕业去向落实率在九成以上。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了多重冲击,能超额完成就业目标实属不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建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陈建伟分析指出,从全球角度看,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和资本回流美国,欧美国家陷入滞胀泥淖,中国发展面临外部市场需求收缩和不确定性的上升,外需拉动就业的能力下降。从国内发展态势看,疫情形势变化对宏观经济造成了干扰,服务业需求减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拉动就业的能力。

  面对内外挑战,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稳定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力稳定就业大局,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

  从2022年全年来看,中国总体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尤其是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显效,近期就业形势有所改善。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11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

  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重要现实考量。官方人士近期透露,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超过1150万人,就业工作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双重挑战。

  在陈建伟看来,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为:

  短期供需时间点不匹配的矛盾。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集中,短期走向市场找工作的群体规模也比较大,而就业机会的创造需要经济发展支撑,且存在时间滞后性,因此存在短期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

  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快与供给结构调整慢的矛盾。经济结构转型推动市场对毕业生需求的技能结构变化快,而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培养层次不直接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会存在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市场需求不均的情况。

  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预期(包括对行业、地区和工资待遇的预期)相对稳定,受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形势变化的调整小,因此短期内一些毕业生难找到合适工作。

  针对上述情况,陈建伟认为,要以经济复苏增长带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还需提升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适应性,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尤其是要提升大学生的数字化技能以适应未来的劳动力市场转型。

  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2023年,中国经济整体好转,有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环境,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从今年年初各地方两会公布的信息看,多个省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普遍维持在5%左右,表明了各地稳定发展经济的决心,这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是一大利好。”陈建伟说。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近期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好转,就业需求的扩大,岗位会相应增加,今年中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

  一是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逐步落实,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回归常态,企业生产经营也将逐步改善,将带动用工需求逐步恢复扩大。

  二是交通物流、居民出行增加,将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恢复。服务业就业容量大,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恢复改善,有利于吸纳更多就业。

  三是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措施,加大对重点群体,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帮扶,也将为就业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新动能的快速发展也将持续创造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将成为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推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中国青年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为非营利性学习交流网站,不接受任何广告,不产生任何收益。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更多>同类学习资讯
  • 亮“新”合慧,聚研提质
    亮“新”合慧,聚研提质
      日前,湖南省桂阳县士杰幼儿园开展了新进教师公开课赛课暨集体研讨活动。园级领导侯永春、彭志红、张伟丽及各年级无课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及研讨。  教师李宇佳公开展示《糖果宝宝变魔术》。  本次活动四位新进教师参加,老师们根据多元整合教材选定
    04-01
  • 习若天成行不止,赋能未来启人生
    习若天成行不止,赋能未来启人生
      近日,为充实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热情,石家庄市白佛小学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品古典诗文,享诗意人生”古诗文考级活动。  活动现场。吕云涛摄  在古诗文考级活动中,学校推荐了100首古诗词目录以及小古
    04-01
  • 《中国奇谭》推出同名绘本,致敬中国动画新百年
    《中国奇谭》推出同名绘本,致敬中国动画新百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31日讯 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开播以来火爆全网,目前B站总播放量累计已超过2.5亿次,豆瓣最高评分9.6分,站在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的新起点,打响了国产动画的开年“第一枪”。记者今天从中信出版集团获悉,“中信出版”
    04-01
  • 走进《论语》,践行进德修业
    走进《论语》,践行进德修业
      近日,石家庄市兴国小学以“走进《论语》 践行进德修业”为主题的第六届读书节隆重开幕。本届读书节设置了论语讲堂、各学科项目化学习、书香家庭评选、论语成语大会等活动,3月31日,读书节启动仪式在三楼报告厅举行。  活动现场。吕云涛摄  活动现场
    04-01
  • 作家徐统存携长篇小说《年华》走进校园
    作家徐统存携长篇小说《年华》走进校园
      3月13日下午,作家徐统存携长篇力作《年华》走进校园,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初三(16)班学生交流互动、助力中考。  在阅读分享现场,徐统存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在每个时期的不同人生理想和为理想奋斗的真实故事,分享《年华》数年艰辛创作
    04-01
  • 教育部:各地各高校已举办线下招聘活动6.7万余场
    教育部:各地各高校已举办线下招聘活动6.7万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部署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抢抓春季招聘关键期,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大力开展“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尽早落实
    04-01
  • 家校社协同共育,助推学校立德树人
    家校社协同共育,助推学校立德树人
      3月29日,湖南省桂阳县教育系统关工委、老龄工作、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城区小学)座谈会在桂阳县龙潭小学召开。桂阳县教育系统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欧阳海波同志,桂阳县退教协理事长龙敦祥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桂阳县城区11所
    04-01
  • 教育部要求各地打通政策堵点 加快非学科类培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从教育部获悉,针对部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所反映的机构管理职责不明、证照办理不畅、培训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教育部先后通过印发专门通知、召开调度会、重点约谈等方式,作出安排部署,要求
    04-01
  • 2022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示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争当先锋、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宣传发布2022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  孔祥慧、尼
    04-01
  • 教育部推出系列“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持续推出系列“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截至3月29日,平台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已制作播出24期公益直播课,累计观看人次超9600万。
    04-01
0相关评论

吃喝大武汉微信公众帐户
为您推荐 / AD